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8049发布日期:2022-08-06 01:1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均质乳化泵和输送泵及自吸泵三位一体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


背景技术:

2.对于固液混合的物料,常用均质乳化泵进行处理,可适用于食品、制药、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因此混合均质泵和均质乳化泵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技术装备。
3.为了使均质乳化泵正常工作,现有方案中常常配置其它设备作为辅助,例如在粉液均质乳化时需配自吸泵、均质乳化泵、物料输送泵,这就造成占地面积大、耗能大、成本高、设备维修量大等问题。因此,本技术人进过深入研究,现提出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该均质乳化泵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克服前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工作高效,从而有利于简化简化结构、减小占地面积、有利于节能。
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包括基座和泵体,泵体内具有沿泵体轴向依序设置并相邻连通的物料吸入单元、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物料吸入单元、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共用一根驱动轴,物料吸入单元设有用于吸入物料的吸口,泵送单元设有用于排出物料的出口,物料吸入单元与泵送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级均质乳化单元,所述的物料自吸口向出口运动经过均质乳化单元均质乳化处理。
6.优选的,基座具有两端,一端位于动力单元的输入一侧,另一端与泵体连接,驱动轴具有一根整体连续轴,该整体连续轴依序穿过泵体、基座并用于与动力单元连接,基座设有多个轴承,该多个轴承用于支撑所述的整体连续轴。
7.优选的,驱动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依序连接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的整体连续轴,另一部分为物料吸入单元的转动轴,该转动轴与整体连续轴同轴可拆式连接。
8.优选的,转动轴设有定位部,均质乳化单元设有第一转动件和相应的第一固定件,泵送单元设有第二转动件和相应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均设有供物料流过的轴向连通孔,定位部、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依序通过定位套抵接定位连接,整体连续轴设有台阶定位部,第二转动件位于基座的一侧经台阶定位部定位,当转动轴与整体连续轴同轴连接后,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被定位部依序通过定位套抵接定位连接。
9.优选的,泵体轴向依序分为多个部分,相邻部分之间可拆式连接,相邻部分之间夹设固定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对于具有一级均质乳化单元的情况,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第一泵腔,第一转动件位于第一泵腔内,第二固定件与泵体的最后一部分之间形成第二泵腔,第二转动件位于第二泵腔内,对于具有多级均质乳化单元的情况,相邻的第一固定件之间以及最后一级均质乳化单元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均形成第一
泵腔,各第一转动件位于各自的第一泵腔内,第二转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泵腔内。
10.优选的,用于夹设固定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面上设有环形凹部,该环形凹部用于定位安装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
11.优选的,环形凹部内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件。
12.优选的,相邻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相邻的各部分沿轴向依序定义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n部分,第一部分设有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部分设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过的第二通孔和设于朝向吸口一侧的第一螺纹孔,依次重复设置通孔、螺纹孔直至第n部分,而第n部分设有朝向吸口一侧的第n-1螺纹孔,第一紧固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依次连接直至第n部分,而第n-1紧固件与第n-1螺纹孔螺纹连接,并且第n部分设有朝向基座一侧的第n螺纹孔,基座设有第n紧固件,该第n紧固件与第n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n紧固件中各相邻紧固件采用周向错位设置。
13.优选的,整体连续轴的位于泵体的部分的长度小于位于基体部分的长度,整体连续轴的位于泵体的部分依序连接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
