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0802发布日期:2021-12-08 18:5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除雾器主要是由波形叶片、板片、卡条等固定装置组成,在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
‑‑
60微米的“雾”,“雾”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
3.在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除雾器因脱硫剂(石灰乳)夹带堵塞的情况,影响脱离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对脱硫塔运行考察,发现选用的脱硫喷嘴是上下双向喷雾,雾滴在烟气气流的夹带下大量附着在除雾器的叶片上,导致除雾器堵塞,故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包括脱硫塔本体,除雾器本体以及冲洗架,所述除雾器本体固定安装在脱硫塔本体内部,所述除雾器本体包括安装板和除雾板组,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套筒,两个所述升降套筒的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平移套,所述平移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除雾板组内部的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筒清洁刷。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的,所述冲洗架位于除雾器本体的顶部,冲洗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顶置电机,所述顶置电机输出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除雾器本体接触的板式清洁刷,冲洗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洗管。
8.进一步的,所述冲洗架固定安装在脱硫塔本体的内壁,冲洗架的俯视形状为圆形,冲洗架为镂空网板,冲洗管通过固定扣与冲洗架固定连接,冲洗管底部固定安装有冲洗喷头。
9.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本体俯视形状为圆形,安装板为不锈钢网板,除雾板组由除雾板组成,除雾板为回旋镖状,除雾板的数量不低于二十个,且除雾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的表面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的内壁开设有齿槽,升降套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机械齿轮,机械齿轮延伸至升降槽内部,机械齿轮与升降槽相互啮合,升降套筒通过机械齿轮与升降板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分别位于除雾板组的正面与背面,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连接板的平移槽口,连接板与平移套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平移套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平移套位于平移槽口的内部,平移套延伸至除雾板组内部,平移套与转动轴杆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杆位于两个除雾板之间,转动轴杆的数量比除雾板少一个,转动轴杆的长度大于除雾板的长度,滚筒清洁刷的长度与除雾板的长度相等,滚筒清洁刷的表面的刷毛与除雾板接触,背面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有清除电机,清除电机与转动轴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清除电机的数量与转动轴杆的数量相等。
14.进一步的,所述平移套的左侧且位于除雾板组内部固定安装有左滑板,平移套的右且位于除雾板组内部固定安装有右滑板,右侧所述右滑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短接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6.该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通过升降套筒带动连接板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平移套在连接板内左右移动,由清除电机带动转动轴杆高速旋转继而实现滚筒清洁刷对除雾板组内部的除雾板进行摩擦式冲刷,有效的将沾附在除雾板上的污垢清除,同时,顶置电机带动板式清洁刷对顶部的安装板进行摩擦式清洗,并配合冲洗管喷出的水将污垢彻底清除,相比传统的除雾器,大幅度减轻污垢堵塞的问题,提升了除雾的效率同时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移套和平移套的俯视剖面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0、脱硫塔本体,20、除雾器本体,21、安装板,22、除雾板组,23、升降板,231、升降槽,24、升降套筒,25、连接板,26、平移套,261、左滑板,262、右滑板,263、短接板,27、转动轴杆,28、滚筒清洁刷,30、冲洗架,31、顶置电机,32、板式清洁刷,33、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包括脱硫塔本体10,除雾器本体20以及冲洗架30,除雾器本体20固定安装在脱硫塔本体10内部,除雾器本体20包括安装板21和除雾板组22,安装板2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升降板23,升降板23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套筒24,两个升降套筒24的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平移套26,平移套2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除雾板组22内部的转动轴杆27,转动轴杆2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筒清洁刷28,通过滚筒清洁刷28告诉转动继而对除雾板组22进行摩擦,实现清除污垢的目的。
24.本实施例中,冲洗架30位于除雾器本体20的顶部,冲洗架3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顶置电机31,顶置电机31输出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除雾器本体20接触的板式清洁刷32,板式清洁刷32的长度为安装板21直径的二分之一,板式清洁刷32的刷毛为塑料纤维,冲洗架3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洗管33,冲洗管33以顶置电机31为圆形呈环状缠绕,冲洗管33的一
端延伸至脱硫塔本体10外部,冲洗架30固定安装在脱硫塔本体10的内壁,冲洗架30的俯视形状为圆形,冲洗架30为镂空网板,冲洗管33通过固定扣与冲洗架30固定连接,冲洗管33底部固定安装有冲洗喷头,冲洗喷头的数量不低于十五个。
25.本实施例中,除雾器本体20俯视形状为圆形,安装板21为不锈钢网板,除雾板组22由除雾板组成,除雾板为回旋镖状,除雾板的数量不低于二十个,且除雾板之间的间距相等,除雾器本体20为高分子耐酸腐蚀材料,除雾板的弯折角度为一百五十度。
26.本实施例中,升降板23的表面开设有升降槽231,升降槽231的内壁开设有齿槽,升降套筒2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机械齿轮,机械齿轮延伸至升降槽231内部,机械齿轮与升降槽231相互啮合,升降套筒24通过机械齿轮与升降板23滑动连接,升降套筒24内置有驱动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与外界信号连接。
27.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25分别位于除雾板组22的正面与背面,连接板25的表面开设有贯穿连接板25的平移槽口,连接板25与平移套26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板25通过两个平移套26分别与转动轴杆27的两端滑动连接。
28.本实施例中,平移套26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平移套26位于平移槽口的内部,平移套26延伸至除雾板组22内部,平移套26与转动轴杆27转动连接,平移套26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轴杆27对应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壁开设有圆环形限位槽,转动轴杆2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圆环形限位槽内部的圆环状限位环。
29.本实施例中,转动轴杆27位于两个除雾板之间,转动轴杆27的数量比除雾板少一个,转动轴杆27的长度大于除雾板的长度,滚筒清洁刷28的长度与除雾板的长度相等,滚筒清洁刷28的表面的刷毛与除雾板接触,背面连接板25固定安装有清除电机,清除电机与转动轴杆27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清除电机带动转动轴杆27转动,清除电机表面安装有防腐蚀涂层,且清除电机的表面安装有与外界信号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清除电机的数量与转动轴杆27的数量相等。
30.本实施例中,平移套26的左侧且位于除雾板组22内部固定安装有左滑板261,左滑板261的左侧为三角形,左滑板261的左侧与除雾板相接触,平移套26的右且位于除雾板组22内部固定安装有右滑板262,右滑板262的右侧为弧形,且右滑板262的右侧与除雾板相接触,右侧右滑板26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短接板263,相邻的两个平移套26均通过短接板263固定连接。
31.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升降套筒24在升降板23表面上下移动,移动过程中,由于左滑板261和右滑板262分别与两侧的除雾板相接触接触,从而就会带动平移套26在连接板25内移动,平移套26移动过程中由清除电机带动转动轴杆27高速旋转,继而实现滚筒清洁刷26对除雾板组22内部的除雾板进行摩擦式冲刷,同时顶置电机31带动板式清洁刷32对顶部的安装板21进行摩擦式清洗,在顶置电机31运转的时候,冲洗管33向着安装板21喷水。
32.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该减轻污垢堵塞的脱硫塔除雾器,通过升降套筒24带动连接板25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平移套26在连接板25内左右移动,由清除电机带动转动轴杆27高速旋转继而实现滚筒清洁刷26对除雾板组22内部的除雾板进行摩擦式冲刷,有效的将沾附在除雾板上的污垢清除,同时,顶置电机31带动板式清洁刷32对顶部的安装板21进行摩擦式清洗,并配合冲洗管33喷出的水将污垢彻底清除,相比传统的除雾器,大幅度减轻污垢堵塞的问题,提升了除雾的效率同时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