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5256发布日期:2021-11-06 03:0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检测试剂和检验仪器的稳定性、一致性也逐步提高,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实验操作,传统的血液样本与化学试剂混合大多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人工操作存在个体差异,人工误差、操作不规范、混合不均匀等不确定性,在样品数量、测试项目繁多的情况下暴露出严重弊端,因此亟需一种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来改善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可使末梢血混合更均匀,提高末梢血混合效果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搅拌筒、梯形基座、固定块、圆球、动力装置、第一搅拌杆、多组第一搅拌叶、两组连接杆、两组第二搅拌杆、多组第二搅拌叶、连通管和启停按钮,搅拌筒内设有空腔,梯形基座顶端和搅拌筒底端固定连接,梯形基座内设有控制主板,启停按钮安装在梯形基座前端,启停按钮和控制主板电连接,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搅拌筒内,固定块中设有球形槽,圆球位于球形槽内,圆球和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和梯形基座内的控制主板电连接,第一搅拌杆顶端和圆球固定连接,多组第一搅拌叶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杆上,连接杆顶端和圆球固定连接,第二搅拌杆顶端和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多组第二搅拌叶固定安装在第二搅拌杆上,连通管穿过搅拌筒和固定块,搅拌筒左端设有排出管,排出管上设有阀门。
5.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固定杆、从动皮带轮、转轴、主动皮带轮、两组皮带和电机,固定杆底端和圆球顶端固定连接,从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固定杆顶端,转轴底端和固定块顶端转动连接,转轴顶端和搅拌筒顶端转动连接,主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从动皮带轮和转轴通过两组皮带传动连接,电机底端和搅拌筒顶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和转轴顶端连接,电机和梯形基座内的控制主板电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可视玻璃窗,搅拌筒前端设有观察口,可视玻璃窗固定安装在观察口上,可视玻璃窗上设有刻度线。
7.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四组支柱和四组垫脚,支柱顶端和梯形基座底端固定连接,支柱底端设有螺纹孔,垫脚顶端设有螺杆,垫脚和支柱螺装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进料漏斗,进料漏斗底端和连通管顶端连通。
9.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急停按钮,急停按钮安装在梯形基座前端,急停按钮和梯形基座内的控制主板电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末梢血通过连通管倒入搅拌筒
内,按下启停按钮,启动梯形基座内的控制主板,并给动力装置下指令,启动动力装置,带动圆球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并使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对末梢血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排出管的阀门,末梢血通过排出管排出即可,通过以上设置,可使末梢血混合更均匀,提高末梢血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固定杆和圆球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中标记:1、搅拌筒;2、梯形基座;3、固定块;4、球形槽;5、圆球;6、第一搅拌杆;7、第一搅拌叶;8、连接杆;9、第二搅拌杆;10、第二搅拌叶;11、连通管;12、排出管;13、固定杆;14、从动皮带轮;15、转轴;16、主动皮带轮;17、皮带;18、电机;19、可视玻璃窗;20、支柱;21、垫脚;22、进料漏斗;23、急停按钮;24、启停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搅拌筒1、梯形基座2、固定块3、圆球5、动力装置、第一搅拌杆6、多组第一搅拌叶7、两组连接杆8、两组第二搅拌杆9、多组第二搅拌叶10、连通管11和启停按钮24,搅拌筒1内设有空腔,梯形基座2顶端和搅拌筒1底端固定连接,梯形基座2内设有控制主板,启停按钮24安装在梯形基座2前端,启停按钮24和控制主板电连接,固定块3固定安装在搅拌筒1内,固定块3中设有球形槽4,圆球5位于球形槽4内,圆球5和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和梯形基座2内的控制主板电连接,第一搅拌杆6顶端和圆球5固定连接,多组第一搅拌叶7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杆6上,连接杆8顶端和圆球5固定连接,第二搅拌杆9顶端和连接杆8底端固定连接,多组第二搅拌叶10固定安装在第二搅拌杆9上,连通管11穿过搅拌筒1和固定块3,搅拌筒1左端设有排出管12,排出管12上设有阀门;首先将末梢血通过连通管11倒入搅拌筒1内,按下启停按钮24,启动梯形基座2内的控制主板,并给动力装置下指令,启动动力装置,带动圆球5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搅拌杆6和第二搅拌杆9转动,并使第一搅拌叶7和第二搅拌叶10对末梢血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排出管12的阀门,末梢血通过排出管12排出即可,通过以上设置,可使末梢血混合更均匀,提高末梢血的混合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固定杆13、从动皮带轮14、转轴15、主动皮带轮16、两组皮带17和电机18,固定杆13底端和圆球5顶端固定连接,从动皮带轮14固定安装在固定杆13顶端,转轴15底端和固定块3顶端转动连接,转轴15顶端和搅拌筒1顶端转动连接,主动皮带轮16固定安装在转轴15上,从动皮带轮14和转轴15通过两组皮带17传动连接,电机18底端和搅拌筒1顶端固定连接,电机18的输出端和转轴15顶端连接,电机18和梯形基座2内的控制主板电连接;通过设置,操作梯形基座2,下指令给电机18,启动电机18,传动带动转轴15转动,带动主动皮带轮16和从动皮带轮14转动,同时带动圆球5在球形槽4内转动,并带动第一搅拌杆6和第二搅拌杆9在搅拌筒1内转动,使第一搅拌叶7和第
二搅拌叶10对末梢血混合搅拌。
18.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可视玻璃窗19,搅拌筒1前端设有观察口,可视玻璃窗19固定安装在观察口上,可视玻璃窗19上设有刻度线;通过设置,便于查看搅拌筒1内末梢血的注入量,提高便利性。
19.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四组支柱20和四组垫脚21,支柱20顶端和梯形基座2底端固定连接,支柱20底端设有螺纹孔,垫脚21顶端设有螺杆,垫脚21和支柱20螺装连接;通过设置,转动垫脚21,便于调节搅拌筒1的水平,提高搅拌筒1的稳定性。
20.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进料漏斗22,进料漏斗22底端和连通管11顶端连通;通过设置,便于末梢血向搅拌筒1内注入,提高便利性。
21.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急停按钮23,急停按钮23安装在梯形基座2前端,急停按钮23和梯形基座2内的控制主板电连接;通过设置,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刻停止搅拌,那么按下急停按钮23即可。
22.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转动垫脚,调节好搅拌筒的水平,之后末梢血通过进料漏斗和连通管倒入搅拌筒内,按下启停按钮,启动梯形基座内的控制主板,并给电机下指令,启动电机,传动带动转轴转动,带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转动,同时带动圆球在球形槽内转动,并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在搅拌筒内转动,使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对末梢血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排出管的阀门,末梢血通过排出管排出即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刻停止搅拌,那么按下急停按钮即可。
23.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末梢血自动混匀装置的电机、急停按钮和启停按钮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