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粉末配比用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2103发布日期:2021-12-24 20:2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粉末配比用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2.中药制作中,需要使用到多种药材,部分药材是粉末状,则需要通过多种药粉进行混合制作成需求的中药,目前,大多数都是人手动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需要人不断的移动工具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时间一长,比较费力,且工作效率低。
3.因此,需要设计和研发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比较省力,工作效率高的中药粉末配比用混合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需要人不断的移动工具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时间一长,比较费力,且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比较省力,工作效率高的中药粉末配比用混合设备。
5.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粉末配比用混合设备,包括有安装座、壳体、转轴、进料管、搅拌杆、第一齿轮、下料斗、驱动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安装座一侧中部固接有壳体,下料斗固接于壳体一侧中部并连通,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壳体两侧圆心位置之间,搅拌杆间隔固定套装于转轴中部周向,搅拌杆位于壳体内,第一齿轮固定套装于转轴一侧周向,进料管间隔固定穿接于壳体一侧并连通,下料机构安装于壳体内,下料机构与进料管连接配合,驱动机构安装于下料斗与壳体之间,驱动机构与第一齿轮接触配合,驱动机构还与下料机构接触配合。
6.驱动机构包括有异形齿条、第一弹簧和踏板,所述异形齿条滑动式的穿接于下料斗一侧与壳体一侧之间,异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异形齿条与下料机构接触配合,第一弹簧连接于异形齿条一侧与壳体外一侧之间,踏板固接于远离下料机构的异形齿条端部。
7.下料机构包括有固定框、出料辊和第二齿轮,所述出料辊间隔转动式的穿接于壳体一侧,出料辊一端与进料管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第二齿轮固定套装于出料辊一侧周向,第二齿轮与异形齿条啮合,固定框固接于壳体内两侧之间,固定框套在出料辊上。
8.优选的,还包括有清扫机构,清扫机构包括有异形环、第一套筒、u型毛刷、接触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异形环固接于靠近第一齿轮的壳体内一侧周向,第一套筒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第一齿轮的转轴一侧周向,u型毛刷滑动式的设在第一套筒内,u型毛刷与壳体配合,第二弹簧连接于u型毛刷内端与第一套筒内侧之间,接触杆固接于u型毛刷内一侧,接触杆内端与异形环接触配合。
9.优选的,还包括有挡料机构,挡料机构包括有l型板、滑杆、放置框、第三弹簧、第二套筒、异形卡杆、挡板、带孔转杆、第三齿轮、导向齿条、第四弹簧、导套和第五弹簧,所述l型板固接于安装座一侧,异形齿条贯穿l型板,滑杆间隔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出料辊的l型板一侧,放置框固接于全部滑杆一端之间,第三弹簧连接于放置框外一侧与l型板内侧之间,
第二套筒固接于放置框内一侧,导向齿条滑动式的设在第二套筒内,第四弹簧连接于导向齿条一端与第二套筒内侧之间,带孔转杆转动式的穿接于下料斗两侧之间,第三齿轮固定套装于带孔转杆一侧周向,第三齿轮与导向齿条啮合,挡板固定套装于带孔转杆一侧周向,挡板位于下料斗内,导套固接于下料斗外一侧,异形卡杆滑动式的穿接于导套内,异形卡杆一端位于带孔转杆的孔内,第五弹簧绕接于异形卡杆一侧周向与导套一侧之间,异形卡杆与放置框配合。
10.优选的,还包括有螺旋输送轴、固定板和旋转杆,所述固定板固接于进料管内一侧,旋转杆转动式的连接于固定板上,旋转杆一端与出料辊内一侧中部固定连接,螺旋输送轴固定套装于旋转杆一侧周向,螺旋输送轴位于进料管内。
11.优选的,还包括有第六弹簧和u型卡杆,所述卡槽开于其中两根滑杆一侧,u型卡杆嵌入式的滑动式设在l型板一侧,u型卡杆端部与滑杆接触配合,u型卡杆与卡槽配合,第六弹簧连接于u型卡杆外两侧,第六弹簧尾端与l型板外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踏板顶部间隔设有凸起,增大与脚的摩擦力。
13.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装有药粉的瓶子扭在进料管上,药粉通过进料管掉落至下料机构内,将收集容器移动至下料斗正下方,踩动驱动机构向下移动,驱动机构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转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同时,驱动机构还带动下料机构运作,下料机构运作将药粉倒入壳体内被搅拌杆搅拌混合,如此,无需人手动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比较方便,还省力。
14.2、通过清扫机构的作用,能将壳体内残留的药粉清除掉落,如此,可避免药粉残留在壳体内导致浪费。
15.3、通过挡料机构的作用,能在收集容器内装有适量的药费时,可将下料斗内封闭,如此,可避免药粉不断的掉落至收集容器内导致装满溢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5.图中标号名称:1

