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1612发布日期:2023-02-01 00:4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2.纳米微晶纤维素是从天然纤维中提取出的一种纳米级的纤维素,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性质与普通纤维素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它不但具有纤维素的基本结构与性能,还具有纳米颗粒的特性,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巨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反应活性,纳米纤维素晶体在制备时的洗涤过程,过程费力,效率低下且清理不方便;公开号为cn201410159748.6的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剂及甩干装置,公开了能够从胶体中截留下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技术方案;公开号为cn201811631113.6的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的纯化方法及纯化装置,公开了能够将纳米微晶纤维素与体系中的副产物和残留酸分离的技术方案;公开号为cn215965190u的实用新型专利: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公开了利用搅拌轴的转动,进一步提高溶液的过滤效率的技术方案,但搅拌效果差,效率低下,需要对滤膜进行频繁更换,滤膜利用程度低,还公开了利用筒体与套轴对滤膜进行固定的技术方案,但固定效果欠佳,对滤膜而言多有浪费;现有技术对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洗涤处理效率低下,所以人们需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滤膜,还包括滤膜更换组件,所述滤膜更换组件包括漏槽、压紧框件、弹性密封条,所述筒体为侧向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体,所述筒体侧壁上开设有漏槽,滤膜贴合设置在筒体内侧壁上,所述筒体内侧壁一端利用第一转轴转动安装有压紧框件,所述压紧框件能够与滤膜贴合,所述压紧框件靠近滤膜一侧边缘设置有弹性密封条,所述筒体远离第一转轴一端嵌入安装有后盖,后盖靠近筒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框件锁紧圈,后盖与筒体贴合状态下,框件锁紧圈嵌入筒体内部,框件锁紧圈外侧壁与压紧框件远离滤膜一侧紧密贴合,在本装置使用状态下,对压紧框件远离第一转轴一端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筒体远离后盖一端安装有前盖,所述外筒体侧壁上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筒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密封盖,本发明能够对滤膜进行快速更换,且采用多方向共同过滤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洗涤效率。
5.还包括负压辅助组件,所述负压辅助组件包括外筒体、第一分隔条、第二分隔条,所述筒体外侧壁棱边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分隔条,所述第一分隔条外侧包覆安装有外筒体,外筒体与筒体之间形成第一夹层空间,所述第一分隔条将夹层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第一夹层空间,所述第一分隔条远离后盖一端外侧包覆安装有衔接圆筒,衔接圆筒与筒体之间形
成第二夹层空间,所述第二分隔条将第二夹层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第二夹层空间,独立第一夹层空间的数量与独立第二夹层空间的数量相同,独立第一夹层空间与位置贴近的独立第二夹层空间相互连通,形成多条负压通道,所述衔接圆筒远离外筒体一端与前盖固定连接,所述前盖远离衔接圆筒一侧边缘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负压通道相互连通,操作人员利用外界负压泵对排液孔进行抽负压,使负压通道内气压降低,提高筒体内的含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液体的过滤效率,被滤出的液体在负压泵吸力以及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动至外界容器中。
6.所述排液孔开设有若干组,排液孔开设的组数对应负压通道数量,多组排液孔分别与贴近的一条负压通道相互连通,操作人员利用外界负压泵单独对一组排液孔进行抽负压,对应此负压通道的滤膜此时进行高效过滤,其他位置的滤膜会进行向筒体内部方向的气体渗透,能够对之前被截留在滤膜内侧壁上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进行反向冲刷,使滤膜内侧壁上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脱离滤膜表面,进而能够使此处的滤膜下次投入纳米微晶纤维素的过滤使用时,能够起到高效的过滤功能。
