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平衡的纸面石膏板涂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59529发布日期:2022-07-30 12: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平衡的纸面石膏板涂层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纸面石膏板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向平衡的纸面石膏板涂层工艺。


背景技术:

2.纸面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添加剂与纤维做板芯,以特制的板纸为护面,经加工制成的板材。纸面石膏板具有重量轻、隔声、隔热、加工性能强、施工方法简便的特点。纸面石膏板可分普通、耐水、耐火和防潮四类。
3.在纸面石膏板生产控制标准中,板材的各项物理性能数据尤为重要,随着生产工艺不断创新,提速改造,板材控制过程中板材易过烧或欠温,造成板材棱边硬度降低,易吸潮,板材裁条受力后,护面纸易剥离,给施工带来不良影响。采用涂层工艺,在干燥条件、板材面密度、用纸一致情况下,板材断裂强度及棱边硬度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板材裁条后,受力粘结得到明显改善,面纸断裂面粘结不剥离。
4.但是在向面纸表面进行涂层时,由于面纸一直处于移动状态,导致其面纸表面存在一定的褶皱,局部凸起等情况,在进行涂层时,导致局部的涂层不平,导致涂层质量变低。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平衡的纸面石膏板涂层工艺,通过在进行涂层前的区域设置两个横变抚平板,从而对纸面的表面形成等腰三角状的抚平结构,涂层时,控制远离涂层辊的横变抚平板与面纸表面的接触部分固定,控制另一个横变抚平板上的抚平条与横变抚平板的接触面积先变大后变小,并不断重复该过程,在该过程中,抚平条与纸面的接触部分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不断变化,从而对纸面褶皱或者局部凸起向两侧引导,并逐渐移动至边缘消失,从而有效保证面纸运行时的平衡稳定,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幅度降低涂层前面纸的褶皱以及局部凸起情况,有效保证涂层的均匀性。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多向平衡的纸面石膏板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0.s1、在混合机上加装抽浆器和涂层机,抽浆器将浆料从混合机内抽出,通过浆料传送泵将浆料沿着输送管传动至涂层机前方;
11.s2、在输送管的出口前方横变抚平板,并使经过牵引机构引导的面纸穿过横变抚平板,控制横变抚平板沿着面纸先横向伸长,使抚平条与面纸表面相互贴附,然后控制抚平条与纸面的接触长度不断变化,并与前一个横变抚平板中抚平条与纸面的接触部分形成底边不断变化的类等腰三角形,因而引导纸面表面因移动产生的褶皱起伏向两侧移动,并逐渐消失,从而实现面纸表面的多向平衡,使面纸在涂浆之前保持平整;
12.s3、调整涂层辊的位置,使其与面纸表面相抵,控制浆料从输送管口部流出至面纸上,通过牵引机构以及下托辊使待涂覆的面纸沿着涂层机的工作平台移动,同时控制涂层辊转动,使浆料均匀被涂覆在面纸上形成涂层,完成纸面表面浆料的涂覆。
13.进一步的,所述涂层辊下表面与工作平面之间的间隙为3-5mm,且面纸经过涂层辊时,二者紧密贴附,所述步骤s3中形成的涂层厚度为0.08-0.15mm。
14.进一步的,所述横变抚平板位于输送管的出浆口远离涂层机的一侧,且横变抚平板设置有两个。
15.进一步的,靠近所述输送管的出浆口一侧的横变抚平板横变抚平板包括两对u形导纸块、两个分别连接在两对u形导纸块左右两端之间的外电动推杆以及连接在每对u形导纸块之间的连杆,所述u形导纸块的上下内避均嵌设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在u形导纸块内滚动,一对所述u形导纸块与工作平面固定,另一对所述u形导纸块通过电动滑轨与工作平面滑动,两个连杆之间连接有拱条片,所述抚平条连接在拱条片中部。
16.进一步的,所述拱条片包括两个外凸层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外凸层中间的平顶层,所述抚平条位于平顶层上,所述平顶层为水平硬质结构,所述外凸层为弹性结构,且两个外凸层形成中部向上拱起的弧面结构。
17.进一步的,所述抚平条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两个切边块以及连接在两个切边块之间的内衬条,所述内衬条包括连接在两个切边块之间的定型层、固定连接在定型层下端中部的控变层以及固定连接在控变层端部与切边块下端部之间的斜连层,所述定型层、控变层、斜连层以及切边块围成密封的内变腔,所述内变腔内设有内衬条。
18.进一步的,所述内衬条左右两端分别与切边块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电动推杆,所述内衬条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内衬条以及多组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内衬条之间的工形杆。
