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液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3069发布日期:2021-12-08 13:1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液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液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医学领域最为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

体外诊断,是指采集人体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进行生化分析,从而判断人体病变,如化学发光分析法、分子诊断,这些诊断方法,均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加样、清洗、分析等,并给出诊断报告。
3.在生化分析中,需要使用缓冲液,如基于吖啶化合物的直接化学发光在测量前需要注入缓冲液,缓冲液能否被精确注入待检反应杯中,对于测量结果准确性来说至关重要,缓冲液注液管路若因接头漏气、管路老化等原因进入气体或因缓冲液容器内的液量不足,缓冲液注液不准确,最终导致测量结果异常;同时,缓冲液需要一定的浓度,现今缓冲液出厂都是浓缩缓冲液,这样就需要把浓缩缓冲液稀释一定浓度使用,配制缓冲液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及使用配比泵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等,但上述方法难以保证缓冲液电导率及缓冲液容器内的液量在要求范围内,且当控制器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停止配液,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缓冲液输送系统。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缓冲液输送系统,包括:
7.缓冲液容器,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及电导率计,外侧下部设置有弹簧和开关,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液容器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开关固定在底座上,当缓冲液容器内的缓冲液液量达到设定值时,缓冲液容器会下压弹簧使其触发开关;
8.三通阀,入口通过供液管路与缓冲液容器的出口相连通;
9.气泡传感器,设于供液管路上,用于检测供液管路内是否有气泡;
10.第一输液泵,用于吸入和推送缓冲液,所述第一输液泵的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路与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相连,所述第一输液泵的出液口通过注液管路与反应杯相连;所述进液管路、注液管路上均设有阀门;
11.废液池,通过废液管路与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相连,所述废液管路上设有阀门和第二输液泵;
12.控制器,分别与气泡传感器、三通阀、压力传感器、电导率计、开关、第一输液泵、阀门、第二输液泵相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的气泡传感器为光电式传感器,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敏电阻和电路结构,所述供液管路为透明管。
14.优选地,所述气泡传感器采用夹持式安装在供液管路上。
15.优选地,所述进液管路、废液管路上的阀门为常闭阀,所述注液管路上的阀门为常
开阀。
16.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液泵为柱塞泵,所述第二输液泵为隔膜泵。
17.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缓冲液容器的内侧底部。
18.优选地,所述缓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混合器,用于对进入缓冲液容器中的浓缩缓冲液与稀释溶剂进行混合。
19.优选地,本技术的的缓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蜂鸣器,用于在当缓冲液容器内的缓冲液超过最高阈值或低于最低阈值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向外界进行报警。
20.优选地,本技术的缓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缓冲液容器内的缓冲液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缓冲液容器内的缓冲液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析仪,包括上述的缓冲液输送系统。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本技术的缓冲液输送系统能够精确检测缓冲液注液管路中是否具有气泡,同时在检测到气泡后可以进行气泡排除,保证整个实验正常进行,提高注液准确性,避免用户重新测试;此外,本技术的可以有效保证所配制的缓冲液电导率在要求范围内,保证了配液的准确性,同时可有效控制缓冲液容器内的缓冲液液量在要求范围内;此外,通过缓冲液容器外侧下部设置的弹簧、开关及控制单元,可以在缓冲液压力传感器或控制单元出现故障而缓冲液容器内液量过多时,能够及时停止配液,确保了配液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液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26.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