安装座,2

壳体,3

转轴,4

进料管,5

瓶子,6

搅拌杆,61

第一齿轮,7

下料斗,8

驱动机构,81

异形齿条,82

第一弹簧,83

踏板,9

下料机构,91

固定框,92

出料辊,93

第二齿轮,10

清扫机构,101

异形环,102

第一套筒,103

u型毛刷,104

接触杆,105

第二弹簧,11

挡料机构,111

l型板,112

滑杆,113

放置框,114

第三弹簧,115

第二套筒,116

异形卡杆,117

挡板,118

带孔转杆,119

第三齿轮,1110

导向齿条,
1111

第四弹簧,1112

导套,1113

第五弹簧,12

螺旋输送轴,13

固定板,14

旋转杆,15

第六弹簧,16

卡槽,17

u型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7.实施例:一种中药粉末配比用混合设备。
28.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有安装座1、壳体2、转轴3、进料管4、搅拌杆6、第一齿轮61、下料斗7、驱动机构8和下料机构9,安装座1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壳体2,壳体2底部中间固接有下料斗7并连通,壳体2右侧上部均匀间隔的固定穿接有进料管4并连通,进料管4左端与壳体2内部之间设有下料机构9,壳体2与下料斗7之间设有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与下料机构9接触配合,壳体2左右两侧圆心位置之间转动式的穿接有转轴3,转轴3中部周向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三组搅拌杆6,转轴3左侧周向固接有第一齿轮61,第一齿轮61与驱动机构8接触配合。
29.驱动机构8包括有异形齿条81、第一弹簧82和踏板83,下料斗7后侧上部与壳体2后侧下部之间滑动式的穿接有异形齿条81,异形齿条81与第一齿轮61啮合,异形齿条81与下料机构9接触配合,异形齿条81后侧面下部与壳体2外后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2,异形齿条81底端固接有踏板83。
30.下料机构9包括有固定框91、出料辊92和第二齿轮93,壳体2左侧上部均匀间隔的转动式穿接有出料辊92,出料辊92左侧周向固接有第二齿轮93,第二齿轮93与异形齿条81啮合,出料辊92右端转动式的套装于进料管4左端并连通,壳体2内前后两侧面上部之间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固定框91,固定框91套在出料辊92上。
31.首先操作人员将需要混合药粉的瓶子5扭在进料管4上,药粉掉落至进料管4内,进料管4内的药粉掉落至下料机构9内,将收集容器移动至下料斗7正下方,踩动驱动机构8向下移动,驱动机构8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第一齿轮61转动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转动带动搅拌杆6转动,同时,驱动机构8还带动下料机构9运作,下料机构9运作将药粉倒入壳体2内,壳体2内的药粉向下掉落与搅拌杆6接触,搅拌杆6转动将四种药粉搅拌混合,混合后的药粉掉落至下料斗7内,下料斗7内的药粉掉落至收集容器内,再松开驱动机构8向上移动复位,驱动机构8复位带动下料机构9运作复位,进料管4内的药粉继续掉落至下料机构9内,如此反复,可不断的将药粉混合。当药粉混合完成后,停止踩动驱动机构8,下料机构9也停止运作,且驱动机构8停止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搅拌杆6也就停止转动,将收集容器拿起对混合好的药粉进行后续处理。
32.当进料管4内的药粉掉落至下料机构9内时,踩动踏板83向下移动,踏板83向下移动带动异形齿条81向下移动,第一弹簧82被拉伸,异形齿条81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也就使得搅拌杆6转动,异形齿条81还带动下料机构9运作,下料机构9运作将药粉倒入壳体2内被搅拌杆6搅拌混合,松开踏板83,因第一弹簧82的作用,异形齿条81向上移动复位带动下料机构9运作复位,且异形齿条81还带动踏板83向上移动复位,异形齿条81停止带动
第一齿轮61转动,如此反复,可不断的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
33.当装有药粉的瓶子5扭在进料管4上时,药粉掉落至进料管4内,进料管4内的药粉掉落至出料辊92内,进而操作人员踩动踏板83向下移动时,异形齿条81向下移动带动第二齿轮93转动,第二齿轮93转动带动出料辊92转动,出料辊92转动将药粉倒入壳体2内被搅拌杆6搅拌混合,松开踏板83,异形齿条81向上移动复位带动第二齿轮93转动复位,第二齿轮93转动复位带动出料辊92转动复位,药粉停止掉落,如此反复,可不断的使药粉掉落至壳体2内被搅拌混合。
34.参照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清扫机构10,清扫机构10包括有异形环101、第一套筒102、u型毛刷103、接触杆104和第二弹簧105,壳体2内左侧面下部中间固接有异形环101,转轴3右侧周向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套筒102,第一套筒102位于壳体2内,第一套筒102内滑动式的设有u型毛刷103,u型毛刷103内端与第一套筒102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5,u型毛刷103内侧面左侧固接有接触杆104,接触杆104内端与异形环101接触配合。
