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28622发布日期:2021-06-11 21:4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生产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为具有对抗敏感肌肤效果以及具有美白功效的面部精华,面部精华主要是以植物提取精华为主,常见的植物精华有海藻精华、大豆精华、仙人掌舒敏因子、紫檀木萃取原液以及各种植物的提取精华液等,加入透明质酸等保湿因子,对人体肌肤起到护理作用。面部精华作为一种用于面部的护肤品,一般有液体、膏体、啫喱状等状态。面部精华主要包括水相原料、油相原料以及一些辅助添加剂经过乳化混合制成乳状液,油相原料与水相原料互不相容,而通过乳化加工可使得油相原料与水相原料之间均已极微小的液滴的状态相互分散混合。

在传统的乳化加工过程中,仅仅采用搅拌的方式进行乳化混合,而水相原料与油相原料在搅拌前处于分层状态,从完全分层状态通过搅拌使得在整个液态空间内形成均匀分散并达到均质乳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乳化加工方式需要改进,整体的加工效率需要提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制备生产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液所需的水相原料和油相原料;

s2、乳化混合:按照相应的混合比例将一定量的水相原料以及一定量的油相原料投放进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中,并通过该装置进行搅拌混合乳化,并在乳化过程中同步投放用于构成面部精华乳液的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

s3、静置储存:对通过步骤s2乳化混合制备的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液进行集中静置储存;

s4、定量灌装:对静置储存的面部精华乳液进行定量灌装,从而获得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产品;

采用上述步骤s1-s4的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进行面部精华生产制备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包括乳化罐罐体、搅拌回转机构、喷射注液仓组件、挤压喷射机构和搅拌组件;其中:

所述搅拌回转机构包括旋转筒、一级连接架和二级连接架;所述旋转筒内外贯穿竖直旋转设置在所述乳化罐罐体的顶端,所述旋转筒为底端封底的圆筒结构,所述旋转筒的圆筒内腔中水平设置有进液仓板,所述一级连接架和所述二级连接架均位于所述乳化罐罐体内,所述一级连接架与所述旋转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级连接架与所述一级连接架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喷射注液仓组件包括圆筒状的仓筒、顶端盘、分隔盘、底端盘、圆筒状的橡胶筒圈和多个连通管;所述橡胶筒圈位于所述仓筒内,所述橡胶筒圈的中心轴、所述仓筒的中心轴和所述旋转筒的中心轴三轴重合,所述顶端盘固定连接在所述二级连接架底端和所述仓筒的顶端之间,所述分隔盘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仓筒内且下端面与所述仓筒的底端齐平,所述底端盘与所述分隔盘螺纹配合连接,且所述底端盘与所述仓筒的底端贴紧接触,所述橡胶筒圈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端盘和所述分隔盘之间且两端连接处保持密封,所述仓筒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喷射嘴,且所述喷射嘴与所述仓筒连通,多个所述连通管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仓筒的外围,且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所述旋转筒上由进液仓板分隔的下端内腔连通,另一端固定连通在所述仓筒的外圆柱面上;

所述挤压喷射机构包括喷射驱动电机、圆筒凸轮、推拉轴、龙骨杆和连杆;所述喷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二级连接架的顶端,所述圆筒凸轮顶端与所述喷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随其竖直旋转,所述推拉轴贯穿所述顶端盘并沿所述橡胶筒圈的中心轴竖直伸向所述橡胶筒圈内,所述推拉轴的顶端部分伸向所述圆筒凸轮内腔中,所述推拉轴的中心轴与所述圆筒凸轮的中心轴重合,所述推拉轴的侧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水平设置有从动销,所述从动销插向所述圆筒凸轮的内壁位置上的凸轮槽中;所述橡胶筒圈的内圆侧壁上沿轴向分布设置有两组杆套,每组所述杆套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两组中的所述杆套一一对应竖直相对设置,三组竖直相对设置的所述杆套之间均对应套设有龙骨杆,所述杆套一端封头设置,且所述杆套的封头端与所述龙骨杆端头接触,每个所述龙骨杆与所述推拉轴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两端铰接设置的所述连杆;

