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馏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3690发布日期:2021-02-03 18:5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馏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化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馏釜。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三氯化三乙基二铝在生产过程中,通常经过氯乙烷和铝粉及引发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生成粗三氯化三乙基二铝,然后粗三氯化三乙基二铝经过减压蒸馏后,得到精三氯化三乙基二铝。蒸馏釜是生产中常用的蒸馏设备。
[0003]
中国一篇公告号为cn210933850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氯化亚砜蒸馏釜,包括电机、上釜体和下釜体,上釜体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贯穿上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底部设置有毛刷,毛刷和下釜体底部相贴合。
[0004]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氯化亚砜蒸馏釜进行蒸馏的过程中,毛刷与下釜体相贴合,容易造成毛刷的过度损耗,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降低毛刷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蒸馏釜。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蒸馏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蒸馏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包括同轴转动连接的内轴和外轴,所述外轴与釜体相连,所述外轴的顶端穿设出釜体的上表面,所述外轴的底端同轴固设有主锥齿轮,所述内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内轴垂直的横杆,所述横杆设有与内轴平行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能够沿横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搅拌叶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横杆平行,所述螺纹杆靠近内轴的一端同轴固设有副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与主锥齿轮啮合,所述搅拌叶靠近釜体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搅拌叶位于螺纹杆远离内轴的一端时,所述毛刷与釜体的内壁抵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釜体进行蒸馏时,使用者固定内轴然后转动外轴,外轴转动带动主锥齿轮转动,主锥齿轮转动带动副锥齿轮转动,副锥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毛刷沿着横杆长度方向,向靠近主锥齿轮的一侧滑动,进而使毛刷远离釜体的内壁,然后内轴转动,带动横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转动,对釜体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使溶液受热更加均匀的同时,能够降低毛刷的磨损,延长毛刷的使用寿命。
[0009]
可选的,所述外轴与釜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外轴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釜体的上方,所述固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孔贯穿外轴的侧壁,所述固定孔的开设方向与内轴的轴线垂直,所述固定孔中螺纹连接有固定杆。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转动固定杆,使固定杆靠近内轴,随着固定杆向内轴靠近,固定杆与内轴之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加,能够减小固定杆与内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减小内轴与外轴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进而使内轴与外轴同步
转动,进而保证毛刷位置的稳定性。
[0011]
可选的,所述内轴的表面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固定杆一一对应,所述毛刷与釜体的内壁抵接时,所述固定杆插设于定位孔内。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固定杆插设到定位孔中,能够进一步减小固定杆与内轴之间相对转动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内轴与外轴之间相对转动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毛刷位置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磨损,延长毛刷的使用寿命。
[0013]
可选的,所述外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位于釜体上方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外轴的轴线垂直。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持转动杆转动外轴,操作方便省力。
[0015]
可选的,所述外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釜体内。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桨能够对釜体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使溶液受热更加均匀,进而提高蒸馏的效率。
