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2850发布日期:2021-09-25 12:0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加热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稳定剂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热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稳定剂是化工生产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生产加工流程包括:各原辅料

投料

搅拌

包装

成品;由此可知,稳定剂的生产加工需要做搅拌。
3.申请号为cn201821545597.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钙锌稳定剂搅拌分散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顶盖、电机、进料口、排放口、支撑架、外接电源线、搅拌杆、桨叶、轴承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位于箱体内部底端并且与箱体进行焊接,加热装置由隔热板、外壳、加热板、固定板、控制器、蜂鸣器、微处理器、显示屏、功能键、导线和温度传感器组成,隔热板位于箱体内部底部并且与箱体进行焊接,外壳位于箱体内部底端面并且与箱体进行焊接,加热板位于外壳内部并且与外壳进行焊接;通过功能键对加热板的加热温度进行设定,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箱体内的温度变化,将电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内部,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传送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对温度进行警报,同时控制显示屏对温度情况进行显示,当温度超出设定值时,加热板停止加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加热装置直接与需要搅拌的物料接触,导致加热相对不均匀,影响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对物料的加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搅拌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搅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架体以及安装于架体的搅拌机构和搅拌缸,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部伸入搅拌缸,所述搅拌缸连接有加热机构,所述搅拌缸包括外缸体和设置于外缸体内的料缸,所述外缸体和料缸之间形成有储液腔,所述料缸的开口沿外固定有限位顶环,所述限位顶环搭设于外缸体的开口沿;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部伸入储液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放入料缸中搅拌前,工作人员可向储液腔中添加水或油作为导热介质,然后通过加热机构对其加热,以加热料缸中的物料;由于此时加热机构非直接接触物料做加热,而是通过导热介质包覆料缸做加热,所以加热效果相对更佳,相对不易发生局部加热过度等问题。
9.可选的,所述外缸体的内腔中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料缸下部直径逐渐减小;所述承载板开设有适配料缸下部的限位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缸不仅仅通过限位顶环和外缸体做安装,其下部还可卡入限位槽内通过承载板做固定;相对于只有限位顶环,其相对不易发生径向位移,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11.可选的,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部位于承载板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与外缸体可拆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小加热机构受到碰撞而损坏的几率。
13.可选的,所述料缸外壁设置有若干定位块,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适配定位块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卡接于定位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卡接用户定位槽后即可对料缸做定位固定,防止其在搅拌过程中发生转动,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15.可选的,所述限位顶环穿设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一端连通于储液腔,另一端位于限位顶环远离储液腔的一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泄压管的汇集储液腔外排的气体,减小其从外缸体上开口沿四散排出烫伤使用者的几率。
17.可选的,所述泄压管远离储液腔的一端安装有对外排气的泄压阀;所述外缸体的侧壁开设有保温腔,所述泄压管靠近泄压阀进气口的一段连通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远离泄压管的一端插入保温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储液腔排出的热气体对搅拌缸做保温,提高热利用率;同时,因为泄压阀的存在,依旧保留的平衡气压的效果。
19.可选的,所述保温腔远离外缸体底面的一面呈开口结构;所述限位顶环靠近外缸体的一面固定有弹性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环绕外缸体的上沿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续在保温腔中凝结的水等可直接采用倾倒的方式排出;同时,可利用密封条加强对保温腔的开口处做密封,减小开口的影响。
21.可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作为加热部的电加热器、温度检测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分别耦接于电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部伸入储液腔且靠近承载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使用者对电加热器做控制;同时,因为电加热器靠近承载板,所以其相对不易发生暴露于空气受热气体干扰的情况,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搅拌缸包括外缸体以及置于外缸体内的料缸,外缸体和料缸之间形成储液腔,加热机构对储液腔加热;物料放入料缸中搅拌前,工作人员可向储液腔中添加水或油作为导热介质,然后通过加热机构对其加热,以加热料缸中的物料;由于此时加热机构非直接接触物料做加热,而是通过导热介质包覆料缸做加热,所以加热效果相对更佳,相对不易发生局部加热过度等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缸的局部剖切视图;