所述仓筒的外圆柱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搅拌组件,多个所述搅拌组件关于所述仓筒的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乳化罐罐体包括主罐体和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罐体顶端的顶盖,所述仓筒和多个所述搅拌组件均位于所述主罐体内。

优选的,所述搅拌回转机构还包括回转驱动电机,所述回转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端,所述回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锥齿轮,所述旋转筒上设置有与所述锥齿轮啮合的锥齿圈。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旋转支承架和多个搅拌桨,所述旋转支承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仓筒的外圆柱面上且两个连接端靠近所述仓筒的顶端和底端,多个所述搅拌桨均水平旋转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承架上且沿竖直直线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所述搅拌桨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叶片。

优选的,所述分隔盘上关于其中心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扇形的卸液孔,所述卸液孔位于所述仓筒与所述橡胶筒圈的间隙空间区域中。

优选的,所述底端盘的底端中心设置有扭动杆。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主罐体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进液仓板上设置有进液管头,所述进液管头与所述旋转筒上由所述进液仓板分隔形成的内腔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在保留了传统的搅拌混合的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在旋转搅拌混合过程中采用主动挤压分散喷射的方式,使得油相原料能够快速分散进入预先注入的整个水相原料的液态空间内,从而进一步通过搅拌使得水相原料与油相原料能够迅速形成分散混合并快速达到均质乳化,改变了传统的仅仅采用搅拌混合的乳化方式,大大提高了乳化的生产效率。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通过设置的搅拌回转机构可带动喷射注液仓组件、挤压喷射机构和搅拌组件整体同步旋转,因此可在旋转搅拌的同时实现挤压喷射,并且在旋转过程中使得喷射的油相原料在整个主罐体的空间内均匀分散分布,从而达到快速均匀分散混合的目的,有助于提高乳化效率而快速实现均质乳化。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搅拌组件中设置有多个竖直排列分布的搅拌将,且搅拌桨采用旋转设置,因此可以实现被动旋转,可以提高搅拌效果加快乳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不包括回转驱动电机的搅拌回转机构、喷射注液仓组件和挤压喷射机构和搅拌组件装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不包括回转驱动电机的搅拌回转机构、喷射注液仓组件和挤压喷射机构和搅拌组件装配结构的正视图;

图7是图6中b-b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c-c的剖视图。

图中:1、乳化罐罐体;11、主罐体;111、出料口;12、顶盖;121、进料口;2、搅拌回转机构;21、回转驱动电机;211、锥齿轮;22、旋转筒;221、锥齿圈;222、进液仓板;2221、进液管头;23、一级连接架;24、二级连接架;3、喷射注液仓组件;31、仓筒;311、喷射嘴;32、顶端盘;33、分隔盘;331、卸液孔;34、底端盘;341、扭动杆;35、橡胶筒圈;351、杆套;36、连通管;4、挤压喷射机构;41、喷射驱动电机;42、圆筒凸轮;43、推拉轴;431、从动销;44、龙骨杆;45、连杆;5、搅拌组件;51、旋转支承架;52、搅拌桨;521、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阅附图1-8所示,一种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制备生产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液所需的水相原料和油相原料;

s2、乳化混合:按照相应的混合比例将一定量的水相原料以及一定量的油相原料投放进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中,并通过该装置进行搅拌混合乳化,并在乳化过程中同步投放用于构成面部精华乳液的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

s3、静置储存:对通过步骤s2乳化混合制备的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液进行集中静置储存;

s4、定量灌装:对静置储存的面部精华乳液进行定量灌装,从而获得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产品;

采用上述步骤s1-s4的抗敏美白面部精华制备方法进行面部精华生产制备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抗敏美白面部精华乳化搅拌装置,包括乳化罐罐体1、搅拌回转机构2、喷射注液仓组件3、挤压喷射机构4和搅拌组件5;