7.还包括负压衔接组件,所述负压衔接组件包括环状滑轨、弧形滑条、弧形衔接条,所述前盖远离衔接圆筒一侧固定安装有环状滑轨,所述环状滑轨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排液孔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环形夹层空间内,环形夹层空间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滑条,所述弧形滑条远离前盖一侧固定衔接有弧形衔接条,所述弧形衔接条远离弧形滑条一侧固定安装有贴合片,所述贴合片远离弧形衔接条一侧固定安装有衔接管,所述弧形滑条、弧形衔接条、贴合片内共同开设有负压槽孔,所述负压槽孔靠近衔接管一端与衔接管密封连通,衔接管与外界负压泵连通,弧形滑条在环形夹层空间轨道内滑动,能够快速且准确地选择需要抽负压的负压通道,且弧形滑条与前盖紧贴,能够保证抽负压的高效率。
8.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第二转轴、锁紧卡条、锁紧卡槽,所述筒体外侧壁靠近后盖一端利用第二转轴转动安装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为具有弹性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远离第二转轴一端设置有锁紧卡条,所述后盖远离筒体一侧边缘开设有锁紧卡槽,框件锁紧圈完全嵌入筒体内部后,后盖与筒体贴合,此时转动锁紧件使锁紧卡条嵌入锁紧卡槽,能够提高后盖安装的稳固性,且采用本锁紧组件能够使后盖拆装方便,进而能够使更换滤膜的操作方便快捷。
9.还包括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工作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外筒体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贴合片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柱体,所述后盖远离外筒体一侧中央固定安装有衔接环圈,所述衔接环圈与转动柱体螺纹连接,所述外筒体外表面套设有套设转动圈,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弧形转动架,所述弧形转动架与套设转动圈滑动连接,套设转动圈能够以转动柱体为轴旋转,在弧形转动架内部滑动,混合组件使得排液孔能够以转动柱体为轴旋转,衔接管能够在位置保持不动的状态下,进行对不同负压通道的连通,且本装置采用混合组件,以筒体整体转动的形式实现内部液体的位置交替混合,相比采用搅拌棒搅拌的混合形式,混合过程柔和且混合效果更好,搅拌棒搅拌并不能对液体进行不同高度上的有效交换混合,操作人员采用混合组件,在本装置利用位于底部的滤膜进行负压洗涤过滤一段时间后,可操作旋转套设转动圈,将位于侧边的滤膜位置旋转至底端,同时发生了负压泵对负压通道的连通切
换,采用利用率较低的滤膜对含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液体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了整个洗涤过滤流程的高效性,对后盖进行拆卸时,先旋转转动柱体使脱离衔接环圈,即可有足够的横向空间供后盖进行拆卸操作。
10.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环状旋转块、橡胶摩擦层,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环状旋转块,所述环状旋转块表面贴合固定有橡胶摩擦层,所述橡胶摩擦层与衔接圆筒相接触,电机驱动环状旋转块、橡胶摩擦层旋转,橡胶摩擦层利用静摩擦力带动衔接圆筒转动,进而实现了负压泵对负压通道连通的自动切换。
11.所述外筒体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筒体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密封盖,出料管内径小于进料管内径,使出料稳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对滤膜进行快速更换,且采用多方向扩大过滤面积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洗涤效率;本装置中利用负压配合大面积过滤的方案,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本装置能够对之前被截留在滤膜内侧壁上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进行反向冲刷,使滤膜内侧壁上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脱离滤膜表面,进而能够使此处的滤膜下次投入纳米微晶纤维素的过滤使用时,能够起到高效的过滤功能;本装置以弧形滑条在环形夹层空间轨道内滑动的方案,能够快速且准确地选择需要抽负压的负压通道;本装置中,锁紧组件能够使后盖拆装方便,进而能够使更换滤膜的操作方便快捷;本装置采用混合组件,以筒体整体转动的形式实现内部液体的位置交替混合,相比采用搅拌棒搅拌的混合形式,混合过程柔和且混合效果更好,搅拌棒搅拌并不能对液体进行不同高度上的有效交换混合,操作人员采用混合组件,在