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3583发布日期:2022-05-11 12:5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


背景技术:

2.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是产生粉尘的主要因素,对于一些废弃的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如果直接丢弃,就会产生大量粉尘,因此需要使用消化加湿机对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进行加湿处理。
3.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消化加湿机的搅拌效率较低,使得白灰、粉尘灰和矿粉与水混合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和输送箱,所述箱体与输送箱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管,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机,且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箱体内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箱体内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叶片,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叶片,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旋片,所述底座顶部临近减速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减速机与输送箱之间设置有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与输送箱之间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前侧设置有第一直齿轮,且齿轮箱的内部后侧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输送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星型卸灰阀,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观察孔盖,且箱体的顶部一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连通有水浴除尘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阀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联轴器,且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于箱体的一侧并与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于箱体、输送箱、齿轮箱和第三轴承座并与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三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于箱体的一侧并与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于箱体的另一侧、输送箱和齿轮箱并与第四轴承
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与第一转轴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与第二转轴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水管呈双列多排分布。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一转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叶片与第二转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交错设置,且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相适配,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处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相适配的双u型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片处于输送箱的内部,所述输送箱与箱体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连接管,所述箱体的尾部设置有排料管。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星型卸灰阀和水浴除尘器均外接有电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消化加湿机可连续式消化加湿各类粉尘,工作效率高,防止粉尘污染,通过星型卸灰阀和水浴除尘器,既能方便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的上料,又能对含有粉尘的烟气进行清洁,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电机、减速机、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双轴反向搅拌形式,使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与水充分混合,通过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交错设置,能够起到粉碎结块的功能,提高粉碎和搅拌效率,且通过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相适配的双u型结构,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旋转时及时将积料排出,防止箱体底部积料。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中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中俯视图的剖面图。
16.图中标记:1、底座;2、箱体;3、减速机;4、第一轴承座;5、电机;6、进料口;7、观察孔盖;8、排气管;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二轴承座;12、第三轴承座;13、第四轴承座;14、齿轮箱;15、第一联轴器;16、第二联轴器;17、第一叶片;18、第二叶片;19、第一直齿轮;20、第二直齿轮;21、加水管;22、阀门;23、输送箱;24、星型卸灰阀;25、水浴除尘器;26、螺旋片;2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环保型防粉尘污染的多功能消化加湿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和输送箱23,箱体2与输送箱23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管27,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机3,且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
轴承座4和第二轴承座11,箱体2内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转轴9,且箱体2内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转轴10,第一转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叶片17,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叶片18,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旋片26,底座1顶部临近减速机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减速机3与输送箱23之间设置有第三轴承座12和第四轴承座13,第三轴承座12和第四轴承座13与输送箱23之间设置有齿轮箱14,齿轮箱14的内部前侧设置有第一直齿轮19,且齿轮箱14的内部后侧设置有第二直齿轮20,输送箱2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进料口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星型卸灰阀24,箱体2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观察孔盖7,且箱体2的顶部一侧连通有排气管8,排气管8的上端连通有水浴除尘器25,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水管21,加水管21上设置有若干个阀门22,电机5、星型卸灰阀24和水浴除尘器25均外接有电源。
19.请参阅图2和图3,电机5的输出端与减速机3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联轴器15,且电机5的输出端与减速机3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5连接,减速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联轴器16,第一转轴9的一端贯穿于箱体2的一侧并与第一轴承座4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9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于箱体2、输送箱23、齿轮箱14和第三轴承座12并与第二联轴器16连接,第一转轴9与第三轴承座12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0的一端贯穿于箱体2的一侧并与第二轴承座11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10的另一端贯穿于箱体2的另一侧、输送箱23和齿轮箱14并与第四轴承座13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19与第一转轴9过盈配合连接,第二直齿轮20与第二转轴10过盈配合连接,第一直齿轮19与第二直齿轮20啮合连接,采用双轴反向搅拌形式,使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与水充分混合。
20.请参阅图2,加水管21呈双列多排分布,加水均匀,保证该消化加湿机的用水量。
21.请参阅图3,第一叶片17与第一转轴9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叶片18与第二转轴10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叶片17与第二叶片18交错设置,且第一叶片17与第二叶片18相适配,第一叶片17和第二叶片18处于箱体2的内部,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叶片17和第二叶片18相适配的双u型结构,通过第一叶片17与第二叶片18交错设置,能够起到粉碎结块的功能,通过与第一叶片17和第二叶片18相适配的双u型结构,使第一叶片17和第二叶片18旋转时及时将积料排出,防止箱体2底部积料。
22.请参阅图1和图2,螺旋片26处于输送箱23的内部,输送箱23与箱体2通过连接管27连通,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0分别穿过两个连接管27,箱体2的尾部设置有排料管,方便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的上料,又能对含有粉尘的烟气进行清洁。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星型卸灰阀24将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通过进料口6输送至输送箱23的内部,与此同时通过加水管21和阀门22将水均匀加入至箱体2的内部,然后控制电机5工作,电机5做功通过减速机3带动第一转轴9转动,第一转轴9通过第一直齿轮19和第二直齿轮20带动第二转轴10相反转动,带动螺旋片26转动,将输送箱23内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通过连接管输送至箱体2的内部,且带动第一叶片17和第二叶片18相反转动,实现了双轴反向搅拌形式,使白灰、粉尘灰和矿粉等与水充分混合,通过第一叶片17与第二叶片18交错设置,能够起到粉碎结块的功能,且通过与第一叶片17和第二叶片18相适配的双u型结构,使第一叶片17和第二叶片18旋转时及时将积料排出,防止箱体2底部积料,含有粉尘的烟气通过排气管8进入水浴除尘器25内进行清洁,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两个观察孔盖7观察工作状态和清理异物和积料。
2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