乳化罐罐体1包括主罐体11和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安装在主罐体11顶端的顶盖12,顶盖1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21,当在进料口121处用于水相原料的投放时,那么在进液管头2221处则用于油相原料的投放,即进料口121处和进液管头2221处两处投放的原料液相不同即可,主罐体11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料口111,完成混合乳化后的面部精华乳液将从出料口111处卸出,在出料口111处可装配蝶阀等阀门用于控制通断,具体的阀门装置在附图中未示出。

搅拌回转机构2包括旋转筒22、一级连接架23和二级连接架24;旋转筒22内外贯穿竖直旋转设置在乳化罐罐体1的顶端,旋转筒22为底端封底的圆筒结构,旋转筒22的圆筒内腔中水平设置有进液仓板222(通过进液仓板222将旋转筒22分隔形成的内腔为用于向四个连通管36分散输送的中转储液仓),进液仓板222上设置有进液管头2221(油相原料将从进液管头2221处投放),进液管头2221与旋转筒22上由进液仓板222分隔形成的内腔连通;一级连接架23和二级连接架24均位于乳化罐罐体1内,一级连接架23与旋转筒2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二级连接架24与一级连接架2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搅拌回转机构2还包括回转驱动电机21,回转驱动电机21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顶盖12的顶端,回转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锥齿轮211,旋转筒22上设置有与锥齿轮211啮合的锥齿圈221。

在进行搅拌混合乳化过程中,搅拌回转机构2将带动由旋转筒22、一级连接架23、二级连接架24、喷射注液仓组件3、挤压喷射机构4和搅拌组件5构成的整体做旋转运动,具体的,通过启动回转驱动电机21带动锥齿轮211旋转,锥齿轮211将驱动与之啮合的锥齿圈221而带动旋转筒22旋转,从而一级连接架23、二级连接架24、喷射注液仓组件3、挤压喷射机构4和搅拌组件5构成的整体将随之同步旋转。

喷射注液仓组件3包括圆筒状的仓筒31、顶端盘32、分隔盘33、底端盘34、圆筒状的橡胶筒圈35和多个连通管36;仓筒31位于主罐体11内,橡胶筒圈35位于仓筒31内,橡胶筒圈35的中心轴、仓筒31的中心轴和旋转筒22的中心轴三轴重合,顶端盘32焊接在二级连接架24底端和仓筒31的顶端之间,分隔盘33水平焊接在仓筒31内且下端面与仓筒31的底端齐平(使得底端盘34贴紧在仓筒31的底端时也刚好与分隔盘33的底端面接触,因此不存在间隙,也更好的提高了底端盘34的密封性),分隔盘33上关于其中心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扇形的卸液孔331,卸液孔331位于仓筒31与橡胶筒圈35的间隙空间区域中,底端盘34与分隔盘33螺纹配合连接,且底端盘34与仓筒31的底端贴紧接触,底端盘34的底端中心设置有扭动杆341,进入到仓筒31与橡胶筒圈35间隙空间内的油相原料并不能完全从喷射嘴311处挤压排出,因此会存在残留,当定期需要对残留的油相原料进行清理时,可以握住扭动杆341旋转底端盘34将其从分隔盘33上卸下,随后残留的油相原料便可从卸液孔331处流出,也便于进行冲洗;橡胶筒圈35胶合在顶端盘32和分隔盘33之间且两端胶合连接处保持密封,仓筒31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喷射嘴311(需要说明的是,喷射嘴311内的通道间隙由内向外逐渐减小,且喷射嘴311的流通通道内为一层乳胶层,在未挤压时喷射嘴311能保持相对密封的状态),且喷射嘴311与仓筒31连通,四个连通管36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在仓筒31的外围,且连通管36一端与旋转筒22上由进液仓板222分隔的下端内腔连通,另一端固定连通在仓筒31的外圆柱面上;