14.优选的,物料吸入单元采用螺旋吸入结构,螺旋吸入结构具有圆柱形吸入腔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圆柱形吸入腔可转动配合,圆柱形吸入腔的直径小于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的泵腔的直径,泵送单元采用叶片泵送结构,叶片泵送结构具有叶轮,所述的出口位于叶轮的周向,并且出口的轴线方向为驱动轴的径向,圆柱形吸入腔与驱动轴同轴设置。
15.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公开的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可以同时实现吸入、均质乳化并向外泵送,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工作高效,另外,由于动力单元同时带动物料吸入单元、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一同工作,所以动力单元输送的动力路径缩短,无需经过多次转换才能供给动力,因此减少了损耗,有利于工作高效。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的立体示意图(已进行局部剖视)。
18.图2为一种轴向剖视图。
19.图3为泵体的第二部分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20.图4为从吸口视角所见的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的立体示意图。
21.图5为图4隐藏第一部分后的立体示意图。
22.图6为图5隐藏第二部分后的立体示意图。
23.图7为图6隐藏第三部分后的立体示意图。
24.图8为图7从基座一侧视角所见的立体示意图。
25.图9为图8隐藏基座后的立体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吸口、3-出口、4-整体连续轴、5-轴承、6-转动轴、7-定位部、8-动齿盘、9-静齿盘、10-叶轮、11-第二固定件、12-轴向连通孔、13-定位套、14-台阶定位部、15-环形凹部、16-环形槽、17-密封件、18-第一部分、19-第二部分、20-第三部分、21-第四部分、22-圆柱形吸入腔、23-螺旋叶片、24-第一通孔、25-第一螺纹孔、26-第二通孔、
27-第二螺纹孔、28-第三通孔、29-第三螺纹孔、30-第四通孔、31-第四螺纹孔、32-圆锥形扩散面、33-排放管、34-减重孔、35-圆锥形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它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它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它技术方案。
2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如图1至9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包括基座1和泵体,泵体轴向依序分为多个部分,相邻部分之间可拆式连接,相邻部分之间夹设固定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11,对于具有一级均质乳化单元的情况,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11之间形成第一泵腔,第一转动件位于第一泵腔内,第二固定件11与泵体的最后一部分之间形成第二泵腔,第二转动件位于第二泵腔内,对于具有多级均质乳化单元的情况,相邻的第一固定件之间以及最后一级均质乳化单元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11之间均形成第一泵腔,各第一转动件位于各自的第一泵腔内,第二转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泵腔内。按上述多个部分设计,可方便生产装配,保障装配质量。额外的,相邻部分之间夹设固定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11,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0.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4至9所示,相邻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例如紧固件采用螺栓,相邻的各部分沿轴向依序定义为第一部分18、第二部分19......第n部分,第一部分18设有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通孔24,第二部分19设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过的第二通孔26和设于朝向吸口2一侧的第一螺纹孔25,依次重复设置通孔、螺纹孔直至第n部分,而第n部分设有朝向吸口2一侧的第n-1螺纹孔,第一紧固件与第一螺纹孔25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与第二螺纹孔27螺纹连接,依次连接直至第n部分,而第n-1紧固件与第n-1螺纹孔螺纹连接,并且第n部分设有朝向基座1一侧的第n螺纹孔,基座1设有第n紧固件,该第n紧固件与第n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n紧固件中各相邻紧固件采用周向错位设置。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逐一地将泵体的各部分可拆式连接起来,因此,不仅提供了极大地装配便利性,而且显著缩短了紧固件所需的连接长度,另外,也为后期使用中检修维护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性,即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依序拆除,降低了拆除难度。