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9932发布日期:2023-12-08 17: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为氧化铝或主要是氧化铝,并具有双峰孔分布结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15m2/g,优选1~10m2/g,其中小孔的孔径为45~80nm,大孔的孔径300~950nm;催化剂至少含有fe、zn、pd、ni、cu,其中fe、zn以溶液方式负载,pd以微乳液和溶液两种方式负载,ni、cu是以微乳液方式负载;以催化剂的质量为100%计,fe的含量为0.5~1.0%,优选含量0.7~0.9%,pd的含量为0.005~0.015%,优选含量0.007~0.010%,zn与fe的重量比为0.8~2.5,优选重量比为1.0~1.5,ni的含量为0.4~7.5%,优选含量为3.0~6.8%,cu与ni的重量比为0.15~0.90,优选重量比为0.2~0.7;其中,微乳液方式负载的ni,cu,pd主要分布在载体300~950nm的大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微乳液方式负载的pd含量为溶液法方式负载pd含量的1/15~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fe、zn的溶液法负载采用过饱和浸渍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少部分pd以微乳液方式负载,控制微乳液粒径大于80nm小于950nm,使得该部分pd分布在载体的大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微乳液方式负载过程包括:将前驱体盐溶于水中形成水相,加入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形成微乳液,其中油相为烷烃或环烷烃,表面活性剂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为有机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油相为c6~c8饱和烷烃或环烷烃,优选环己烷、正己烷;表面活性剂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优选是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助表面活性剂为c4~c6醇类,优选正丁醇和\或正戊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微乳液中,水相和油相的重量比为4.8~6.8,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重量比为0.08~0.30,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0~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微乳液负载pd的步骤是在微乳液负载ni和cu步骤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pd的溶液法负载与ni/cu的负载先后次序不限定;溶液法负载pd的步骤与溶液法负载fe、zn的步骤先后次序不限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特别是甲醇制烯烃中乙炔选择加氢的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或主要是氧化铝,并具有双峰孔分布结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15m2/g,优选1~10m2/g。其中小孔的孔径为45~80nm,大孔的孔径300~950nm。催化剂至少含有Fe、Zn、Pd、Ni、Cu,其中Fe、Zn以溶液方式负载,Pd以微乳液和溶液两种方式负载,Ni、Cu是以微乳液方式负载。以催化剂的质量为100%计,Fe的含量为0.5~1.0%,Pd的含量为0.005~0.015%,其中微乳液负载的Pd含量为溶液法负载Pd含量的1/15~1/10,Zn与Fe的重量比为0.8~2.5,Ni的含量为0.4~7.5%,Cu与Ni的重量比为0.15~0.90,该除炔方法所采用催化剂还原温度较低,除炔过程“绿油”生成量低,催化性能及抗结焦性能优异,制备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苟尕莲,车春霞,李永兵,谭都平,何崇慧,梁玉龙,温翯,韩伟,张峰,边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