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泵水汽加速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2830发布日期:2021-04-09 12:5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柱塞泵水汽加速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维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柱塞泵水汽加速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生产过程中,柱塞泵是主要注水设备,其工作原理:电机高速运转通过曲轴、连杆带动柱塞做往复运动,逐级加压,实现高压注水,柱塞泵曲轴的运转需要润滑油来润滑,但现场润滑油使用时由于水汽渗入曲轴箱,会通过柱塞杆的往复运动将水带入动力缸和机油混合造成机油乳化,否则柱塞泵润滑系统将失灵,严重损坏设备,所以防止机油乳化对柱塞泵至关重要,以往机油乳化后需要将乳化后的机油放掉,清理油缸内的残余水,并注入新的机油,此过程严重降低劳动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如申请号为201520883390.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柱塞泵的柱塞箱盖板,盖板加设在柱塞泵的箱盖上,仍然留有透气桶槽,外部的雨水仍然可以进入曲轴箱内部,且凝结的水滴又滴落回曲轴箱内部,造成了水分的再次进入,进一步加剧了润滑油的乳化。

如申请号201920337786.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柱塞泵排汽散热装置,其包括风扇及其他若干散热扇,并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结构复杂,且需要外部加设供电及控制线路,且由于不是密闭,外部的雨水、污水等仍能进入曲轴箱内,进而造成润滑油乳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水汽收集效率高,延长润滑油使用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柱塞泵水汽加速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柱塞泵水汽加速收集装置包括封闭箱体、排水阀门、集水槽、冷凝管、接水槽;所述封闭箱体下端开口并安装于柱塞泵上,所述封闭箱体靠近柱塞泵皮带轮的相对侧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多对孔洞,所述冷凝管两端开口并设置于所述封闭箱体内部且两端与对应孔洞连接形成通风道;所述接水槽设置于所述冷凝管下方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封闭箱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封闭箱体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封闭箱体下部的孔洞与所述排水阀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冷凝管为翅片管且靠近柱塞泵皮带轮一端高于另一端。

所述接水槽为v型槽且靠近柱塞泵皮带轮一端高于另一端。

所述接水槽横向交错排列。

所述外壳顶部向内设有棱状突起且靠近柱塞泵皮带轮一端高于另一端。

所述排水阀门为溢流阀。

所述封闭箱体通过螺栓安装于原曲轴箱盖板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柱塞泵皮带轮高速旋转形成的风穿过通风道带走冷凝管内部的热空气并置换为较低温度空气,从而加速冷凝管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把水蒸气凝结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使得水蒸气加速凝结,凝结后的水滴由于重力作用滴落并由下方的所述接水槽收集并汇集于所述集水槽,冷凝水定期通过所述排水阀门排出,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冷凝管为翅片管,管道设有翅状突起,由于增加了冷凝管的表面积,使得冷凝管的热交换效率增加,水蒸气更易凝结,同时翅片突起形成导流结构,靠近柱塞泵皮带轮一侧高于另一侧,使得冷凝水更易汇集并在重力作用下汇入集水槽,降低冷凝管的数量,增加冷凝管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接水槽为v型槽,且横向交错排列,下方曲轴箱润滑油在运行过程中向上喷溅可由v型槽挡下,防止润滑油流失,水蒸气可通过间隙向上蒸发,冷凝水滴落时由于接水槽v型结构被收集汇聚并最终流入集水槽,结构简单,同时解决了润滑油的流失和冷凝水的收集问题。

4.本实用新型封闭箱体顶部向内设有棱状突起且靠近柱塞泵皮带轮一端高于另一端,增加了封闭箱体的表面积,使得换热效率增加,水蒸气更易凝结,当剩余水蒸气凝结于外壳顶部时,由于棱状突起的导流作用,冷凝水更易汇集并在重力作用下汇入集水槽。

5.排水阀门为溢流阀,由于集水槽被外壳阻挡视野,无法观察内部水位高低,容易造成集水槽水位过高满溢现象发生,排水阀为溢流阀,当水位过高时,阀门自动打开,放出冷凝水,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水分再次进入曲轴箱的风险。

6.封闭箱体通过螺栓安装于原曲轴箱盖板处,安装不破坏柱塞泵原有结构,易于改装,适用广泛,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凝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水槽结构与排列示意图;

图4为封闭箱体顶部棱状突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封闭箱体,2-排水阀门,3-集水槽,4-冷凝管,5-接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柱塞泵水汽加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箱体1、排水阀门2、集水槽3、冷凝管4、接水槽5,封闭箱体1下端开口并安装于柱塞泵上,封闭箱体1靠近柱塞泵皮带轮的相对侧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多对孔洞,冷凝管4为两端开口的管体,冷凝管4设置于封闭箱体1内部并连接对应孔洞形成通风道,接水槽5设置于冷凝管4下方且一端连接于封闭箱体1,另一端连接于集水槽3;集水槽3另一侧连接于封闭箱体1且通过设置在封闭箱体1下部的孔洞与排水阀门2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柱塞泵皮带轮高速旋转形成的风穿过通风道带走冷凝管4内部的热空气并置换为较低温度空气,从而加速冷凝管4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把水蒸气凝结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使得水蒸气加速凝结,凝结后的水滴由于重力作用滴落并由下方的接水槽5收集并汇集于集水槽3,冷凝水定期通过排水阀门2排出,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不同在于:

参照图2所示。冷凝管4为翅片管且靠近柱塞泵皮带轮一端高于另一端,由于增加了冷凝管4的表面积,使得冷凝管4的热交换效率增加,水蒸气更易凝结,同时翅片突起形成导流结构,使得冷凝水更易汇集并在重力作用下汇入集水槽3,降低冷凝管4的数量,增加冷凝管4的工作效率。其中翅片管为带有翅片的冷凝管。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不同在于:

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接水槽5为v型槽,且横向交错排列,下方曲轴箱润滑油在运行过程中向上喷溅可由v型槽挡下,防止润滑油流失,水蒸气可通过间隙向上蒸发,冷凝水滴落时由于接水槽5的v型结构被收集汇聚并最终流入集水槽3,结构简单,同时解决了润滑油的流失和冷凝水的收集问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不同在于: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封闭箱体1顶部向内设有棱状突起且靠近柱塞泵皮带轮一端高于另一端,增加了封闭箱体1的表面积,使得换热效率增加,水蒸气更易凝结,当剩余水蒸气凝结于外壳顶部时,由于棱状突起的导流作用,冷凝水更易汇集并在重力作用下汇入集水槽3。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不同在于:

排水阀门2为溢流阀,由于集水槽3被外壳阻挡视野,无法观察内部水位高低,容易造成集水槽3水位过高满溢现象发生,排水阀门2为溢流阀,当水位过高时,阀门自动打开,放出冷凝水,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水分再次进入曲轴箱的风险。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不同在于:

封闭箱体1通过螺栓安装于原曲轴箱盖板处,安装不破坏柱塞泵原有结构,易于改装,适用广泛,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