[0017]
可选的,所述釜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釜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釜体内。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将水通过进水管注入到釜体内,对釜体进行清理,操作方便。
[0019]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釜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朝向釜体的侧壁。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能够增加水流喷洒的面积,当釜体内部清洗之后,喷头将水再次喷洒到釜体内进行冲刷,进一步保证釜体内部的清洁性。
[0021]
可选的,所述釜体的外壁罩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釜体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隔热罩上固定连接有连通加热腔的进气管和出气管。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罩能够对釜体的热量进行阻挡,减小热量的散发速度,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同时通过进气管将热蒸汽通入到加热腔内,能够增加对釜体的加热面积,能够使溶液加热更加均匀。
[002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通过内轴、外轴、主锥齿轮、副锥齿轮和搅拌叶的设置,能够釜体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使溶液受热更加均匀的同时,能够降低毛刷的磨损,延长毛刷的使用寿命;
[0025]
2.通过固定杆、定位孔的设置,能够提高内轴与外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内轴与外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可能性,进而保证毛刷位置的稳定性,减小不必要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搅拌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11、加热管;12、隔热罩;13、加热腔;131、进气管;132、出气管;14、进料管;15、出料管;16、支撑腿;17、支撑架;2、搅拌轴;3、内轴;31、横杆;32、定位孔;4、外轴;41、主锥齿轮;42、固定杆;43、固定孔;44、转动杆;45、搅拌桨;5、搅拌叶;51、毛刷;6、螺纹杆;61、副锥齿轮;7、进水管;71、喷头;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蒸馏釜。参照图1,蒸馏釜包括呈圆柱形的釜体1。釜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1。加热管11呈螺旋状绕于釜体1的表面。釜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延伸至釜体1内部。釜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延伸至釜体1内部。同时釜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蒸馏管,蒸馏管延伸至釜体1内部。需要进行蒸馏时,使用者将溶液从进料管14加入到釜体1内部,然后将加热油加入到加热管11中,加热管11对釜体1进行加热,进而对溶液进行加热蒸馏,蒸馏过程产生的气体从蒸馏管进行收集。
[0031]
参照图1,釜体1的外壁罩设有隔热罩12,隔热罩12与釜体1固定连接。隔热罩12与釜体1之间形成加热腔13。出料管15远离釜体1的一端穿设出隔热罩12的底面,同时隔热罩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6,且加热管11的两端穿设出隔热罩12的侧壁。支撑腿16对釜体1进行支撑,同时加热过程中,隔热罩12能够对加热管11进行保护,减小加热管11被损坏的可能性,同时隔热罩12能够对加热管11产生的热量进行遮挡,降低热量的散发速度,能够对热量更好的利用,节约资源。
[0032]
参照图1,隔热罩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31,且进气管131贯穿隔热罩12的侧壁,并延伸至保温腔内。隔热罩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32,且出气管132贯穿隔热罩12的侧壁,并延伸至保温腔内。溶液进行加热蒸馏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进气管131将热蒸汽通入到保温腔中,进而保证釜体1加热的温度,使釜体1表面受热更加均匀,进而使溶液受热更加均匀,进而保证加热蒸馏的速度。
[0033]
参照图1,釜体1的中心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搅拌轴2连接有多个搅拌桨45,且搅拌叶5位于釜体1内。搅拌轴2的顶端穿设出釜体1的上表面,且釜体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2转动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2转动,搅拌轴2带动搅拌叶5对溶液进行搅拌,进而使溶液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受热,提高加热速度。
[0034]
参照图1,驱动机构包括设于釜体1上表面的电机8。釜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倒“凵”字形的支撑架17,支撑架17包括两个与釜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竖板,支撑竖板与搅拌轴2平行,且支撑竖板以搅拌轴2为对称轴对称。两个支撑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电机8与支撑横板固定连接。电机8的输出轴与搅拌轴2同轴固定连接。搅拌轴2搅拌的过程中,电机8启动,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搅拌轴2转动,进而搅拌轴2带动搅拌叶5转动,操作较为省力方便。
[0035]
