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1280发布日期:2021-09-15 08:0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


背景技术:

2.涌泉喷头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喷头之一,又称鼓泡喷头、珍珠喷头。它具有抗风强,水形偏白色,喷水高度低,这种喷头可用于较少的水量获得丰满庞大的景观。它可广泛地用于各种场合的喷水池。
3.目前涌泉喷头均是水位喷头,不仅需要放置于水面下,而且对水位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保持水形效果需要水位保持基本不变。因此涌泉喷头主要用于小水面水池,无边界水池等。所以虽然涌泉喷头水型效果好,但是无法应用于其他场景,尤其是旱地喷泉领域。并且现在的喷泉项目多为喷泉和灯光的配合设计施工,传统的涌泉喷头结构单一,在需要灯光配合时,要独立配置灯分立使用,人力和设施成本、占地面积和施工复杂度都会加大。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喷泉设备的喷头和灯分立使用,导致施工复杂,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包括外壳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的导水片、导气块、球体和光源装置,所述导气块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球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导水片、所述导气块和所述球体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球体、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拉法尔管通道结构,所述导气块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体上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导水片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导气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球体的顶部设置有灯管,所述光源装置密闭设置在所述灯管内。
8.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第二进水口为正圆台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连通。
9.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外壳体的顶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水流出射角度的收水圈。
10.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覆盖有喷头面盖,所述喷头面盖上设置有出水口。
11.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底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母。
12.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导管的底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导水片安装定位的抵接部。
13.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有3个,3个所述第一进
水口围绕所述导水片的中心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导水片上。
14.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进气通道倾斜设置在所述导气块的侧壁上。
15.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导管内设置有防水电缆,所述防水电缆与所述光源装置相连。
16.所述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其中,所述球体包括胶球。
17.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包括外壳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的导水片、导气块、球体和光源装置,导气块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第一凹槽,球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导水片、导气块和球体之间通过导管连接,球体、第一凹槽和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拉法尔管通道结构,导气块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凹槽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外壳体上的进气口相连,导水片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导气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球体的顶部设置有灯管,光源装置密闭设置在灯管内。本实用新型的涌泉喷头内置有光源,将喷泉与灯光集成在一起,大大降低涌泉喷头的人力和设施成本、占地面积和施工复杂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的爆炸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气块的剖视图。
21.附图标号如下:
22.10

