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分设备纯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2682发布日期:2022-01-26 18:5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分设备纯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纯化系统,尤其是一种空分设备纯化系统。


背景技术:

2.空冷设备在进行纯化时,为了提高效率通常采用两个吸附器轮替进行吸附工作,交替使用的吸附器可以基本满足设备连续运行的需求。两个吸附器在进行交接工作时,需要先将待工作的吸附器进行升压,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将工作中的吸附器处理完毕的气体通入到待工作的吸附器来进行升压。但是,这样的升压方式将使得通往空压机进冷箱的气体减少,使得空压机压力下降,影响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影响空分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得氧氮氩的产量下降。压力空气管道是车间内的原有空气网气源管道,内部是压力空气,气源来自车间内的空压站。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换升压时可以有效消除对空压机影响的空分设备纯化系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空分设备纯化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所述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的进气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空冷塔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空压机的进冷箱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器的进气口与空冷塔的出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工作进气阀,出气口与进冷箱进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工作出气阀;所述第二吸附器的进气口与空冷塔的出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二工作进气阀,出气口与进冷箱进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二工作出气阀;所述第一吸附器的进气口和第二吸附器的进气口分别与压力空气管道通过管路连通,且管路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升压阀和第二升压阀。
6.上述的空分设备纯化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cpu和压差检测传感器;所述压差检测传感器的一个检测触点设置在第一吸附器的出气管道内,另一个检测触点设置在第二吸附器的出气管道;所述压差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cp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cpu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工作进气阀、第二工作进气阀、第一工作出气阀、第二工作出气阀、第一升压阀和第二升压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7.上述的空分设备纯化系统,所述第一吸附器的出气口和第二吸附器的出气口分别与空分塔的污氮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器的出气口与空分塔的污氮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解析进气阀;所述第二吸附器的出气口与空分塔的污氮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解析进气阀;所述空分塔的污氮出气口还连通有放空管道,所述放空管道上设有放空控制阀;所述第一吸附器的进气口和第二吸附器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到放空管道上,且管路上对应设置有第一解析出气阀、第二解析出气阀。
8.上述的空分设备纯化系统,所述cpu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解析进气阀、第二解
析进气阀、第一解析出气阀、第二解析出气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9.上述的空分设备纯化系统,所述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的出气管道之间加设升压管道;所述升压管道上设有备用升压阀。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来自压力空气管道的外来压力气体对吸附器进行升压,有力消除了两个吸附器互相升压给空气机进冷箱的气体工况波动,使得空压机得以正常工作,使得纯化系统能够稳定高效的进行工作。
11.本实用新型还采用控制组件对纯化系统进行控制,有力提高了控制效率,使得控制阀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切换,有力提高了两个吸附器的交替速度。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15.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第一吸附器;2、第二吸附器;3、空冷塔;4、进冷箱;5、空分塔;f1、第一工作进气阀;f2、第二工作进气阀;f3、第一工作出气阀;f4、第二工作出气阀;f5、第一解析进气阀;f6、第二解析进气阀;f7、第一解析出气阀;f8、第二解析出气阀;f9、备用升压阀;f10、放空控制阀;f11、第一升压阀;f12、第二升压阀;pdi、压差检测传感器;j1、第一继电器;j1-1、第一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t1、第一三极管;j2、第二继电器;j2-1、第二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t2、第二三极管;j3、第三继电器;j3-1、第三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t3、第三三极管;j4、第四继电器;j4-1、第四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t4、第四三极管;j5、第五继电器;j5-1、第五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t5、第五三极管;j6、第六继电器;j6-1、第六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t6、第六三极管;j7、第七继电器;j7-1、第七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t7、第七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吸附器1、第二吸附器2和空分塔5;所述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空冷塔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空压机的进冷箱4进气口连通;所述空冷塔3的空气可以轮替经过第一吸附器1、第二吸附器2后进入空压机的进冷箱4。所述第一吸附器1的进气口与空冷塔3的出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工作进气阀f1,出气口与进冷箱4进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工作出气阀f3;所述第二吸附器2的进气口与空冷塔3的出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二工作进气阀f2;出气口与进冷箱4进气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二工作出气阀f4;所述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工作进气阀f1和第一工作出气阀f3与第二工作进气阀f2和第二工作出气阀f4的工作与否来控制两个吸附器交替进行工作。所述空分塔5的污氮出气口与第一吸附器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其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解析进气阀f5;所述空分塔5的污氮出气口与第二吸附器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其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解析进气阀f6;所述空分塔5的污氮出气口还连通有一个放空管道,所述放空管道上设有放空控制阀f10;所述第一吸附器1的进气口与放空管道通过管路连通,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解析出气阀f7;所述第二吸附器2的进气口与放空管道通
过管路连通,其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解析出气阀f8;所述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解析进气阀f5、第二解析进气阀f6、第一解析出气阀f7和第二解析出气阀f8两个吸附器交替进行解析工作。所述压力空气管道分别与第一吸附器1的进气口和第二吸附器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压力空气管道与第一吸附器1的进气口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升压阀f11;所述压力空气管道与第二吸附器2的进气口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升压阀f12。所述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升压阀f11和第二升压阀f12的工作与否来控制两个吸附器交替进行升压。
