一种多功能净水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4245发布日期:2021-03-26 22:4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净水水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净水水杯。


背景技术:

2.市政自来水中多存在管道污染、二次污染、余氯残留等问题,现在市面上有利用颗粒过滤网膜、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的密闭滤芯来达到净水目的的水杯。
3.但是,现有的净水水杯为了加强过滤效果,只注意到了过滤自来水的作用,在结构上没有很好的解决水杯出水问题,导致用户只能使用吸管喝水,极大的影响了水杯的美观、密闭性以及便携度。
4.因此,如何提高净水水杯的净化效果和便捷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净水水杯,通过对滤芯内部设计为带夹层的结构,使过滤后的水和未经过滤的水分隔开,并设置出水口,方便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净水水杯,包括杯体、进水漏斗、储水仓、过滤层、滤芯底盖和杯盖,所述进水漏斗设置于所述杯体顶部,所述进水漏斗的出水口与所述储水仓连通,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储水仓下方,所述滤芯底盖设置于所述过滤层底部,且所述滤芯底盖上设有滤孔,所述杯体顶部还设有饮水口,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顶部螺纹连接。
7.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进水漏斗的装置卡扣,所述装置卡扣与所述杯体卡扣连接。
8.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与所述储水仓连通处设有滤网。
9.优选地,所述滤芯底盖与所述过滤层底部采用螺纹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进水漏斗的出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储水仓的直径。
11.优选地,所述进水漏斗与所述杯体的夹角为15
°
~45
°

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净水水杯,包括杯体、进水漏斗、储水仓、过滤层、滤芯底盖和杯盖,进水漏斗设置于杯体顶部,进水漏斗的出水口与储水仓连通,过滤层设置于储水仓下方,滤芯底盖设置于过滤层底部,且滤芯底盖上设有滤孔,杯体顶部还设有饮水口,杯盖与杯体顶部螺纹连接。本申请公开的多功能净水水杯,来自市政的自来水通过进水漏斗的引流至储水仓,经过过滤层的过滤,到达滤芯底盖,并通过滤芯底盖的滤孔流入到储水仓和杯体之间的空间,当用户需要饮用水时,存储在储水仓和杯体之间的水是经过过滤后的水,只需要将多功能净水水杯底部上扬,经过滤后的自来水即可从饮水口流入用户口中,达到了提高净水水杯的净化效果以及使用方便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所示的进水漏斗和过滤层结构示意图。
16.其中,图1