本装置利用位于底部的滤膜进行负压洗涤过滤一段时间后,可操作旋转套设转动圈,将位于侧边的滤膜位置旋转至底端,发生了负压泵对负压通道的连通切换,采用利用率较低的滤膜对含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液体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了整个洗涤过滤流程的高效性;本装置采用驱动组件,实现了负压泵对负压通道连通的自动切换,提高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正向斜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后向斜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第一分隔条与第二分隔条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筒体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图1中a方向切面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的套设转动圈、弧形转动架形状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01、筒体;102、滤膜;103、漏槽;104、压紧框件;105、弹性密封条;106、
第一转轴;107、后盖;108、框件锁紧圈;109、前盖;201、外筒体;202、第一分隔条;203、第二分隔条;204、衔接圆筒;205、排液孔;301、环状滑轨;302、弧形滑条;303、弧形衔接条;304、负压槽孔;305、贴合片;306、衔接管;401、锁紧件;402、第二转轴;403、锁紧卡条;404、锁紧卡槽;501、工作台;502、第一安装板;503、第二安装板;504、支撑柱;505、转动柱体;506、衔接环圈;507、套设转动圈;508、弧形转动架;601、电机;602、环状旋转块;603、橡胶摩擦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洗涤装置,包括筒体101以及设置在筒体101内部的滤膜102,还包括滤膜更换组件,滤膜更换组件包括漏槽103、压紧框件104、弹性密封条105,筒体101为侧向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体101,筒体101侧壁上开设有漏槽103,滤膜102贴合设置在筒体101内侧壁上,筒体101内侧壁一端利用第一转轴106转动安装有压紧框件104,压紧框件104能够与滤膜102贴合,压紧框件104靠近滤膜102一侧边缘设置有弹性密封条105,筒体101远离第一转轴106一端嵌入安装有后盖107,后盖107靠近筒体101一侧固定安装有框件锁紧圈108,后盖107与筒体101贴合状态下,框件锁紧圈108嵌入筒体101内部,框件锁紧圈108外侧壁与压紧框件104远离滤膜102一侧紧密贴合,在本装置使用状态下,对压紧框件104远离第一转轴106一端起到固定作用,筒体101远离后盖107一端安装有前盖109,外筒体201侧壁上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与筒体101内部空间连通,进料管上安装有密封盖,本发明能够对滤膜102进行快速更换,且采用多方向共同过滤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洗涤效率。
17.还包括负压辅助组件,负压辅助组件包括外筒体201、第一分隔条202、第二分隔条203,筒体101外侧壁棱边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分隔条202,第一分隔条202外侧包覆安装有外筒体201,外筒体201与筒体101之间形成第一夹层空间,第一分隔条202将夹层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第一夹层空间,第一分隔条202远离后盖107一端外侧包覆安装有衔接圆筒204,衔接圆筒204与筒体101之间形成第二夹层空间,第二分隔条203将第二夹层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第二夹层空间,独立第一夹层空间的数量与独立第二夹层空间的数量相同,独立第一夹层空间与位置贴近的独立第二夹层空间相互连通,形成多条负压通道,衔接圆筒204远离外筒体201一端与前盖109固定连接,前盖109远离衔接圆筒204一侧边缘开设有排液孔205,排液孔205与负压通道相互连通,操作人员利用外界负压泵对排液孔205进行抽负压,使负压通道内气压降低,提高筒体101内的含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液体的过滤效率,被滤出的液体在负压泵吸力以及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动至外界容器中。
18.排液孔205开设有若干组,排液孔205开设的组数对应负压通道数量,多组排液孔205分别与贴近的一条负压通道相互连通,操作人员利用外界负压泵单独对一组排液孔205进行抽负压,对应此负压通道的滤膜102此时进行高效过滤,其他位置的滤膜102会进行向筒体101内部方向的气体渗透,能够对之前被截留在滤膜102内侧壁上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进行反向冲刷,使滤膜102内侧壁上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脱离滤膜102表面,进而能够使此处的