参照图1,搅拌轴2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内轴3和外轴4,内轴3和外轴4均穿设出釜体1的上表面。内轴3和外轴4同轴设置,且内轴3的直径小于外轴4的直径。釜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孔,内轴3转动连接于转动孔内。外轴4的中心沿外轴4的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外轴4的两个端面。内轴3转动连接于通孔内,且外轴4的长度小于内轴3的长度。
[0036]
参照图1和图2,电机8的输出轴与内轴3的顶端固定连接。内轴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31,横杆31与内轴3垂直。内轴3位于横杆31的中心位置,且横杆31的两端设有搅拌叶5,搅拌叶5与内轴3平行。进行蒸馏的过程中,电机8带动内轴3转动,进而带动横杆31转动,横杆31带动搅拌叶5转动,搅拌叶5能够进一步对溶液进行搅拌,进而使蒸馏过程中溶液受热更加均匀。
[0037]
参照图1和图2,搅拌叶5靠近釜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51。当釜体1内的溶液蒸馏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时,电机8带动内轴3转动,内轴3带动横杆31转动,横杆31转动带动毛刷51转动,毛刷51的刷毛与釜体1的内壁抵接,从而随着毛刷51的转动将釜体1内部的杂质清理干净。
[0038]
参照图1和图2,搅拌叶5的底端开设有滑动孔,横杆31滑动连接于滑动孔中。外轴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叶5滑动的驱动机构。当对釜体1内的容易进行搅拌时,驱动机构带动搅拌叶5向靠近外轴4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毛刷51远离釜体1的内壁。当需要对釜体1内壁进行清理时,驱动机构带动搅拌叶5向靠近釜体1内壁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毛刷51靠近釜体1的内壁,进而对釜体1的内壁进行清理,进而减小毛刷51与釜体1之间的不必要的磨损,从而延长毛刷51的使用寿命。
[0039]
参照图2,外轴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转动杆44。转动杆44位于釜体1的上方,且转动杆44沿外轴4的周向均匀分布,同时转动杆44与外轴4的轴线垂直。需要调整毛刷51的位置时,使用者把持转动杆44,然后转动转动杆44带动外轴4转动,外轴4带动驱动机构,进而带动搅拌叶5移动,操作较为简单。
[0040]
参照图2,外轴4的表面开设有三个固定孔43,固定孔43位于转动杆44的上方,且固定孔43沿内轴3的周向均匀分布。固定孔43设有内螺纹,且固定孔43的开设方向与外轴4的轴线垂直,同时固定孔43中螺纹连接有固定杆42。当外轴4转动完成之后,使用者转动固定杆42,使固定杆42靠近内轴3,并拧紧固定杆42,进而增加固定杆42与内轴3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固定杆42与内轴3之间相对滑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小内轴3与外轴4发生相对转动的可能性,保证毛刷51位置的稳定性。
[0041]
参照图2,内轴3的表面开设有三个定位孔32,定位孔32与固定杆42一一对应。当外轴4转动完成之后,使用者转动固定杆42,将固定杆42插设到定位孔32中,进一步减小固定杆42与内轴3之间相对滑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小内轴3与外轴4发生相对转动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毛刷51位置的稳定性。同时当毛刷51与釜体1的内壁抵接时,固定杆42与定位孔32正对。
[0042]
参照图2,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外轴4底端的主锥齿轮41,主锥齿轮41与外轴4同轴设置。搅拌叶5的底端沿横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远离搅拌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锥齿轮61,副锥齿轮61与主锥齿轮41啮合。同时两个搅拌叶5螺纹连接的螺纹杆6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过程中,外轴4转动带动主锥齿轮41转动,主锥齿轮41带动副锥齿轮61转动,副锥齿轮61带动螺纹杆6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5沿螺纹杆6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改变搅拌叶5与釜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毛刷51与釜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不必要的磨损,延长毛刷51的使用寿命。
[0043]
参照图1,外轴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进水管7,进水管7贯穿釜体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釜体1内,且进水管7沿转动孔的周向均匀分布。毛刷51对釜体1内壁进行清理的同时,使用者将清水从进水管7喷洒到釜体1内进行清洗,提高洁净性。
[0044]
参照图1,进水管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喷头71,喷头71朝向釜体1的内壁。当毛刷51对釜体1内壁进行清理之后,喷头71将水喷洒到釜体1内壁上,将釜体1内壁残留的杂质进行冲刷,进一步提高釜体1内的洁净性。
[0045]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蒸馏釜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转动外轴4,带动主锥齿轮41转
动,主锥齿轮41带动副锥齿轮61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6转动,螺纹杆6带动搅拌叶5滑动,进而改变毛刷51与釜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然后固定杆42和定位孔32将内轴3与外轴4固定,然后电机8带动内轴3和外轴4同时转动。
[0046]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