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0816发布日期:2022-06-04 08:3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氨冷器的蒸发器及闪蒸器为一体式,仅利用换热管上部的空间作为气氨与液氨之间闪蒸和分离,极易造成气氨中夹带大量液氨,不仅运行能耗高,很容易造成液氨带进氨压缩机,造成氨压缩机安全事故。同时,回收冷量的管壳式冷交换器是独立设备,存在占地面的大、工程投资大缺陷。
3.鉴于所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所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包括蒸发器、闪蒸器、换热器,所述蒸发器通过上升管和下降管与所述闪蒸器连通,所述蒸发器通过热气管和冷气管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闪蒸器和所述换热器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上方,所述上升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循环进口与所述闪蒸器连通,所述上升管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循环出口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下降管上端通过所述第二循环出口与所述闪蒸器连通,所述下降管下端通过所述第二循环进口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顶部,所述第二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闪蒸器的底部。
5.较佳的,所述第二循环进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循环出口的高度,所述第二循环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循环进口的高度。
6.较佳的,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筒体、蒸发管板、蒸发封头,所述蒸发筒体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蒸发管板与所述蒸发封头连接,两所述蒸发管板分别固定蒸发器换热管的两端,所述蒸发管板和所述蒸发封头形成蒸发检修空间,两所述蒸发检修空间通过所述蒸发器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口和所述第二循环进口均设置在所述蒸发筒体上。
7.较佳的,两所述蒸发封头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的蒸发人孔。
8.较佳的,两所述蒸发检修空间分别设置有热源气体出口和热源气体进口,所述热气管的端部与所述热源气体进口连接,所述冷气管的端部与所述热源气体出口连接。
9.较佳的,所述闪蒸器包括闪蒸筒体、闪蒸封头,所述闪蒸筒体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闪蒸封头,所述闪蒸筒体和所述闪蒸封头形成闪蒸检修空间,所述第二循环出口和所述第一循环进口均设置在所述闪蒸筒体上。
10.较佳的,所述闪蒸筒体设置有用于检测的闪蒸人孔。
11.较佳的,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换热管板、换热封头,所述换热筒体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换热管板与所述换热封头连接,两所述换热管板分别固定所述换热器换热管的两
端,所述换热管板和所述换热封头形成换热检修空间,两所述换热检修空间通过所述换热器换热管连通。
12.较佳的,两所述换热封头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的换热人孔。
13.较佳的,两所述换热封头上分别设置有冷气进口和冷气出口,所述换热筒体上设置有热气进口和热气出口,所述热气管的端部与所述热气出口连接,所述冷气管的端部与所述冷气进口连接。
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为三联体卧式结构,各自都有检修空间,利于设备检维修;2,每一分体结构冷热气体温差<50℃,无需单独设置壳体膨胀节,有效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容易泄漏及泄漏后无法维修等缺陷;3,气氨与液氨分离彻底,冷量消耗低,运行安全;4,三联体结构,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所述便于维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的结构视图。
16.图中数字表示:
17.1-蒸发器;2-闪蒸器;3-换热器;4-热气管;5-冷气管;6-上升管;7-下降管;11-蒸发筒体;12-蒸发管板;13-热源气体出口;14-蒸发检修空间;15-蒸发人孔;16-蒸发封头;17-蒸发器换热管;18-热源气体进口;21-闪蒸人孔;22-气氨出口;23-闪蒸筒体;24-闪蒸封头; 25-闪蒸检修空间;26-液氨进口;31-热气进口;32-换热筒体;33-换热管板;34-换热封头; 35-换热检修空间;36-换热器换热管;37-换热人孔;38-冷气进口;39-热气出口;310-冷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19.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便于维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的结构视图。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维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包括蒸发器1、闪蒸器2、换热器3,所述蒸发器1通过上升管6 和下降管7与所述闪蒸器2连通,所述蒸发器1通过热气管4和冷气管5与所述换热器3连通,所述闪蒸器2和所述换热器3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的上方,所述上升管6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循环进口与所述闪蒸器2连通,所述上升管6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循环出口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所述下降管7上端通过所述第二循环出口与所述闪蒸器2连通,所述下降管 7下端通过所述第二循环进口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 的顶部,所述第二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闪蒸器2的底部。
20.一般的,所述第二循环进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循环出口的高度,所述第二循环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循环进口的高度。
21.所述蒸发器1将液氨蒸发为气氨,具体的,所述蒸发器1包括蒸发筒体11、蒸发管板12、蒸发封头16,所述蒸发筒体11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蒸发管板12与所述蒸发封头16连接,两所述蒸发管板12分别固定蒸发器换热管17的两端,所述蒸发管板12和所述蒸发封头16形成蒸发检修空间14,两所述蒸发检修空间14通过所述蒸发器换热管17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口和所述第二循环进口均设置在所述蒸发筒体11上。
22.较佳的,两所述蒸发封头16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的蒸发人孔15。
23.两所述蒸发检修空间14分别设置有热源气体出口13和热源气体进口18,所述热气管4 的端部与所述热源气体进口18连接,所述冷气管5的端部与所述热源气体出口13连接。
24.所述闪蒸器2包括闪蒸筒体23、闪蒸封头24,所述闪蒸筒体23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闪蒸封头24,所述闪蒸筒体23和所述闪蒸封头24形成闪蒸检修空间25,所述第二循环出口和所述第一循环进口均设置在所述闪蒸筒体23上。
25.较佳的,所述闪蒸筒体23顶部设置有气氨出口22和液氨进口26,用于实现气氨向所述闪蒸器2的通入排出。
26.较佳的,所述闪蒸筒体23设置有用于检测的闪蒸人孔21。
27.所述换热器3包括换热筒体32、换热管板33、换热封头34,所述换热筒体32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换热管板33与所述换热封头34连接,两所述换热管板33分别固定所述换热器换热管36的两端,所述换热管板33和所述换热封头34形成换热检修空间35,两所述换热检修空间35通过所述换热器换热管36连通。
28.较佳的,两所述换热封头34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的换热人孔37。
29.较佳的,两所述换热封头34上分别设置有冷气进口38和冷气出口310,所述换热筒体 32上设置有热气进口31和热气出口39,所述热气管4的端部与所述热气出口39连接,所述冷气管5的端部与所述冷气进口38连接。
30.将所述闪蒸器2内不饱和液氨输送到所述蒸发器1壳程,将所述蒸发器1内饱和态氨输送到所述闪蒸器2内部闪蒸出气氨,将回收冷量的热气输送到所述蒸发器1内部作为热源气,将被冷却的热源气输送到所述换热器3管程回收冷量。
31.所述蒸发管板12、所述蒸发封头16、所述蒸发人孔15组成一个便于维修的所述蒸发检修空间14;所述闪蒸人孔21、所述闪蒸筒体23、所述闪蒸封头24组成一个便于维修的所述闪蒸检修空间25;所述换热管板33、所述换热封头34、所述换热人孔37组成一个便于维修的所述换热检修空间35;所述1蒸发器1、所述闪蒸器2、所述换热器3均为卧式,所述蒸发器1位置最低。
32.满足日产2000吨合成氨能力的一种便于检修的三联体卧式氨冷器技术参数如下:
33.蒸发器规格φ1400、f=900m2;
34.闪蒸器规格φ2200;
35.换热器规格φ1600、f=1200m2;
36.主要运行参数:
37.(1)热气温度25℃、热气压力~12.6mp蒸发
38.(2)冷气温度-10℃、冷气压力~12.3mp蒸发。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