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2356发布日期:2022-07-30 02:2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集成墙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竹粉、木粉、轻质碳酸钙等进行搅拌混合,由于竹粉、木粉在混合时颗粒不均导致混合均匀性较差,从而不利于提高集成墙板的生产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混料箱,混料箱的内壁为研磨面,底座上设置有研磨机构,研磨机构包括研磨球,且研磨机构驱动研磨球转动并与混料箱的内壁配合使用对混料箱内部的物料进行研磨细碎并混合,研磨机构上设置有摆动机构,且研磨机构在对物料研磨的同时驱动摆动机构带动研磨球在混料箱内往复式摆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拨散混合,研磨机构上设置有抽吸循环机构,且研磨机构在对物料研磨的同时驱动抽吸循环机构对物料向研磨球摆动的方向转运。
4.优选的,研磨机构包括开口向下设置的v形架,v形架通过立架固定在底座上,且v形架的拐角处定轴转动连接带轮一,带轮一与电机传动连接,且电机固定在立架上,v形架的开口处两端位置均定轴转动连接带轮二,带轮一和两个所述带轮二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5.优选的,混料箱的横截面为优弧状,且混料箱的长度走向为圆弧状,混料箱的外弧处底面连接有排料阀,混料箱的开口处固定有进料箱,进料箱的开口端固定有盖板,且盖板上开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内插接并滑动连接有转轴,转轴指向混料箱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与混料箱的内壁相适配的研磨球。
6.优选的,转轴的上端穿插在轴套上,且转轴可在轴套内定轴转动,轴套固定在摆架上,且摆架的两端固定有支架,且两个所述支架均通过铰轴定轴转动连接在v形架的两个端头处。
7.优选的,转轴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带轮三,且带轮三位于两个所述带轮二的中间位置,且两个所述带轮二之间的皮带绕带轮三一周并能够带动带轮三传动,两个所述铰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铰轴的中心轴线同时与带轮三、两个所述带轮二相切。
8.优选的,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铰轴端部的齿轮,且v形架与所述铰轴对应的端部滑动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滑动连接,齿条上固定有拨杆,且拨杆上开设有滑槽,v形架上与齿条相对应的带轮二上远离远离圆心的位置定轴转动连接销杆,销杆插接在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滑动。
9.优选的,抽吸循环机构包括摆架上固定的吊杆,且吊杆的下端固定有套筒,套筒套设在转轴上,且套筒与转轴之间留有间隙,套筒上固定有弧形架,且弧形架的两端位于研磨球朝向混料箱两端的两侧,弧形架的一端固定有吸料嘴一和出料嘴二,另一端固定有出料嘴一和吸料嘴二。
10.优选的,出料嘴二位于研磨球和吸料嘴一之间,出料嘴一位于研磨球和吸料嘴二之间。
11.优选的,v形架上固定有框架,框架的下边框固定有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框架的上边框固定有连接管四和连接管三,且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四和连接管三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阀筒,框架上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上固定有升降板,升降板上固定有与各个阀筒相对应的阀杆,且阀杆插接并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阀筒内,并且阀杆可对对应的连接管封堵,滑杆上固定有凸杆二和凸杆三,齿条上固定有凸杆一,且凸杆一位于凸杆二和凸杆三之间,并且凸杆一可分别与凸杆二、凸杆三抵扣接触。
12.优选的,立架上固定有抽吸泵,带轮一与抽吸泵传动连接,抽吸泵的进出口端分别连接吸料管和排料管,吸料管分别通过导管一、导管七与连接管一、连接管四相连接,排料管分别通过导管四、导管五与连接管二、连接管三相连接,连接管一远离导管一的一端通过导管二与吸料嘴一相连接,连接管二远离导管四的一端通过导管三与出料嘴一相连接,连接管三远离导管五的一端通过导管六与出料嘴二相连接,连接管四远离导管七的一端通过导管八与吸料嘴二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通过研磨机构驱动研磨球转动并与混料箱的内壁配合使用对混料箱内部的物料进行研磨细碎并混合,同时研磨机构在对物料研磨的同时驱动摆动机构带动研磨球在混料箱内往复式摆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拨散混合,使得各物料之间的颗粒大小均匀,以便更加充分的混合均匀。