滤膜102下次投入纳米微晶纤维素的过滤使用时,能够起到高效的过滤功能。
19.还包括负压衔接组件,负压衔接组件包括环状滑轨301、弧形滑条302、弧形衔接条303,前盖109远离衔接圆筒204一侧固定安装有环状滑轨301,环状滑轨301包括内圈和外圈,排液孔205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环形夹层空间内,环形夹层空间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滑条302,弧形滑条302远离前盖109一侧固定衔接有弧形衔接条303,弧形衔接条303远离弧形滑条302一侧固定安装有贴合片305,贴合片305远离弧形衔接条303一侧固定安装有衔接管306,弧形滑条302、弧形衔接条303、贴合片305内共同开设有负压槽孔304,负压槽孔304靠近衔接管306一端与衔接管306密封连通,衔接管306与外界负压泵连通,弧形滑条302在环形夹层空间轨道内滑动,能够快速且准确地选择需要抽负压的负压通道,且弧形滑条302与前盖109紧贴,能够保证抽负压的高效率。
20.还包括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401、第二转轴402、锁紧卡条403、锁紧卡槽404,筒体101外侧壁靠近后盖107一端利用第二转轴402转动安装有锁紧件401,锁紧件401为具有弹性的锁紧件401,锁紧件401远离第二转轴402一端设置有锁紧卡条403,后盖107远离筒体101一侧边缘开设有锁紧卡槽404,框件锁紧圈108完全嵌入筒体101内部后,后盖107与筒体101贴合,此时转动锁紧件401使锁紧卡条403嵌入锁紧卡槽404,能够提高后盖107安装的稳固性,且采用本锁紧组件能够使后盖107拆装方便,进而能够使更换滤膜102的操作方便快捷。
21.还包括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工作台501、第一安装板502、第二安装板503,外筒体201下方设置有工作台501,工作台50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502、第二安装板503,第一安装板502与贴合片305连接固定,第二安装板503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04,支撑柱504上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柱体505,后盖107远离外筒体201一侧中央固定安装有衔接环圈506,衔接环圈506与转动柱体505螺纹连接,外筒体201外表面套设有套设转动圈507,工作台501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弧形转动架508,弧形转动架508与套设转动圈507滑动连接,套设转动圈507能够以转动柱体505为轴旋转,在弧形转动架508内部滑动,混合组件使得排液孔205能够以转动柱体505为轴旋转,衔接管306能够在位置保持不动的状态下,进行对不同负压通道的连通,且本装置采用混合组件,以筒体101整体转动的形式实现内部液体的位置交替混合,相比采用搅拌棒搅拌的混合形式,混合过程柔和且混合效果更好,搅拌棒搅拌并不能对液体进行不同高度上的有效交换混合,操作人员采用混合组件,在本装置利用位于底部的滤膜102进行负压洗涤过滤一段时间后,可操作旋转套设转动圈507,将位于侧边的滤膜102位置旋转至底端,旋转完成后,发生了负压泵对负压通道的连通切换,旋转完成后位于底端的滤膜102,在旋转前因为在侧边所以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但膜内侧仍然附着有此滤膜102在上一次位于底端进行过滤时的少量纳米微晶纤维素,相比较旋转前位于底端的滤膜102,利用率较低,此时为采用利用率较低的滤膜102对含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液体进行高效过滤,周期性旋转套设转动圈507,配合对位于侧方及顶端的滤膜102内侧壁上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进行反向冲刷,能够使底端的滤膜102始终维持低利用率,渗透效果能够高效维持,进而提高了整个洗涤过滤流程的高效性,对后盖107进行拆卸时,先旋转转动柱体505使脱离衔接环圈506,即可有足够的横向空间供后盖107进行拆卸操作。
22.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601、环状旋转块602、橡胶摩擦层603,工作台50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601,电机601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环状旋转块602,环状旋转块602表面
贴合固定有橡胶摩擦层603,橡胶摩擦层603与衔接圆筒204相接触,电机601驱动环状旋转块602、橡胶摩擦层603旋转,橡胶摩擦层603利用静摩擦力带动衔接圆筒204转动,进而实现了负压泵对负压通道连通的自动切换。
23.外筒体201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与筒体101内部空间相互连通,出料管上安装有密封盖,出料管内径小于进料管内径,使出料稳定。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