在进行乳化混合操作时,一定量的水相原料将从进料口121处投放进主罐体11内,而一定量的油相原料将从进液管头2221处投放进旋转筒22的内腔中,并继而顺着四个连通管36分散流通至由仓筒31、顶端盘32、底端盘34和橡胶筒圈35围城的环形内腔中进行挤压喷射前的临时储存。

挤压喷射机构4包括喷射驱动电机41、圆筒凸轮42、推拉轴43、龙骨杆44和连杆45;喷射驱动电机4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二级连接架24的顶端,圆筒凸轮42顶端与喷射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随其竖直旋转,推拉轴43贯穿顶端盘32并沿橡胶筒圈35的中心轴竖直伸向橡胶筒圈35内,推拉轴43的顶端部分伸向圆筒凸轮42内腔中,推拉轴43的中心轴与圆筒凸轮42的中心轴重合,推拉轴43的侧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水平设置有从动销431,从动销431插向圆筒凸轮42的内壁位置上的凸轮槽中;橡胶筒圈35的内圆侧壁上沿轴向分布设置有两组杆套351,每组杆套351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两组中的杆套351一一对应竖直相对设置,三组竖直相对设置的杆套351之间均对应套设有龙骨杆44,杆套351一端封头设置,且杆套351的封头端与龙骨杆44端头接触(两个杆套351配合套在龙骨杆44的两端,使得龙骨杆44可以侧向拉动橡胶圆筒),每个龙骨杆44与推拉轴43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两端铰接设置的连杆45;

在进行乳化混合加工过程中,等待油相原料基本注满喷射注液仓组件3中的内腔后,便可启动挤压喷射机构4进行挤压喷射,具体的,通过启动喷射驱动电机41带动圆筒凸轮42旋转,圆筒凸轮42将通过带动从动销431驱动推拉轴43竖直上下往复运动,在推拉轴43竖直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将反复通过两组连杆45拉动三个龙骨杆44同步向中心轴靠近或推动三个龙骨杆44同步向中心轴远离,当三个龙骨杆44同步向中心轴靠近时,三个龙骨杆44将拉动橡胶筒圈35使得油相原料的注液空间逐渐增大,在逐渐增大过程中,保持均匀通入油相原料,从而在空间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油相原料的注入量也同步增多,当三个龙骨杆44推动橡胶筒圈35使得注液空间逐渐缩小,从而将对空间内的油相原料形成挤压,继而通过挤压将油相原料从所有的喷射嘴311中喷射出,由于仓筒31上的喷射嘴311是在整个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的,另外在乳化混合过程中,搅拌回转机构2将带动整个喷射注液仓组件3处于回转状态,因此在随着仓筒31旋转过程中,被挤压而出的油相原料将在主罐体11的周向以及轴向上均匀分散,使得油相原料快速均匀分散在整个预先注入的水相原料中,并且通过喷射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油相原料能更好地以极小液滴的状态进入水相原料中,从而能够更快地完成乳化混合以及达到均质乳化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乳化加工过程中仅仅采用搅拌混合的乳化方式。

仓筒31的外圆柱面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搅拌组件5,四个搅拌组件5关于仓筒31的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四个搅拌组件5均位于主罐体11内;搅拌组件5包括旋转支承架51和四个搅拌桨52,旋转支承架51焊接在仓筒31的外圆柱面上且两个连接端靠近仓筒31的顶端和底端,四个搅拌桨52均水平旋转设置在旋转支承架51上且沿竖直直线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搅拌桨52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叶片521。

在进行乳化混合加工过程中,搅拌回转机构2将带动四个搅拌组件5旋转,在伴随油相原料被不断地挤压喷出的过程中,四个搅拌组件5将同步进行主动搅拌混合,且旋转设置的搅拌桨52将伴随着搅拌过程被动地进行旋转,摒弃了传统的固定结构的搅拌桨52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强搅拌效果和提高搅拌混合的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