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6872发布日期:2021-12-04 09:5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包衣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包衣机,是一种对片剂、丸剂、糖果等进行有机薄膜包衣、水溶薄膜衣、缓、控释性包衣的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适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
3.目前,常用的包衣机,通常包括包衣桶,包衣桶内设置有物料喷射装置,物料喷射装置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推动物料向上运动的吹风装置,物料喷射装置的上侧设置有对物料进行包衣的粉末喷洒装置,粉末喷洒装置的上侧设置有抽气装置;为减少粉末从抽气装置的出气口抽出的情况发生,抽气装置的抽气口处罩设有过滤网;抽气装置进行抽气作业时,部分粉末跟随气流向抽气装置的出风口处运动,并粘黏在过滤网上;包衣机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粘黏粉末过多,影响出风效率;此时,工作人员将过滤网拆下并进行清洗或更换;待换上干净的过滤网后,再启动包衣机,进行包衣作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每次清理过滤网时都需要将包衣机停机,致使包衣机一直处于间隙式工作状态,包衣作业效率较低,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包衣机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包括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的上侧至少开设有两个出气口,任一所述出气口分别连通外部抽气泵,且过滤网固定包覆在对应出气口位于过滤桶内的一侧;所述过滤桶内竖直固定有第一分隔板,且所述第一分隔板设置于两个出气口之间,所述第一分隔板将过滤桶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所述第一桶体和所述第二桶体之间相对密闭。
8.任一所述出气口背离过滤网的一侧均设置有吹气管,任一所述吹气管的吹气口均对准对应出气口设置;且任一所述吹气管分别连通一台对应鼓风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衣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关闭第一桶体的出气口连通的抽气泵,然后打开第一桶体出气口处设置的吹气管连通的鼓风机,从而使吹气管对第一桶体上的过滤网进行吹风,进而使过滤网上粘黏的粉尘从过滤网上脱离;与此同时,第二桶体进行正常的抽气作业;抽气作业与清理作业相互独立,同时进行,有效提升包衣机的工作效率。
10.优选的,任一所述桶体内的出气口处均罩设有罩筒,且所述吹气管的吹气口设置于罩筒内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吹气管的吹风口设置在罩筒内部,有助于保证吹气管吹出的风打在过滤网上的聚拢效果,从而增加该装置对过滤网的清洁效果。
12.优选的,所述过滤桶的上侧设置有安装桶,所述安装桶内对应第一分隔板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所述安装桶对应第一连接管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一连接管与抽气泵。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作业时,工作人员启动抽气泵,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同时开始通风,减少抽气泵数量,有助于减少能耗,绿色环保。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一侧过滤网进行清洁时,工作人员调节控制阀门,从而保持第一桶体与抽气泵连通或者第二桶体与抽气泵连通,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16.优选的,所述安装桶上对应吹气管的位置均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吹气管贯穿避让孔并与避让孔内壁滑移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孔用于方便工作人员对吹气管进行安装。
18.优选的,任一所述避让孔内壁均固定铺设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抵紧吹气管侧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用于减少吹气管与避让孔内壁之间的缝隙,从而增加安装桶的密闭性。
20.优选的,任一所述罩筒均与过滤网可拆卸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网与罩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将过滤网拆下对过滤网上粘黏的顽固粉尘进行清理。
22.优选的,所述罩筒轴向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法兰,过滤网边缘设置于法兰背离过滤桶上壁的一侧;所述法兰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螺纹端依次贯穿过滤网及法兰并与过滤桶上壁螺纹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首先将过滤网罩设在罩筒上,然后将紧固螺栓的螺纹端依次贯穿过滤网及法兰,然后再将紧固螺栓的螺纹端拧入过滤桶上壁,从而实现过滤网与罩筒之间、罩筒与过滤桶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安装及拆卸。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借助吹气管对过滤网进行反向吹风,提升过滤网清洁的便捷性;同时利用分隔板将过滤桶一分为二,将抽风作业与过滤网清洁作业独立开,使抽风作业与过滤网清洁作业同时进行,有效保证包衣机的工作效率;