14.本发明中,研磨机构在对物料研磨的同时驱动抽吸循环机构对物料抽吸转运,并且通过摆动机构控制物料的输送方向是向研磨球摆动的方向转运,以便提高对物料的研磨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混料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的v形架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中的抽吸泵与吸料嘴一、出料嘴二、出料嘴一、吸料嘴二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2、混料箱;3、进料箱;4、盖板;5、条形通孔;6、吊杆;7、支架;8、铰轴;9、皮带;10、带轮一;11、v形架;12、吸料管;13、抽吸泵;14、排料管;15、带轮三;16、轴套;17、转轴;18、套筒;19、弧形架;20、立架;21、吸料嘴一;22、出料嘴二;23、出料嘴一;24、吸料嘴二;25、研磨球;26、排料阀;27、带轮二;28、摆架;29、拨杆;30、销杆;31、齿条;32、齿轮;33、凸杆一;34、凸杆二;35、凸杆三;36、滑杆;37、导管一;38、连接管一;39、导管二;40、导管三;
41、连接管二;42、导管四;43、框架;44、升降板;45、阀杆;46、阀筒;47、导管五;48、导管七;49、连接管四;50、导管八;51、导管六;52、连接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混料箱2,混料箱2的内壁为研磨面,底座1上设置有研磨机构,研磨机构包括研磨球25,且研磨机构驱动研磨球25转动并与混料箱2的内壁配合使用对混料箱2内部的物料进行研磨细碎并混合,研磨机构上设置有摆动机构,且研磨机构在对物料研磨的同时驱动摆动机构带动研磨球25在混料箱2内往复式摆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拨散混合,研磨机构上设置有抽吸循环机构,且研磨机构在对物料研磨的同时驱动抽吸循环机构对物料向研磨球25摆动的方向转运。
19.本实施例中,研磨机构包括开口向下设置的v形架11,v形架11通过立架20固定在底座1上,且v形架11的拐角处定轴转动连接带轮一10,带轮一10与电机传动连接,且电机固定在立架20上,本技术中电机未画出,v形架11的开口处两端位置均定轴转动连接带轮二27,带轮一10和两个所述带轮二27之间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
20.本实施例中,混料箱2的横截面为优弧状,且混料箱2的长度走向为圆弧状,混料箱2的外弧处底面连接有排料阀26,混料箱2的开口处固定有进料箱3,进料箱3的开口端固定有盖板4,且盖板4上开设有条形通孔5,条形通孔5内插接并滑动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指向混料箱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与混料箱2的内壁相适配的研磨球25。
21.本实施例中,转轴17的上端穿插在轴套16上,且转轴17可在轴套16内定轴转动,轴套16固定在摆架28上,且摆架28的两端固定有支架7,且两个所述支架7均通过铰轴8定轴转动连接在v形架11的两个端头处,混料箱2的长度走向的圆心位于铰轴8的中心轴线上。
22.本实施例中,转轴17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带轮三15,且带轮三15位于两个所述带轮二27的中间位置,且两个所述带轮二27之间的皮带9绕带轮三15一周并能够带动带轮三15传动,两个所述铰轴8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铰轴8的中心轴线同时与带轮三15、两个所述带轮二27相切。
23.本实施例中,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铰轴8端部的齿轮32,且v形架11与所述铰轴8对应的端部滑动连接有齿条31,齿条31与齿轮32滑动连接,齿条31上固定有拨杆29,且拨杆29上开设有滑槽,v形架11上与齿条31相对应的带轮二27上远离远离圆心的位置定轴转动连接销杆30,销杆30插接在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滑动。
24.本实施例中,抽吸循环机构包括摆架28上固定的吊杆6,且吊杆6的下端固定有套筒18,套筒18套设在转轴17上,且套筒18与转轴17之间留有间隙,套筒18上固定有弧形架19,吊杆6穿过条形通孔5并可在条形通孔5内移动,且弧形架19的两端位于研磨球25朝向混料箱2两端的两侧,弧形架19的一端固定有吸料嘴一21和出料嘴二22,另一端固定有出料嘴一23和吸料嘴二24。
25.本实施例中,出料嘴二22位于研磨球25和吸料嘴一21之间,出料嘴一23位于研磨球25和吸料嘴二24之间。