19.进一步的,所述控变层为柔性密封结构,所述斜连层为弹性密封结构,且控变层外表面包裹有硅胶层。
20.进一步的,所述内衬条相互靠近的端部均开凿有内嵌槽,所述工形杆的两个端部分别活动嵌入两个相对应的的内嵌槽内,且工形杆两个端部均与两个内嵌槽相互靠近的内壁接触时,工形杆位于两个内衬条之间的部分为弹性结构。
21.进一步的,远离所述输送管的出浆口一侧的横变抚平板上的抚平条与纸面接触的长度固定,且为另一个抚平条与纸面接触的最短长度。
22.3.有益效果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4.(1)本方案通过在进行涂层前的区域设置两个横变抚平板,从而对纸面的表面形成等腰三角状的抚平结构,涂层时,控制远离涂层辊的横变抚平板与面纸表面的接触部分固定,控制另一个横变抚平板上的抚平条与横变抚平板的接触面积先变大后变小,并不断重复该过程,在该过程中,抚平条与纸面的接触部分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不断变化,从而对纸面褶皱或者局部凸起向两侧引导,并逐渐移动至边缘消失,从而有效保证面纸运行时的平衡稳定,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幅度降低涂层前面纸的褶皱以及局部凸起情况,有效保证涂层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在涂层时主要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在涂层时对面纸铺平时主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横变抚平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横变抚平板沿着面纸伸长并使抚平条与面纸接触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的u形导纸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的横变抚平板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的抚平条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的抚平条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的内衬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发明的内衬条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标号说明:
36.1横变抚平板、11u形导纸块、12连杆、13外电动推杆、21外凸层、22平顶层、3抚平条、31切边块、321定型层、322控变层、33斜连层、4滚珠、5硅胶层、6内电动推杆、71内衬条、72工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1:
41.请参阅图1,图中a表示工作平面、b表示涂层辊、c表示面纸,一种多向平衡的纸面石膏板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2.s1、在混合机上加装抽浆器和涂层机,抽浆器将浆料从混合机内抽出,通过浆料传送泵将浆料沿着输送管传动至涂层机前方;
43.s2、请参阅图2,在输送管的出口前方横变抚平板1,并使经过牵引机构引导的面纸穿过横变抚平板1,如图4,控制横变抚平板1沿着面纸先横向伸长,使抚平条3与面纸表面相
互贴附,然后控制抚平条3与纸面的接触长度不断变化,并与前一个横变抚平板1中抚平条3与纸面的接触部分形成底边不断变化的类等腰三角形,因而引导纸面表面因移动产生的褶皱起伏向两侧移动,并逐渐消失,从而实现面纸表面的多向平衡,使面纸在涂浆之前保持平整;
44.s3、调整涂层辊的位置,使其与面纸表面相抵,控制浆料从输送管口部流出至面纸上,通过牵引机构以及下托辊使待涂覆的面纸沿着涂层机的工作平台移动,同时控制涂层辊转动,使浆料均匀被涂覆在面纸上形成涂层,完成纸面表面浆料的涂覆。
45.涂层辊下表面与工作平面之间的间隙为3-5mm,且面纸经过涂层辊时,二者紧密贴附,有效保证涂层厚度的均匀性,不易因纸面与涂层辊之间的间隙导致浆料自行越过,导致涂层局部起伏的情况发生,步骤s3中形成的涂层厚度为0.1mm。
46.横变抚平板位于输送管的出浆口远离涂层机的一侧,且横变抚平板设置有两个,两对横变抚平板1相互辅助,使对面纸表面褶皱的抚平作用由一点或者一条线变为三点,进而形成等腰三角形,有效将面纸表面的褶皱或者凸起向两侧引导移动,使面纸保持平衡稳定的移动,在进行涂层时表面平整。
47.请参阅图3,靠近输送管的出浆口一侧的横变抚平板横变抚平板1包括两对u形导纸块11、两个分别连接在两对u形导纸块11左右两端之间的外电动推杆13以及连接在每对u形导纸块11之间的连杆12,如图5,u形导纸块11的上下内避均嵌设有多个滚珠4,滚珠4在u形导纸块11内滚动,使用时面纸位于上下的滚珠4之间,既不影响面纸的移动,同时能对面纸边缘限位,一对u形导纸块11与工作平面固定,另一对u形导纸块11通过电动滑轨与工作平面滑动,两个连杆12之间连接有拱条片,抚平条3连接在拱条片中部。