17.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的出气管道之间加设升压管道;所述升压管道上设有备用升压阀f9,通过控制备用升压阀f9的开启,可以实现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之间互相升压,这样的升压方式可以在压力空气管道中没有气体接入时,短时间维持纯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18.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cpu、压差检测传感器pdi、第一继电器j1、第一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1-1、第一三极管t1、第二继电器j2、第二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2-1、第二三极管t2、第三继电器j3、第三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3-1、第三三极管t3、第四继电器j4、第四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4-1、第四三极管t4、第五继电器j5、第五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5-1、第五三极管t5、第六继电器j6、第六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6-1、第六三极管t6、第七继电器j7、第七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7-1、第七三极管t7、第八继电器j8、第八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8-1和第八三极管t8;所述压差检测传感器pdi设置在第一吸附器1的出气管道和第二吸附器2的出气管道之间;所述压差检测传感器pdi与cpu的p1.0接口连接;所述cpu的p2.0接口与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一继电器j1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1-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第一工作进气阀f1和第一工作出气阀f3后接地。所述cpu的p2.1接口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二继电器j2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2-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后接地。所述cpu的p2.2接口与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三继电器j3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3-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第二工作进气阀f2和第二工作出气阀f4后接地。所述cpu的p2.3接口与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四继电器j4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4-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第二解析进气阀f6和第二解析出气阀f8后接地。所述cpu的p2.4接口与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五继电器j5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5-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备用升压阀f9接地。所述cpu的p2.5接口与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t6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六继电器j6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6-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放空控制阀f10后接地。所述cpu的p2.6接口与第七三极管t7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t7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七继电器j7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七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7-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第一升压阀f11后接地。所述cpu的p3.0接口与第八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t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八继电器j8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八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j8-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经第二升压阀f12后接地。采用上述结构,cpu可
以接收来自pdi的检测信息,并在切换过程中,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第二吸附器2到第一吸附器1切换时的第一工作进气阀f1、第一工作出气阀f3、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的阀门关断以及过程结束后的打开;第一吸附器1到第二吸附器2切换时,所述cpu还可以控制第二工作进气阀f2、第二工作出气阀f4、第二解析进气阀f6和第二解析出气阀f8的关闭以及过程结束后的打开。所述cpu还可以通过控制备用升压阀f9、放空控制阀f10、第一升压阀f11和第二升压阀f12的阀门开闭,控制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的解析再生,使得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被轮替清理干净。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20.不采用备用升压阀f9的工作过程:
21.(1)所述第一吸附器1工作、第二吸附器2解析再生:所述cpu控制第一工作进气阀f1和第一工作出气阀f3打开,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关闭;所述cpu控制所述第二工作进气阀f2和第二工作出气阀f4关闭,第二解析进气阀f6和第二解析出气阀f8打开;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关闭、放空控制阀f10关闭、第一升压阀f11和第二升压阀f12关闭。
22.(2)所述第一吸附器1到第二吸附器2切换;所述cpu控制第二解析进气阀f6和第二解析出气阀f8关闭;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关闭、放空控制阀f10打开、第一升压阀f11关闭和第二升压阀f12打开。
23.(3)所述第二吸附器2工作、第一吸附器1解析再生:所述cpu控制第二工作进气阀f2和第二工作出气阀f4打开;所述cpu控制第一工作进气阀f1和第一工作出气阀f3关闭,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打开;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关闭、放空控制阀f10关闭、第一升压阀f11和第二升压阀f12关闭。
24.(4)所述第二吸附器2到第一吸附器1切换;所述cpu控制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关闭;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关闭、放空控制阀f10打开、第一升压阀f11打开和第二升压阀f12关闭。
25.采用备用升压阀f9的工作过程:
26.(1)所述第一吸附器1工作、第二吸附器2解析再生:所述cpu控制第一工作进气阀f1和第一工作出气阀f3打开,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关闭;所述cpu控制所述第二工作进气阀f2和第二工作出气阀f4关闭,第二解析进气阀f6和第二解析出气阀f8打开;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关闭、放空控制阀f10关闭、第一升压阀f11和第二升压阀f12关闭。
27.(2)所述第一吸附器1到第二吸附器2切换;所述cpu控制第二解析进气阀f6和第二解析出气阀f8关闭;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打开、放空控制阀f10打开、第一升压阀f11关闭和第二升压阀f12关闭。
28.(3)所述第二吸附器2工作、第一吸附器1解析再生:所述cpu控制第二工作进气阀f2和第二工作出气阀f4打开;所述cpu控制第一工作进气阀f1和第一工作出气阀f3关闭,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打开;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关闭、放空控制阀f10关闭、第一升压阀f11和第二升压阀f12关闭。
29.(4)所述第二吸附器2到第一吸附器1切换;所述cpu控制第一解析进气阀f5和第一解析出气阀f7关闭;所述cpu控制备用升压阀f9打开、放空控制阀f10打开、第一升压阀f11
关闭和第二升压阀f12关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