26.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外缸体的纵剖视图;
27.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料缸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底座;12、支撑柱;13、安装座;14、叉臂;141、定位柱;15、限制压板;2、搅拌机构;21、搅拌杆;22、电机;3、搅拌缸;30、固定板;31、外缸体;310、凸台;311、保温腔;32、料缸;321、限位顶环;322、定位块;33、承载板;331、透水孔;332、限位槽;333、定位槽;34、泄压管;35、泄压阀;36、回气管;37、密封条;4、加热机构;41、电加热器;
42、温度检测单元;5、浮球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加热搅拌装置,参照图1,包括架体1、搅拌机构2以及搅拌缸3;其中,架体1包括呈马蹄形的底座11,在底座11上竖直固定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座13,安装座13朝向底座11马蹄形开口一侧延伸;搅拌机构2包括呈竖直向下安装的搅拌杆21以及电机22,电机22以半隐藏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座13内且输出轴向下伸出安装座13,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搅拌杆21。
31.在支撑柱12前部(底座11马蹄形开口一侧为前)设置有叉臂14,叉臂14垂直投影呈y形,搅拌缸3置于y型的叉臂14的开口内;搅拌机构2的搅拌杆21伸入搅拌缸3内,以便对物料进行搅拌。
32.为将搅拌缸3和叉臂14固定,在搅拌缸3的外壁固定有固定板30,固定板30搭设于叉臂14;叉臂14上部固定有定位柱141,定位柱141插接于固定板30上对应的孔内;在叉臂14的上部还通过转轴横向转动连接有限制压板15,限制压板15的一端压持于固定板30,另一端向上翘起作为手柄。
33.参照图2,料缸3包括外缸体31和设置在外缸体31内的料缸32,在外缸体31和料缸32之间形成有储液腔;本技术还包括加热机构4,加热机构4包括电加热器41,电加热器41穿设外缸体31的侧壁且加热部伸入储液腔中;使用时,储液腔放入作为导热介质的液体,例如:水或油,此时物料放入料缸32;后续,可以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由于并非直接接触物料加热,而是采用利用包裹料缸32的介质传导热量至料缸32,所以加热更为均匀且加热更为稳定。
34.参照图2、3,在外缸体31内壁下部一体成型有呈环状的凸台310,在凸台310上放置有用于放置料缸32的承载板33,承载板33适配外缸体31内腔的横截面,在承载板33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331;料缸32下部呈倒置锥台结构,在承载板33上开设有适配料缸32下部的限位槽332,料缸32下部卡合于限位槽332内,以实现对料缸32的初步定位。
35.为了减少料缸32和电加热器41的碰撞几率,对电加热器41进行保护,电加热器41设置在承载板33的下方。
36.为了避免料缸32在搅拌时受物料的带动而转动,并带动承载板33影响使用效果,承载板33选择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凸台310;因为是螺栓固定,所以可以在必要时将承载板33拆卸,以便对电加热器41进行维修。
37.参照图3、4,料缸32使用时物料在其内部被搅拌,此时料缸32存在被同时带动转动的趋势,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料缸32的外壁焊接有若干定位块322;在承载板33上开设有适配定位块322的定位槽333,定位槽333靠近料缸32一侧以及其上部呈开口结构;在将料缸32卡接于限位槽332时,可以调整料缸32的位置,使得定位块322卡接于定位槽333内,以对料缸32进行定位。
38.参照图2,为了避免料缸32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振动过度卡入限位槽332,即避免后续使用者难以取出料缸32,料缸32侧壁向上延伸出外缸体31,并朝向远离料缸中心一侧弯折形成有限位顶环321,限位顶环321搭设于外缸体31的上边沿;依靠限位顶环321的支撑
作,避免料缸32过度卡入限位槽332。
39.参照图2、3,随着温度变化和水蒸发,储液腔内的气压/水汽会有较大变化,因此在限位顶环321上穿设有与之垂直的泄压管34,泄压管34贯穿限位顶环321并连通储液腔,从而储液腔内的气压可以通过泄压管34平衡。
40.参照图,泄压管34的上端伸出限位顶环321且管壁固定一与之连通的回气管36;在外缸体31的侧壁开设有保温腔311,保温腔311呈上开口;回气管36远离泄压管34的一端穿透限位顶环321伸入保温腔311内;在泄压管34远离储液腔的一端安装适配的对外排气的泄压阀35。
41.使用时,储液腔中的热空气/水汽等通过泄压管34和回气管36进入保温腔311内,用作对搅拌缸3保温,即热能再利用;当保温腔311和储液腔内的气压均较大时,通过泄压阀35做排气即可。
42.参照图4,为加强保温腔311的气密性,在限位顶环321朝向保温腔311的一面固定有环绕外缸体31设置的弹性的密封条37。
43.参照图2,为方便使用者使用,加热机构4还包括控制电加热器41的温控模块,温控模块包括:
44.温度检测单元42,其包括穿设外缸体31且检测端伸入储液腔内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靠近承载板33的位置,以避免储液腔内水量变化时,温度传感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热蒸汽影响,影响检测效果;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以及,
45.温度控制单元,选择mcu,耦接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并通过开关电路耦接电加热器41,其接收并响应温度检测信号,并根据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电加热器41启闭。
46.由于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难以随时观察到储液腔内的水量,此时为了避免出现电加热器41干烧的情况,在储液腔内安装有水位检测组件,水位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储液腔内的浮球液位计5,浮球液位计5采用数显型且仪表通过导线引出搅拌缸3,以方便观察。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