35.还包括有挡料机构11,挡料机构11包括有l型板111、滑杆112、放置框113、第三弹簧114、第二套筒115、异形卡杆116、挡板117、带孔转杆118、第三齿轮119、导向齿条1110、第四弹簧1111、导套1112和第五弹簧1113,安装座1前侧面下部中间固接有l型板111,异形齿条81贯穿l型板111,l型板111下部周向均匀间隔的滑动式穿接有四根滑杆112,四根滑杆112顶端之间固接有放置框113,放置框113外底部中间与l型板111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14,放置框113内后侧面左侧固接有第二套筒115,第二套筒115内滑动式的设有导向齿条1110,导向齿条1110底端与第二套筒115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111,下料斗7前后两侧下部之间转动式的穿接有带孔转杆118,带孔转杆118后侧周向固接有第三齿轮119,第三齿轮119位于下料斗7外,第三齿轮119与导向齿条1110啮合,带孔转杆118前侧周向固接有挡板117,挡板117位于下料斗7内,下料斗7外后侧面下部右侧固接有导套1112,导套1112内滑动式的穿接有异形卡杆116,异形卡杆116左端位于带孔转杆118的孔内,异形卡杆116左侧周向与导套1112右侧面之间绕接有第五弹簧1113,异形卡杆116底端位于放置框113下方,异形卡杆116与放置框113配合。
36.当操作人员踩动踏板83向下移动时,转轴3转动还带动第一套筒102转动,第一套筒102转动带动u型毛刷103转动,u型毛刷103转动带动接触杆104转动,因第二弹簧105的作用,接触杆104转动通过异形环101不断的内外移动,接触杆104内外移动带动u型毛刷103内外移动,u型毛刷103内外移动且转动将壳体2内残留的药粉清除。当转轴3停止转动时,u型毛刷103也就停止转动。如此,可避免药粉残留在壳体2内导致浪费。
37.首先操作人员将收集容器放在放置框113内,当药粉不断的掉落至收集容器内时,由于药粉的重量,药粉不断的通过收集容器带动放置框113向下移动,第三弹簧114被压缩,放置框113向下移动带动滑杆112向下移动,放置框113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套筒115向下移动,第四弹簧1111被拉伸,进而放置框113向下移动与异形卡杆116接触时,放置框113带动异形卡杆116向右移动,第五弹簧1113被拉伸,异形卡杆116向右移动与带孔转杆118脱离,因第四弹簧1111的作用,导向齿条1110向下移动带动第三齿轮119转动九十度,第三齿轮119转动九十度带动带孔转杆118转动九十度,带孔转杆118转动九十度带动挡板117转动九十度,挡板117转动九十度将下料斗7内封闭,药粉停止掉落出,也就说明收集容器内装有适
量的药粉了,停止踩动踏板83,用手按住放置框113,将装有适量药粉的收集容器从放置框113内拿出,再将新的收集容器放在放置框113内,松开放置框113,因第三弹簧114的作用,放置框113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套筒115带动导向齿条1110向上移动复位,导向齿条1110向上移动复位带动第三齿轮119转动九十度复位,也就使得挡板117转动复位不将药粉挡住,且放置框113向上移动不对异形卡杆116进行限位,当带孔转杆118转动复位时,因第五弹簧1113的作用,异形卡杆116向左移动插入带孔转杆118的孔内,异形卡杆116将带孔转杆118固定。如此,可避免药粉不断的掉落至收集容器内导致装满溢出。
38.参照图4、图5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螺旋输送轴12、固定板13和旋转杆14,进料管4内顶部右侧固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下部转动式的连接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左端与出料辊92内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旋转杆14右侧周向固接有螺旋输送轴12,螺旋输送轴12位于进料管4内。
39.还包括有第六弹簧15和u型卡杆17,前侧两根滑杆112前侧面下部都开有卡槽16,l型板111前端嵌入式的滑动式设有u型卡杆17,u型卡杆17后端与滑杆112接触,u型卡杆17与卡槽16配合,u型卡杆17外左右两侧面后部与l型板111前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15。
40.当出料辊92转动时,出料辊92还带动旋转杆14转动,旋转杆14转动带动螺旋输送轴12转动,螺旋输送轴12转动带动药粉转动进行输送,药粉被输送至出料辊92内。当出料辊92停止转动时,螺旋输送轴12也就停止转动。如此,可使得药粉更好的进入出料辊92内。
41.初始时,第六弹簧15为拉伸状态,当收集容器内不断的装入药粉时,滑杆112向下移动还带动卡槽16向下移动,卡槽16向下移动与u型卡杆17对应时,因第六弹簧15的作用,u型卡杆17向后移动插入卡槽16内,u型卡杆17与卡槽16配合将滑杆112固定,也就将放置框113固定,即可将装有药粉的收集容器从放置框113内取出,再拉动u型卡杆17向前移动,第六弹簧15被拉伸,u型卡杆17向前移动与卡槽16脱离,因第三弹簧114的作用,放置框113向上移动复位带动滑杆112向上移动复位。如此,无需操作人员用手按住放置框113固定,方便快捷。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