48.拱条片包括两个外凸层21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外凸层21中间的平顶层22,抚平条3位于平顶层22上,如图6,外凸层21端部与连杆12的连接点位于两个连杆12相互靠近的中部,并且抚平条3半径刚好为连杆12点到上方滚珠4下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使拱条片被拉直后,抚平条3下端部刚好能与面纸表面接触,平顶层22为水平硬质结构,外凸层21为弹性结构,且两个外凸层21形成中部向上拱起的弧面结构,通过拱条片使抚平条3随其拱起弧度向上,在面纸不移动时,或者涂层机不工作时,抚平条3不与面纸或者工作平面接触,在需要工作时,控制外电动推杆13伸长,使拱条片拉直并使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进行对面纸的抚平工作。
49.请参阅图7-8,抚平条3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两个切边块31以及连接在两个切边块31之间的内衬条,内衬条包括连接在两个切边块31之间的定型层321、固定连接在定型层321下端中部的控变层322以及固定连接在控变层322端部与切边块31下端部之间的斜连层33,定型层321、控变层322、斜连层33以及切边块31围成密封的内变腔,内变腔内填充85%以上的空气,使其相对鼓胀,与面纸的接触相对柔和,保护面纸不易被损坏,内变腔内设有内衬条。
50.另外切边块31下方四分点左右的位置进行切割处理,使切边块31整体的直径小于内衬条的直径,并且斜连层33与控变层322连接的边缘高度高于控变层322最底部,使斜连层33以及内衬条两侧的控变层322与抚平条3最底部呈现倾斜状,只有在内衬条伸长时倾斜部分被向下挤压,才能与面纸接触,从而实现对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长度的改变。
51.控变层322为柔性密封结构,斜连层33为弹性密封结构,且控变层322外表面包裹
有硅胶层5,有效保护面纸,使抚平条3下表面与面纸接触时,为柔性接触,使褶皱或者局部凸起不易因抚平条3的接触而被压时留下印记。
52.请参阅图9,内衬条左右两端分别与切边块31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电动推杆6,内衬条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内衬条71以及多组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内衬条71之间的工形杆72,如图10,内衬条71相互靠近的端部均开凿有内嵌槽,工形杆72的两个端部分别活动嵌入两个相对应的的内嵌槽内,且工形杆72两个端部均与两个内嵌槽相互靠近的内壁接触时,工形杆72位于两个内衬条71之间的部分为弹性结构,使内电动推杆6在伸长使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长度缩短时,多个工形杆72部分能嵌入到内衬条71内,内电动推杆6缩短使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长度伸长时,工形杆72能够拉伸,进而使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长度的距离差较大,使等腰三角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进而使对面纸的抚平效果更好。
53.另外内电动推杆6以及外电动推杆13均与现有技术中涂层机的控制中心信号连接,从而控制横变抚平板1以及抚平条3的变化。
54.远离输送管的出浆口一侧的横变抚平板1上的抚平条3与纸面接触的长度固定,且为另一个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的最短长度,具体来说,远离输送管的出浆口一侧的抚平条3为柱面结构,且柱面下表面同样包裹硅胶层5,另外柱面结构长度与内衬条的最短长度相同,且此处抚平条3的直径与另一个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部分的直径一致。
55.即前一个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长度固定,后一个抚平条3与面纸接触的长度不断变化,实现对面纸进行抚平的等腰三角结构底边不断变化的效果,有效保证对面纸的平整度,大幅度提高涂层质量。
56.除去上述部分,远离输送管的出浆口一侧的横变抚平板1的其余结构与另一个横变抚平板1保持一致。
57.通过在进行涂层前的区域设置两个横变抚平板1,从而对纸面的表面形成等腰三角状的抚平结构,涂层时,控制远离涂层辊的横变抚平板1与面纸表面的接触部分固定,控制另一个横变抚平板1上的抚平条3与横变抚平板1的接触面积先变大后变小,并不断重复该过程,在该过程中,抚平条3与纸面的接触部分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不断变化,从而对纸面褶皱或者局部凸起向两侧引导,并逐渐移动至边缘消失,从而有效保证面纸运行时的平衡稳定,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幅度降低涂层前面纸的褶皱以及局部凸起情况,有效保证涂层的均匀性。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