缓冲液容器,2

供液管路,3

气泡传感器,4

三通阀,5

压力传感器,6

电导率计,7

弹簧,8

开关,9

底座,10

第一输液泵,11

进液管路,12

注液管路,13

反应杯,14

阀门,15

废液池,16

废液管路,17

第二输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1.实施例
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液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33.缓冲液容器1,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及电导率计6,外侧下部设置有弹簧7和开关8,所述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液容器1底部,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和开关8固定在底座9上,当缓冲液容器1内的缓冲液液量达到设定值时,缓冲液容器1会下压弹簧7使其触发开关8;
34.三通阀4,入口通过供液管路2与缓冲液容器1的出口相连通;
35.气泡传感器3,设于供液管路2上,用于检测供液管路2内是否有气泡;
36.第一输液泵10(优选为柱塞泵),用于吸入和推送缓冲液,所述第一输液泵10的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路11与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相连,所述第一输液泵10的出液口通过注液管路12与反应杯13相连;所述进液管路11、注液管路12上均设有阀门14;
37.废液池15,通过废液管路16与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相连,所述废液管路16上设有阀门14和第二输液泵17(优选为隔膜泵);
38.控制器,分别与气泡传感器3、三通阀4、第一输液泵10、阀门14、第二输液泵17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气泡传感器3检测的结果来控制三通阀4、第一输液泵10、阀门14、第二输液泵17的开启和关闭,并用于控制第一输液泵10(优选为柱塞泵)吸液或注液操作,根据吸液或注液操作来控制所述进液管路11、注液管路12上阀门14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器还与压力传感器5、电导率计6、浓缩缓冲液输送泵、稀释溶剂输送泵相连接,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5、电导率计6检测的结果来控制浓缩缓冲液输送泵、稀释溶剂输送泵的开启和关闭,以往缓冲液容器1内注入需要量的稀释溶剂和/或浓缩缓冲液或停止向缓冲液容器1内注入稀释溶剂和/或浓缩缓冲液;所述控制器还与开关8相连接,当缓冲液容器1下压弹簧7使其触发开关8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浓缩缓冲液输送泵和稀释溶剂输送泵关闭。
39.进一步,所述进液管路11、废液管路16上的阀门14为常闭阀,所述注液管路12上的阀门14为常开阀。
40.进一步,所述气泡传感器3采用夹持式安装在供液管路2上。
41.进一步,所述的气泡传感器3为光电式传感器,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敏电阻和电路结构,所述供液管路2为透明管;当发射端发射光线经过透明供液管路2时,根据供液管路2内液体和空气的屈光率不同,接收端接收不同强度的光线,光敏电阻阻值会不同,导致电路输出高低电压,通过输出电压的高低来判断透明供液管路2内通过的是缓冲液或是气泡。
42.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5设于缓冲液容器1的内侧底部。
43.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缓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混合器,用于对进入缓冲液容器1中的浓缩缓冲液与稀释溶剂进行混合。
44.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缓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蜂鸣器,用于在当缓冲液容器1内的缓冲液超过最高阈值或低于最低阈值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向外界进行报
警。
45.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缓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缓冲液容器1内的缓冲液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缓冲液容器1内的缓冲液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46.本实施例缓冲液输送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47.当通过缓冲液输送系统的第一输液泵10(优选为柱塞泵)吸液时,进液管路11上的阀门14(常闭阀)通电打开,注液管路12上的阀门14(常开阀)通电关闭,同时控制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打开且第二出口关闭,第一输液泵10运行,即从缓冲液容器1内抽取定量的缓冲液;待第一输液泵10抽液停止后,进液管路11和注液管路12上的阀门14同时断电,此时进液管路11上的阀门14(常闭阀)关闭,注液管路12上的阀门14(常开阀)打开,第一输液泵10进行注液,缓冲液被注入待检反应杯13中,第一输液泵10正常注液时,废液管路16上的阀门14始终关闭;
48.气泡传感器3在第一输液泵10吸液过程中进行供液管路2状态检测,即检测供液管路2内是否有气泡;具体是:在第一输液泵10一次吸液过程中,气泡传感器3每10ms检测一次,共检测n次,检测的气泡数量大于阈值m,则认为气泡较多,影响发光值;
49.若在第一输液泵10一次吸液过程中,检测到气泡数量大于阈值m时,待第一输液泵10完成注液动作后,控制进液管路11上的阀门14(常闭阀)关闭,开启废液管路16上的阀门14(常闭阀),控制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打开且第一出口关闭,同时废液管路16上的第二输液泵17(优选为隔膜泵)开始工作,在第二输液泵17工作过程中,开启气泡检测,若气泡传感器3连续n次检测不到气泡,则认为气泡被第二输液泵17排出至废液池15,此时第二输液泵17停止工作,实验正常进行;若气泡传感器3未连续n次检测不到气泡,则认为管路存在硬件异常不足,仪器停机,提醒用户检查液路硬件。
50.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