图2中包括:
17.杯体—1,进水漏斗—2,储水仓—3,过滤层—4,滤芯底盖—5,杯盖—6,饮水口—7,装置卡扣—8,滤网—9。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进水漏斗和过滤层结构示意图。
20.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杯体1、进水漏斗2、储水仓3、过滤层4、滤芯底盖5和杯盖6,进水漏斗2设置于杯体1顶部,进水漏斗2的出水口与储水仓3连通,过滤层4设置于储水仓3下方,滤芯底盖5设置于过滤层4底部,且滤芯底盖5上设有滤孔,杯体1顶部还设有饮水口7,杯盖6与杯体1顶部螺纹连接。
21.其中,进水漏斗2设置于杯体1顶部,进水漏斗2的出水口与储水仓3连通,进水漏斗2用于将水引流至储水仓3,过滤层4设置于储水仓3下方,过滤层4用于对储水仓3内的水进行过滤,滤芯底盖5设置于过滤层4底部,且滤芯底盖5上设有滤孔,滤芯底盖5用于将过滤后的水引流至储水仓3与杯体1之间的空间,杯体1顶部还设有饮水口7,饮水口7用于用户饮用杯体1内部经过滤后的水,杯盖6与杯体1顶部螺纹连接。
22.需要说明的是,饮水口7为椭圆形通孔,并且饮水口7沿着杯体1顶部环形设置,方便用户在杯体1顶部任何角度均可以饮用杯体1内液体。
23.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当用户需要进行饮用水时,将多功能净水水杯的杯盖6拧开,将杯体1至于自来水出水口,自来水进入到杯体1内的进水漏斗2,自来水经进水漏斗2的引流,通过进水漏斗2的出水口流至储水仓3,在达到储水仓3底部时,自来水经过过滤层4的过滤,继续向下流,一直到达滤芯底盖5,并通过滤芯底盖5的滤孔流入到储水仓3和杯体1之间的空间,当用户需要饮用水时,存储在储水仓3和杯体1之间的水是经过过滤后的水,只需要将多功能净水水杯底部上扬,经过滤后的自来水即可从饮水口7流入用户口中。
24.需要说明的是,滤芯的进水漏斗2和过滤层4之间在滤芯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进水漏斗2和过滤层4之间可以进行拆卸,方便用户对滤芯的进水漏斗2和过滤层4进行清洗,同样地,滤芯的过滤层4和滤芯底盖5之间在滤芯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方便用户对滤芯的滤芯底盖5进行清洗和更换。
25.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当中多功能净水水杯结构更加稳定的优点,多功能净水水杯还包括用于安装进水漏斗2的装置卡扣8,装置卡扣8与杯体1卡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多功能净水水杯在进行组装时,先将滤芯底盖5安装到杯体1内部,再将过滤层4安装于滤芯底盖5上部,然后将储水仓3套装于杯体1内部,将进水漏斗2卡接在装置卡扣8上,然后将装置卡扣8直接再卡接于杯体1的杯口,即可完成多功能净水水杯的组装,简单、方便。
26.基于此,过滤层4与储水仓3连通处设有滤网9。由于水来自市政自来水,其内部不可避免地会包含一些比较大的颗粒,滤网9起到了在自来水进入到储水仓3时,对自来水进行第一次过滤,将自来水中比较大的颗粒过滤掉,可以保证自来水的安全性。另外,净水水杯滤芯的储水仓3与过滤层4结合处,滤网9以内为滤芯的储水仓3,滤网9以外为过滤层4,过滤层4可用以填充过滤材料或茶叶,方便用户使用。
27.进一步地,滤芯底盖5与过滤层4底部采用螺纹连接。同样地,为了用户在使用多功能净水水杯更加方便,滤芯底盖5与过滤层4底部采用螺纹连接,在用户使用多功能净水水杯时,可以保证滤芯底盖5与过滤层4的固定,避免出现滤芯底盖5与过滤层4脱落的情况。
28.需要说明的是,进水漏斗2的出水口的直径小于储水仓3的直径。水从进水漏斗2进入到储水仓3中,然后经滤芯底部过滤层4过滤,流入杯中,在饮水时,可以有效避免储水仓3中残留的水从进水漏斗2溢出,使水隔离开来,也能够使水更加顺利地进入杯中。
29.进一步地,进水漏斗2与杯体1的夹角为15
°
~45
°
。多功能净水水杯进水漏斗2与杯体1内壁设有为15
°
~45
°
的夹角,使杯体1内壁和储水仓3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饮水时,滤芯底盖5上扬,储水仓3中残留的水会随势留至夹角处的空间,防止水溢出。
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净水水杯主要包括杯体、进水漏斗、储水仓、过滤层、滤芯底盖和杯盖,进水漏斗设置于杯体顶部,进水漏斗的出水口与储水仓连通,过滤层设置于储水仓下方,滤芯底盖设置于过滤层底部,且滤芯底盖上设有滤孔,杯体顶部还设有饮水口,杯盖与杯体顶部螺纹连接。本申请公开的多功能净水水杯,来自市政的自来水通过进水漏斗的引流至储水仓,经过过滤层的过滤,到达滤芯底盖,并通过滤芯底盖的滤孔流入到储水仓和杯体之间的空间,当用户需要饮用水时,存储在储水仓和杯体之间的水是经过过滤后的水,只需要将多功能净水水杯底部上扬,经过滤后的自来水即可从饮水口流入用户口中,达到了提高净水水杯的净化效果以及使用方便的目的。
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