26.利用安装桶内设置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控制阀门,调节抽气泵与安装桶的连通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桶体及第二桶体内的过滤网进行清洁;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7.通过在避让孔内壁设置密封垫,有效提升安装桶的密闭性,有助于保证抽气作业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该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整体结构的轴侧示意
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二连接管安装位置的爆炸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安装筒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一总管、第二总管安装位置的平面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罩筒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过滤桶;11、出气口;12、第一桶体;13、第二桶体;2、罩筒;21、过滤网;22、法兰;221、紧固螺栓;3、第一分隔板;4、安装桶;41、第二分隔板;42、第一腔室;43、第二腔室;44、第一连接管;45、第二连接管;46、避让孔;461、密封垫;5、抽气泵;6、控制阀门;7、清洁组件;71、吹气管;72、第一总管;73、第一鼓风机;74、第二总管;75、第二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
36.参照图1和图2,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其设置在包衣桶的上侧,用于对包衣机过滤装置的过滤网21进行清洁。包括过滤桶1,过滤桶1的上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出气口11,任一出气口11处位于过滤桶1内的一侧均固定罩设有罩筒2,过滤网21固定包覆在对应罩筒2上;过滤桶1内的中部位置竖直固定有第一分隔板3,第一分隔板3将过滤桶1内部空间分隔成彼此相对独立的第一桶体12和第二桶体13。
37.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还包括位于过滤桶1上侧的安装桶4,安装桶4内对应第一分隔板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分隔板41,第二分隔板41将安装桶4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腔室42和第二腔室43;第二分隔板41上固定有第一连接管44,且第一连接管44轴向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腔室42和第二腔室43内;同时,第二分隔板41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管45,且第二连接管45与第一连接管44及抽气泵5连通;并且,第一连接管44与第二连接管45连通的位置设置有控制阀门6;另外,安装桶4与过滤桶1之间设置有用于清洁过滤网21的清洁组件7。
38.包衣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使用清理组件对过滤网21进行清洁。此时,工作人员首先旋拧控制阀门6,使第二连接管45单独连接第一腔室42与抽气泵5或者单独连接第二腔室43与抽气泵5,从而仅使第一桶体12进行抽气作业或者仅使第二桶体13进行抽气作业;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使用清理组件对第二桶体13或者第一桶体12的过滤网21进行清洁,实现抽气作业与清洁作业同时进行。
39.具体而言,参照图3和图4,清洁组件7包括吹气管71,吹气管71在任一出风口处均设置有一条,且任一吹气管71的吹风口均伸入罩筒2内,便于气流聚集,增加气流强度;安装桶4上侧对应第一腔室4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总管72,第一腔室42内的吹气管71均与第一总管72连通,且第一总管72长度背离吹气管7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鼓风机73;安装桶4上侧对应第二腔室4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总管74,第二腔室43内的吹气管71均与第二总管74连通,且第二总管74长度背离吹气管71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二鼓风机75。
40.同时,安装桶4的上侧壁对应第一总管72与第二总管74的位置均开设有避让孔46,第一总管72与第二总管74分别贯穿对应避让孔46并与对应避让孔46滑移配合;为增加安装桶4的密闭性,任一避让孔46内壁均固定铺设有密封垫461,且密封垫461分别抵紧对应第一
总管72和第二总管74。
41.参照图5,罩筒2轴向靠近出气口11的一端设置有法兰22;过滤网21套设在罩筒2上后,过滤网21的边缘设置在法兰22上;法兰22上沿罩筒2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紧固螺栓221,任一紧固螺栓221的螺纹端均自过滤网21一侧依次贯穿过滤网21、法兰22并与过滤桶1上壁螺纹连接。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包衣桶用反推式清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包衣机使用段时间后,工作人员旋拧控制阀门6,使第二连接管45单独连接第一腔室42与抽气泵5,从而使第一桶体12继续做抽气作业;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二鼓风机75,气流沿第二总管74从第二腔室43内的吹气管71吹出,从而实现从过滤网21内部将粉末吹落的作业;
43.待第二桶体13内的过滤网21清理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第二鼓风机75及抽气泵5,随后旋转控制阀门6,使第二连接管45单独连接第二腔室43与抽气泵5,之后,进行第一桶体12内过滤网21的清洁作业。采用此种方式,使抽气作业与清理作业相互独立,同时进行,有效提升包衣机的工作效率。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