外壳体;20

导水片;30

导气块;40

球体;50

光源装置;60

第一凹槽;70

导管;80

进气通道;90

进气口;100

第一进水口;110

第二进水口;120

灯管;130

收水圈;140

喷头面盖;150

出水口;160

螺母;170

抵接部;180

防水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涌泉喷头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喷头之一,又称鼓泡喷头、珍珠喷头。它具有抗风强,水形偏白色,喷水高度低,这种喷头可用于较少的水量获得丰满庞大的景观。它可广泛地用于各种场合的喷水池。
25.现有涌泉喷头主要分为两种,主要是有管涌泉喷头和无管涌泉喷头。有管涌泉喷头上部为圆柱形喷口,下部直径较大,同时有安装进气管的突耳,以螺纹与水管连接。喷头体下部的径向孔与突耳上的垂直孔相通,安装时喷头位于水面下,进气管露出水面。在有管涌泉喷头工作时,水在压力作用下由喷嘴进入喷头体内的空腔中,并从进气管吸入空气,一起从喷口喷出,形成夹有空气的涌泉,水花造型优美,噪声较小。无管涌泉喷头上部为圆柱形喷口,下部直径较大,同时下部有入水孔,以螺纹与水管连接,安装时喷头位于水面下。在无管涌泉喷头工作时,水由喷嘴进入喷头体内的腔中,在压力作用下利用压差把孔周边水
吸进去搅动来自喷嘴的水流,形成水面口径大于喷嘴口径的水型,从喷口喷出的水柱立体感强,具有涌起来的视觉效果。
26.由于目前涌泉喷头均是水位喷头,不仅需要放置于水面下,而且对水位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保持水形效果需要水位保持基本不变。因此涌泉喷头主要用于小水面水池,无边界水池等。所以虽然涌泉喷头水型效果好,但是无法应用于其他场景,尤其是旱地喷泉领域。旱地喷泉或旱式喷泉简称旱喷泉,旱喷。常见方式是将喷泉设施放置在地下,喷头和灯光设置在网状盖板以下。水柱顺着喷头通过盖板之间的小孔后喷出,不喷水时表面整洁开阔,可以供行人行走,不阻碍交通。旱地喷泉既不占休闲空间,又能喷泉,常适用于宾馆、公园、商场、大厦、街景小区等地的开阔区域。因此现在旱喷用处非常广泛,商用价值高,急需更多不同水型的喷头可供使用。
27.并且现在的喷泉项目多为喷泉和灯光的配合设计施工。传统的涌泉喷头结构单一,在需要灯光配合时,要独立配置灯分立使用,人力和设施成本、占地面积和施工复杂度都会加大。
2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包括外壳体10,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的内部的导水片20、导气块30、球体40和光源装置50,所述导气块30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第一凹槽60,所述球体4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60内,所述导水片20、所述导气块30和所述球体40之间通过导管70连接,所述球体40、所述第一凹槽60和所述外壳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拉法尔管通道结构,所述导气块3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60的进气通道80,所述进气通道8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0上的进气口90相连,所述导水片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00,所述导气块3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10,所述球体40的顶部设置有灯管120,所述光源装置50密闭设置在所述灯管120内。
29.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主要包括旱喷面盖、收水口、内置光源、拉伐尔管通道、进气口、环形导水片和防水电缆等部分。在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中,内置光源固定在中心处的铝制灯管中,防水电缆自下而上穿过中空的球体和铝制灯管与内置光源相连接。水流自下而上先通过环形导水片,进入由中空球体外侧,中空球体外侧与整体装置的内壁构成了拉伐尔管通道结构,水流通过拉伐尔管通道后进入开阔的导水通道,分别经过收水口和旱喷面盖后喷出整体装置。
30.本实用新型的涌泉喷头通过球体外侧和装置内壁在导水通道中先形成导水横截面由大变小的收缩段,然后通过收缩段后横截面会变大扩张。此种类型结构称之为拉法尔管结构。当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截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截面积成反比。并且当水流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因此会通过进气口对外界空气产生吸附作用。基于拉伐尔管结构的通道,经过的水流可以实现加速和混入空气的作用,提高喷泉喷射的高度和改善水型特点,达到涌泉的实现效果。
31.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水口110为正圆台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60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110为正圆台形的第二凹槽,可以提高水流进入第一凹槽时的流速,这样可以使得气体在第一凹槽内和水流混合更加充分,后期的喷水效果更佳。
32.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10的顶部的内
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水流出射角度的收水圈130。在本实例中,在外壳体10的出口处设置收水圈130,收水圈130为出水口小于进水口的环形圈,可以使得经过拉法尔管通道加速后的水流在喷口处有个被向内收缩的作用,减少水流从装置中喷出后水花半径过大的情况。
33.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10的顶部覆盖有喷头面盖140,所述喷头面盖140上设置有出水口150。在本实施例中,喷头面盖140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外壳体10的内部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出水口150的形状、数量和分布还可以实现更多种的喷水效果。
34.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10的底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母160。在本实施例中,涌泉喷头由于底部设置有螺母160来固定连接,这样安装更加方便。
35.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70的底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导水片20安装定位的抵接部170。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170可以起到防止水流对所述导水片20冲击的作用。
36.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水口100设置有3个,3个所述第一进水口100围绕所述导水片20的中心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导水片20上。在本实施例中,导水片20在水流通过时,由于水流流入更加均匀,这样导水片更加的稳定,可以延长导水片和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37.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通道80倾斜设置在所述导气块30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气流倾斜汇入到导水流中,可以减小气流对水流的阻碍,这样涌泉喷头的晃动更小,工作更加稳定。
38.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70内设置有防水电缆180,所述防水电缆180与所述光源装置5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光源装置50的防水效果更加,同样可以延长喷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光源装置50的更换也更加还方便。
39.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体40包括胶球。在本实施例中,胶球40可以为橡胶球,球体40采用橡胶球,胶球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可以很好的适应水流的冲击,且成本更低,经济性好。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有光源的涌泉喷头,包括外壳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的导水片、导气块、球体和光源装置,导气块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第一凹槽,球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导水片、导气块和球体之间通过导管连接,球体、第一凹槽和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拉法尔管通道结构,导气块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凹槽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外壳体上的进气口相连,导水片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导气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球体的顶部设置有灯管,光源装置密闭设置在灯管内。本实用新型的涌泉喷头内置有光源,将喷泉与灯光集成在一起,大大降低涌泉喷头的人力和设施成本、占地面积和施工复杂度。
4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