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油机蒸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3682发布日期:2022-04-13 16:3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滤油机蒸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蒸馏釜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油机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蒸馏釜的加热方式通常都是通过发热装置直接加热主釜,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装置的发热能量较为集中,温度可以达到1000℃左右,因此时常出现主釜及炉膛的局部受热区域容易被烧坏,一旦釜体受损,则需要停产停工来进行维修补救,从而降低生产效率、浪费的物理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油机蒸馏装置,通过间接方式对主釜进行加热,从而使主釜受热均匀,且不与高温火焰接触,延长了主釜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因主釜的时常维修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油机蒸馏装置,其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为腔体结构,并且设有与外部贯通的热力输入通道、回流通道和排烟道;主釜,所述主釜设置在所述加热室内部,并且所述主釜的外侧壁与所述加热室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并形成加热空间;所述主釜的管道挂穿所述加热室向外部延伸;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为腔体结构,并且所述燃烧室内部的一端设有热风机,远离所述热风机的一端设有燃烧机,所述热风机的吸入口朝向所述燃烧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贯穿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力输入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靠近所述燃烧机的一侧设有贯通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
5.优选的,所述热力输入通道及所述回流通道均设置在所述加热室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并且所述热力输入通道位于所述加热室靠近一端的底部,所述回流通道位于所述加热室远离所述热力输入通道一端的中部;所述排烟道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燃烧机设有控制器,所述热风机设有驱动模块,所述热力输入通道设有上游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上位机,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上游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上位机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热风机为离心风机结构,并且所述热风机的离心叶轴与所述燃烧室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热风机的马达固定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外部,并通过贯穿所述燃烧室的输出轴与离心叶轴连接。
8.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外壁覆盖设有隔热层;所述加热室外壁覆盖设有保温层。
9.优选的,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上游温度传感器返回值控制所述燃烧机及所述热风机,使所述加热空间内的温度小于等于400摄氏度。
10.优选的,所述加热室内壁表面连接设有螺旋环绕所述主釜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在所述热力输入通道和回流通道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加热风道。
11.优选的,所述导流叶片靠近所述主釜外壁的一侧与所述主釜间隔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回流通道设有下游温度传感器,所述下游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上位机电性连接。
13.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上位机对燃烧室进行控制,启动燃烧机产生热量,通过热风机将热量传入加热空间内,完成对主釜的加热,一部分与主釜外壁热交换后的烟气经回流通道返回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并在次由热风机经热力输入通道进入加热空间,如此循环往复的形成了主釜的间接加热方式。间接的加热方式使主釜整个表面都处于热空气的覆盖下,温升很快,且主釜本体受热均匀,对其内部所处理的原料能很好的进行加热蒸馏,从还提高了生产质量。同时由于主釜受热温度可长期控制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温度以内,对比以前来说,主釜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增长,其整体成本降低,设备也做到最大收益化了。其中为了优化加热效率及合理的应用在生产环境中,所述热力输入通道及所述回流通道均设置在所述加热室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并且所述热力输入通道位于所述加热室靠近一端的底部,所述回流通道位于所述加热室远离所述热力输入通道一端的中部;所述排烟道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顶部。特地采用的离心式热风机方案,从而使马达安装于燃烧室的外部,避免马达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同时还便于马达的保养维护。同时,所述燃烧室外壁覆盖设有隔热层;所述加热室外壁覆盖设有保温层,通过隔热层及保温层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燃烧室的热效率,避免加热室的热量泄漏,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当下游温度传感器与上游温度传感器的返回值相差较大时,上位机控制热风机高速工作,从而加快高温烟气的循环,来缩短主釜前后端的温差。