26.本实施例中,v形架11上固定有框架43,框架43的下边框固定有连接管一38和连接管二41,框架43的上边框固定有连接管四49和连接管三52,且连接管一38、连接管二41、连接管四49和连接管三52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阀筒46,框架43上滑动连接有滑杆36,且滑杆36上固定有升降板44,升降板44上固定有与各个阀筒46相对应的阀杆45,且阀杆45插接并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阀筒46内,并且阀杆45可对对应的连接管封堵,滑杆36上固定有凸杆二34和凸杆三35,齿条31上固定有凸杆一33,且凸杆一33位于凸杆二34和凸杆三35之间,并且凸杆一33可分别与凸杆二34、凸杆三35抵扣接触。
27.本实施例中,立架20上固定有抽吸泵13,带轮一10与抽吸泵13传动连接,抽吸泵13的进出口端分别连接吸料管12和排料管14,吸料管12分别通过导管一37、导管七48与连接管一38、连接管四49相连接,排料管14分别通过导管四42、导管五47与连接管二41、连接管三52相连接,连接管一38远离导管一37的一端通过导管二39与吸料嘴一21相连接,连接管二41远离导管四42的一端通过导管三40与出料嘴一23相连接,连接管三53远离导管五47的一端通过导管六51与出料嘴二22相连接,连接管四49远离导管七48的一端通过导管八50与吸料嘴二24相连接。
28.本发明工作原理和优点:该种用于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生产的物料充分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将需要进行混合物料从条形通孔5投入到混料箱2内,并启动电机工作,电机带动带轮一10转动,使得带轮一10通过皮带9带动两个带轮二27转动,如图3所示,v形架11右端的带轮二27转动的同时通过销杆30和所述滑槽带动拨杆29和齿条31在v形架11上进行上下往复式的转动,从而使得齿条31通过齿轮32带动铰轴8往复式转动,进而使得铰轴通过支架7带动摆架28绕铰轴8的中心轴线往复式转动,摆架28往复式转动的同时通过轴套16带动转轴17绕铰轴8的中心轴线往复式转动,进而使得转轴17带动研磨球25在图1中混料箱2内部左右往复式摆动,使得研磨球25与混料箱2的内壁之间对物料进行研磨和混合,从而使得各物料之间的颗粒大小均匀,以便更加充分的混合均匀。
29.如上说述,皮带9的运行带动带轮三15转动,从而使得带轮三15通过转轴17带动研磨球25转动,进而使得研磨球25在摆动的同时转动,进一步的提高对各物料的研磨效果,并且提高混合效果,有助于提高集成墙板的生产质量。
30.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当转轴17带动研磨球25在图1中的混料箱2内向左摆动的过程中,即,齿条31在图3中下移,并通过齿轮32驱动铰轴8在图1中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连接管一38和连接管二41处于打开状态,连接管三52和连接管四49在对应阀杆45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带轮一10转动驱动抽吸泵13工作,抽吸泵13通过吸料管12通过导管一37、连接管一38和导管二39对吸料嘴二24产生抽吸力,使得吸料嘴二24将研磨球25右侧的物料吸走,并通过排料管14、导管四42、连接管二41和导管三40输送至出料嘴二22,然后由出料嘴二22排出至研磨球25的左侧,从而使得研磨球25在向左摆动的过程中将其右侧的物料不断地输送至其左侧,以便提高对物料的研磨效果和效率。
31.齿条31的下移同步带动凸杆一33下移,当凸杆一33与凸杆三35抵扣接触后,对凸杆三35施加下压力,使得凸杆三35通过滑杆36带动升降板44下移,从而使得升降板44带动
各个阀杆45下移,当连接管三52和连接管四49处于打开状态,连接管一38和连接管二41在对应阀杆45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所述带轮二27通过销杆30带动拨杆29和齿条31上移,即,使得转轴17带动研磨球25在图1中的混料箱2内向右摆动,在此过程中,抽吸泵13通过吸料管12通过导管七48、连接管四49和导管八50对吸料嘴一21产生抽吸力,使得吸料嘴一21将研磨球25左侧的物料吸走,并通过排料管14、导管五47、连接管三52和导管六51输送至出料嘴一23,然后由出料嘴一23排出至研磨球25的右侧,从而使得研磨球25在向右摆动的过程中将其左侧的物料不断地输送至其右侧,以便提高对物料的研磨效果和效率,齿条31的上移同步带动凸杆二34上移,当凸杆一33与凸杆二34抵扣接触后,对凸杆二34施加上推力,使得凸杆二34通过滑杆36带动升降板44上移,从而使得升降板44带动各个阀杆45上移,当连接管一38和连接管二41再次处于打开状态,连接管三52和连接管四49在对应阀杆45的作用下再次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所述带轮二27通过销杆30带动拨杆29和齿条31再次下移,如此往复,实现在对物料研磨混合的同时使得物料向研磨球25的摆动方向一侧输送,并且物料在抽吸循环的过程中再次进行混合,提高对物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在混合结束后打开排料阀26将混合后的物料排出即可。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