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9112发布日期:2021-09-18 00:3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3.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涂敷过程是整个锂电池制造的瓶颈环节,涂敷过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目前随着涂布机使用性能的提高,对极片涂敷要求也大大的提高,尤其在涂敷过程中,极片会因箔材或设备本身等因素发生张力的波动,导致极片产生倾斜,褶皱,跑偏等现象,一旦不能及时发现或调整过量,就将造成极片的严重损失,严重影响极片生产的达成率。
4.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能够保证极片减缓褶皱、跑偏的频次,一旦发生波动,也便于员工进行操作调整。从而保证极片质量及达成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包括垂直分布的两个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7.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上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一支撑杆相连接;
8.第一支撑杆的左端横向贯穿第一立板后的突出部,与外部的伺服电机相连接;
9.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中下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支撑杆相连接;
10.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下部,分别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
11.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分别连接圆筒形状的导向辊的左右两端;
12.第二立板下部在第一圆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纵向分布的螺纹孔;
13.每个螺纹孔,与第一圆槽相连通,用于螺纹连接一个顶丝。
14.其中,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采用锥销相连接。
15.其中,第二圆槽为圆形;
16.第一圆槽为纵向分布的预设形状,包括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半圆形,两个半圆形位于正方形的前后两侧。
17.其中,每个顶丝贯穿对应的螺纹孔后,其内侧端部与限位柱上预留的限位凹孔相接触;
18.顶丝用于顶住限位柱。
19.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保证极片表面张力的稳定性,保证极片减缓褶皱、跑偏的频次,一旦发生波动,也便于员工进行操作调整。从而保证极片质量及达成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1为第一立板,12为第二立板,2为第一支撑杆,3为第二支撑杆,4 为第一圆槽;
21.6为顶丝,7为导向辊,70为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包括垂直分布的两个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
24.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为左右对称分布;
25.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的上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一支撑杆2相连接;
26.第一支撑杆2的左端横向贯穿第一立板11后的突出部,与外部的伺服电机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联轴器);
27.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的中下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支撑杆3相连接;
28.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的下部,分别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一圆槽4和第二圆槽(图略);
29.第一圆槽4和第二圆槽分别连接圆筒形状的导向辊7左右两端的限位柱 70;
30.第一立板11下部在第一圆槽4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纵向分布的螺纹孔;
31.每个螺纹孔,与第一圆槽4相连通,用于螺纹连接一个顶丝6;
32.每个顶丝6贯穿对应的螺纹孔后,其内侧端部与限位柱70上预留的限位凹孔相接触,顶丝6用于顶住限位柱70。
33.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第一支撑杆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采用锥销相连接。
34.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第二圆槽为圆形,用于连接限位柱70;
35.第一圆槽4为纵向分布的预设形状,包括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半圆形,两个半圆形位于正方形的前后两侧,即椭圆形的形状。
36.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两侧的固定孔采用锥销控制,防止因外力或承重等因素导致的变形,底部的导向辊7固定处增加可调的第一圆槽4,通过对导向辊7在第一圆槽4内位置的调整,保证极片的张力平衡。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而提高极片的涂敷精度,保证极片的生产质量,减少异常极片的产生。
37.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涂敷机收放卷张力控制处,在涂敷机进行涂敷及走带时,能够有效的保证箔或极片的张力平衡,并能够通过调整顶丝丝,来手动调整两侧的张力,保证极片涂敷的精度和稳定性。
38.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极片涂敷质量、保证极片表面张力的稳定性,保证
符合后续操作及工艺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员工操作的便捷性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摆辊(具体为第一支撑杆)的摆动,来控制极片张力结构的稳定性,且有可调的导向辊,可进行左右张力的调整,来保证极片涂敷的质量及精度。
40.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简单合理的布局和员工简单的操作,提高极片的质量和生产达成率。
41.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与两侧的第一立板11 和第二立板12相连,第一支撑杆2与外部的控制电机(例如伺服电机)相连,当伺服电机使能后,其通过联轴节来控制第一支撑杆2的旋转方向,并控制整体摆辊(即第一支撑杆2)的位置,且第一支撑杆2与第一立板11 的连接中采用了锥销控制的方式,防止波动过程中过大的外力对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保证张力的控制。
43.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圆槽4及第二圆槽处安装有导向辊7,第一圆槽4处的前后螺纹孔安装有顶丝,极片从此导向辊底面穿过(极片为纵向分布),形成包角。当摆辊(具体为第一支撑杆)无法通过自身调节张力时,可通过第一圆槽4对应顶丝的前后调节,也能快速调整极片左右的张力,保证极片涂敷的精度,提高极片质量。
44.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保证极片表面张力的稳定性,保证极片减缓褶皱、跑偏的频次,一旦发生波动,也便于员工进行操作调整。从而保证极片质量及达成率。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分布的两个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的上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一支撑杆(2)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的左端横向贯穿第一立板(11)后的突出部,与外部的伺服电机相连接;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的中下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支撑杆(3)相连接;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的下部,分别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一圆槽(4)和第二圆槽;第一圆槽(4)和第二圆槽分别连接圆筒形状的导向辊(7)左右两端的限位柱(70);第二立板(12)下部在第一圆槽(4)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纵向分布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与第一圆槽(4)相连通,用于螺纹连接一个顶丝(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采用锥销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圆槽为圆形;第一圆槽(4)为纵向分布的预设形状,包括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半圆形,两个半圆形位于正方形的前后两侧。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顶丝(6)贯穿对应的螺纹孔后,其内侧端部与限位柱(70)上预留的限位凹孔相接触;顶丝(6)用于顶住限位柱(7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涂敷机张力控制结构,包括垂直分布的两个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上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左端横向贯穿第一立板后的突出部,与外部的伺服电机相连接;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中下部,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下部,分别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分别连接圆筒形状的导向辊左右两端的限位柱;第二立板下部在第二圆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纵向分布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与第一圆槽相连通,用于螺纹连接一个顶丝。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极片表面张力的稳定性,便于员工进行操作调整。从而保证极片质量及达成率。片质量及达成率。片质量及达成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 王庆勇 郭忠国 赵德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2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