当下游温度传感器与上游温度传感器的返回值相差较小时,上位机根据预设温度,来调节燃烧机的燃烧功率,并且降低热风机的输出功率,从而不但使主釜的整体升温及保温趋于稳定,还节省热风机所消耗的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热空气沿导流叶片构成的螺旋通道对主釜外壁进行加热,完成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通过回流通道返回燃烧室。通过导流叶片的主动引导,使高温烟气充分的与主釜外壁接触,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所述导流叶片靠近所述主釜外壁的一侧与所述主釜间隔设置,从而使相邻的热流通道的温差更为平滑,减小了主釜外部的应力,避免主釜出现裂纹等泄漏现象。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发明加热室及燃烧室的俯视图;
16.图2为本发明加热室及燃烧室的正视图;
17.图3本为发明加热室及主釜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
明保护的范围。
19.根据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滤油机蒸馏装置,其包括:加热室1,所述加热室1为腔体结构,并且设有与外部贯通的热力输入通道2、回流通道3和排烟道4;主釜5,所述主釜5设置在所述加热室1内部,并且所述主釜5的外侧壁与所述加热室1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并形成加热空间6;所述主釜5的管道7挂穿所述加热室1向外部延伸;燃烧室8,所述燃烧室8为腔体结构,并且所述燃烧室8内部的一端设有热风机9,远离所述热风机9的一端设有燃烧机10,所述热风机9的吸入口朝向所述燃烧机10,所述热风机9的出风口贯穿所述燃烧室8与所述热力输入通道2连通,所述燃烧室8靠近所述燃烧机10的一侧设有贯通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回流通道3连通。所述燃烧机10设有控制器,所述热风机9设有驱动模块,所述热力输入通道2设有上游温度传感器11;还包括上位机,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上游温度传感器11分别与所述上位机电性连接。
20.在工作中,通过上位机对燃烧室8进行控制,启动燃烧机10产生热量,通过热风机9将热量传入加热空间6内,完成对主釜5的加热,一部分与主釜5外壁热交换后的烟气经回流通道3返回燃烧室8进行二次燃烧,并在次由热风机9经热力输入通道2进入加热空间6,如此循环往复的形成了主釜5的间接加热方式。间接的加热方式使主釜5整个表面都处于热空气的覆盖下,温升很快,且主釜5本体受热均匀,对其内部所处理的原料能很好的进行加热蒸馏,从还提高了生产质量。同时由于主釜5受热温度可长期控制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温度以内,对比以前来说,主釜5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增长,其整体成本降低,设备也做到最大收益化了。
21.其中为了优化加热效率及合理的应用在生产环境中,所述热力输入通道2及所述回流通道3均设置在所述加热室1靠近所述燃烧室8的一侧,并且所述热力输入通道2位于所述加热室1靠近一端的底部,所述回流通道3位于所述加热室1远离所述热力输入通道2一端的中部;所述排烟道4设置在所述加热室1的顶部。
22.通过上述设置后,蒸馏设备生产线中还配合了预处理釜、冷却器、中转机油系统、真空系列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先将废油加入预处理釜,经预处理釜后的油品利用真空或者油泵将其输送至主釜5中,上位机控制燃烧室8的燃烧机10产生热量,通过热风机9将热量传入主釜5加热室1,如此循环往复的加热方式,主釜5整个表面都处于热空气的覆盖下,温升很快,当温升达到设定温度时,废油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基础油,以气态方式溢出主釜5,经冷却器后液化为液态的基础油进入中转油罐里,然后在经油泵将其从中转罐输送到较大的油罐中。
23.所述热风机9为离心风机结构,并且所述热风机9的离心叶轴与所述燃烧室8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热风机9的马达固定设置在所述燃烧室8外部,并通过贯穿所述燃烧室8的输出轴与离心叶轴连接。
24.该设置中特地采用了离心式热风机9方案,从而使马达安装于燃烧室8的外部,避免马达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同时还便于马达的保养维护。同时,所述燃烧室8外壁覆盖设有隔热层13;所述加热室1外壁覆盖设有保温层14,通过隔热层13及保温层14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燃烧室8的热效率,避免加热室1的热量泄漏,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
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上游温度传感器11返回值控制所述燃烧机10及所述热风机9,使所述加热空间6内的温度小于等于400摄氏度的工作温度以内。另外回流
通道3还设有下游温度传感器12。当下游温度传感器12与上游温度传感器11的返回值相差较大时,上位机控制热风机9高速工作,从而加快高温烟气的循环,来缩短主釜5前后端的温差。当下游温度传感器12与上游温度传感器11的返回值相差较小时,上位机根据预设温度,来调节燃烧机10的燃烧功率,并且降低热风机9的输出功率,从而不但使主釜5的整体升温及保温趋于稳定,还节省热风机9所消耗的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26.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室1内壁表面连接设有螺旋环绕所述主釜5的导流叶片15,所述导流叶片15在所述热力输入通道2和回流通道3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加热风道16。
27.通过该设置,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热空气沿导流叶片15构成的螺旋通道对主釜5外壁进行加热,完成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通过回流通道3返回燃烧室8。通过导流叶片15的主动引导,使高温烟气充分的与主釜5外壁接触,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
28.另外,所述导流叶片15靠近所述主釜5外壁的一侧与所述主釜5间隔设置,从而使相邻的热流通道的温差更为平滑,减小了主釜5外部的应力,避免主釜5出现裂纹等泄漏现象。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