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7085发布日期:2021-10-09 10:0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


背景技术:

2.食品安全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对食品检测的过程中,食品取样后需要装入试管中进行后续的相关检测,食品检测用试管在食品检测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食品检测用试管固液分离取液的回流,密封性差等问题将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该食品检测用试管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密封性好,阻止液体回流的食品检测用试管。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包括试管主体;所述试管主体的底部为锥形;所述试管主体内部上方设有止逆结构;所述试管主体的开口端设有软性密封盖,并且所述软性密封盖远离所述试管主体的一端设有排气孔;所述试管主体的底部设有支撑座。
5.其中,所述止逆结构为带状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试管主体中部或上部的内壁上,并且所述限位块沿试管主体中心线的方向两端分别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边缘与所述试管主体的内壁连接。
6.其中,所述限位块与试管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7.其中,所述软性密封盖包裹在所述试管主体的开口端;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试管主体的开口端间隔设置。
8.其中,所述软性密封盖远离所述试管主体的开口端的一侧设有突出于软性密封盖的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筒状管道;所述排气孔将所述试管主体内部与外界连通。
9.其中,所述排气孔端部设有将试管主体内空气排向外界的单向透气阀。
10.其中,所述支撑座为三根沿所述试管主体延长方向设置的支撑杆;三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成三角形与所述试管主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试管主体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11.其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试管主体的连接处设有折断槽。
12.其中,所述试管主体的外壁设有用于试管主体识别的标记区;所述标记区外部覆盖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四周设有用于将防水膜粘贴在试管主体上的粘胶。
13.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有益效果:通过在试管主体内设置止逆结构能够阻止倒出液体后,残留在试管主体内液体的回流,此外通过在软性密封盖上设置排气孔,能够通过挤压软性密封盖将试管主体内的空气排出,形成负压,提高密闭性。
14.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支撑座能够有效的对试管主体进行支撑,在食品的采样存放在试管主体内后,通过支撑座将试管主体直立起来,此外支撑座的折断槽能够方便将支撑座折断,将试管主体
放置在试管架上时,根据需要可以将支撑座折断,试管主体的使用场景增多。在试管主体外部的标记区进行标记后可以通过防水膜进行防水,避免在实验室内试管主体遇水,避免了标记区的字迹模糊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的折断槽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试管主体;2、止逆结构;3、软性密封盖;4、排气孔;5、支撑座;6、容纳空间;7、单向透气阀;8、支撑杆;9、支撑环;10、标记区;11、防水膜;12、折断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参阅图1和图2,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包括试管主体1;所述试管主体1的底部为锥形;所述试管主体1内部上方设有止逆结构2;所述试管主体1的开口端设有软性密封盖3,并且在软性密封盖3远离所述试管主体1的一端设有排气孔4;所述试管主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座5。
25.试管主体1为塑料常规的试管。
26.具体的,所述止逆结构2为带状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试管主体1中部或上部的内壁上,并且所述限位块沿试管主体1中心线的方向两端分别设有容纳空间6;所述容纳
空间6的一侧边缘与所述试管主体1的内壁连接。
27.止逆结构2为带状的限位块,其用于限制液体的倒流。具体为,限位块设置在试管主体1内壁的上部。通过限位块与试管主体1内壁组成两个容纳空间6,其中一个容纳空间6朝向试管主体1的底部,另一个容纳空间6朝向试管主体1的开口端。
28.容纳空间6与试管主体1的内壁相连。
29.在试管主体1内的样品固液分离后,需要倒出液体时,缓慢倾斜试管主体1,此时的限位块处于液体的流动方向;在液体经过限位块时,由于限位块的阻拦,液体由限位块的两侧流至试管主体1开口处,在倒液的过程中,固体会被阻拦在靠近试管主体1底部的容纳空间6内,通过该容纳空间6将固体阻隔。液体倒出后直立试管主体1时,液体置于靠近试管主体1出口一侧的容纳空间6内,该容纳空间6将作为盛放液体使用,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固液分离。
30.具体的,所述限位块与试管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
31.限位块与试管主体1为相同材质,采用透明材质方便进行观察。
32.具体的,所述软性密封盖3包裹在所述试管主体1的开口端;所述排气孔4与所述试管主体1的开口端间隔设置。
33.软性密封盖3包裹住试管主体1的开口端,对试管主体1的内部进行密封。软性密封盖3整体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选取的长度为3

5cm。除去包裹试管主体1部分,还剩有长度为4cm左右,用手挤压软性密封盖3后将其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4挤出,在试管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的空间,增加了软性密封盖3与试管主体1的贴合度。
34.具体的,所述软性密封盖3远离所述试管主体1的开口端的一侧设有突出于软性密封盖3的所述排气孔4;所述排气孔4为筒状管道;所述排气孔4将所述试管主体1内部与外界连通。
35.筒状的管道在试管主体1内形成密闭空间时,筒状的管道吸合在一起,将排气孔4封闭。保证试管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空间。
36.具体的,所述排气孔4端部设有将试管主体1内空气排向外界的单向透气阀7。
37.为了排气孔4形成负压后还会可能会出现空气由排气孔4进入的情况,在排气孔4的端部设置单向透气阀7,单向透气阀7为常规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本技术中加以应用。
38.通过单向透气阀7使得空气仅能够向试管主体1外部外放空气,空气无法回流。
39.试管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可以提高软性密封盖3与试管主体1的之间的贴合度,提高密闭性。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常规的试管主体1端盖与试管主体1盖合密封性差,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此外通过该结构还能检测软性密封盖3包裹在试管主体1上时,整体的密闭性,如果密闭性差,软性密封盖3出现回弹时,可以及时更换软性密封盖3。
40.具体的,所述支撑座5为三根沿所述试管主体1延长方向设置的支撑杆8;三根所述支撑杆8的一端成三角形与所述试管主体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支撑环9;所述支撑环9与所述试管主体1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41.试管主体1放置在桌面时,支撑环9放置在桌面上,可以将试管主体1竖直放置,使得采样的食品置于试管主体1的底部。在没有试管架时,使用较为方便。
42.通过三根支撑杆8进行支撑相较于环形的支撑结构能够节省成本。
43.具体的,所述支撑杆8与所述试管主体1的连接处设有折断槽12。
44.在试管主体1放置在试管架上时,试管架与试管主体1的底部不匹配时,可以通过折断槽12将支撑座5折断,不影响试管主体1放置在试管架上。该结构使得试管主体1的使用场景更加的丰富。
45.折断槽12为常规的结构,例如支撑杆8与试管主体1连接处的支撑杆8杆径变薄,方便折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常规易折断的形式。支撑杆8为硬塑料。
46.具体的,所述试管主体1的外壁设有用于试管主体1识别的标记区10;所述标记区10外部覆盖有防水膜11;所述防水膜11的四周设有用于将防水膜11粘贴在试管主体1上的粘胶。
47.标记区10用于对试管主体1内的采样进行标记,方便后续的取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实验室会有水等液体的存在,如果沾染在标记区10,会影响标记区10所写内容的清晰度,因此在标记区10外设置一层防水膜11,可以有效防水,防水膜11与试管主体1的粘胶可以采用方便分离的常规粘胶(现有技术)。标记区10为纸贴,贴在试管主体1的外壁上。
48.具体的使用为,防水膜11为长方形,将防水膜11的三个边粘胶与试管主体1分离,在标记区10进行试管标记后,在将防水膜11的三个边粘合在试管主体1上。形成标记区10的防水结构。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