例如图1、2所示,将泵体分为四部分,即n为四,因此具有第一部分18、第二部分19、第三部分20、第四部分21,相应的,具有第一通孔24、第一螺纹孔25、第二通孔26、第二螺纹孔27、第三通孔28、第三螺纹孔29、第四通孔30、第四螺纹孔31。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夹设固定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11的固定面上设有环形凹部15,该环形凹部15用于定位安装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11。这样设计后,通过环形凹部15定位后,可方便地安装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11,同时,由于环形凹部15的定位使得装配时无需担心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11在装配过程中偏移超出设计要求,所以为后续进一步装配泵体的多个部分中的相关部分提供了便利,另外,由于该相关部分在两侧面均设有环形凹部15,所以在装配该相关部分时也更加方便。结合图2所示进一步说明,假如泵体的第四部分21已经与基座1通过第四通孔30、第四螺纹孔31连接完毕,那么为进一步装配
泵送单元提供了基础,装配泵送单元还需进一步装配叶轮10、定位套13、第二固定件11,装配时,可以先将叶轮10套在整体连续轴4上并通过键传动连接,此时轴向由设于第四部分21的位于叶轮10一侧的台阶定位部14定位,然后套入定位套13,叶轮10被定位套13、台阶定位部14轴向定位,将密封件17放入第四部分21上的环形凹部15的环形槽16中,再接着将第二固定件11与第四部分21上的环形凹部15套接定位配合并与密封件17密封配合,这样,第二固定件11与第四部分21之间形成第二泵腔,叶轮10在第二泵腔内工作,实现泵送目的。接下来安装第二级均质乳化单元,即进一步安装第三部分20、动齿盘8、静齿盘9,由于第二固定件11设有轴向连通孔12,所以上述定位套13有一部分伸入第二级均质乳化单元的泵腔中,在装配第二级均质乳化单元时,首先可以将第三部分20与第四部分21通过第三通孔28、第三螺纹孔29连接固定,此时,由于第三部分20在第二固定件11一侧也设有环形凹部15,该环形凹部15的环形槽16中也放入密封件17,所以可以对第二固定件11进行更好地定位固定并密封,同时也保障了第三部分20的连接精度,为后续静齿盘9的安装精度提供了保障,在安装完成第三部分20后,动齿盘8套在整体连续轴4上并通过键传动连接,动齿盘8与前述定位套13相抵定位,接着再套入另一定位套13并与动齿盘8相抵连接,然后将另一密封件17放入第三部分20上的位于吸口2一侧的另一环形凹部15的环形槽16中,再接着将动齿盘8与前述的另一环形凹部15套接定位配合并与密封件17密封配合,这样,动齿盘8与第二固定件11之间形成第一泵腔,动齿盘8在第一泵腔内工作,实现均质乳化目的。接着继续安装第一级均质乳化单元,装配过程可参考第二级均质乳化单元的装配过程,即进一步安装第二部分19、另一动齿盘8、另一静齿盘9,这里不加赘述。安装完成第一级均质乳化单元后,接下来安装物料吸入单元,首先可以将第一部分18与第二部分19通过第一通孔24、第一螺纹孔25连接固定,此时,由于第一部分18在第一级均质乳化单元一侧也设有环形凹部15,该环形凹部15的环形槽16中也放入密封件17,所以可以对第一级均质乳化单元的静齿盘9进行更好地定位固定并密封,同时也保障了第一部分18的连接精度,另外,由于第一部分18集成有圆柱形吸入腔22,所以前述设计也同时确保了圆柱形吸入腔22的装配精度,另外也为圆柱形吸入腔22与螺旋叶片23的安装配合精度提供了保障,对于转动轴6的安装,可以是转动轴6设有螺旋叶片23,转动轴6与圆柱形吸入腔22套接配合,转动轴6插入圆柱形吸入腔22并与整体连续轴4螺纹对接,同时,转动轴6上的定位部7将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依序通过定位套13抵接定位连接,第一转动件例如动齿盘8,第二转动件例如叶轮10。至此,从吸口2经乳化均质再到泵送已形成完整的结构,集成度高。
32.额外的,由于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同轴式多功能均质乳化泵,其设计目的是提高集成度,并且需要同时具有吸入、均质乳化、泵送功能,因此导致为实现各功能产生的装配精度问题,例如圆柱形吸入腔22与螺旋叶片23的配合精度问题、静齿盘9与动齿盘8的配合间隙问题、叶轮10与第二泵腔的配合精度问题等,如何保障装配精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如何简单的保障装配精度则更为困难,而本公开通过泵体的各部分设计以及环形凹部15的设计,再结合整体连续轴4的设计,通过这三部分的设计来较为简单地解决前述装配精度问题,具体来说,按前述设计后,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整体连续轴4、各环形凹部15、第一转动件、第一固定件、第二转动件、第二固定件11的精度,由于第一转动件、第一固定件、第二转动件、第二固定件11本身容易到达较好的精度,所以若整体连续轴4和各环形凹部15的精度得以保障,则就能解决上述装配精度问题,因此,也使得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能够较为
简单地解决前述装配精度问题。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依序连接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的整体连续轴4,另一部分为物料吸入单元的转动轴6,该转动轴6与整体连续轴4同轴可拆式连接。这样设计后,极大地便利装配,另外,从上述可知,也有利于简化定位结构,即转动轴6与整体连续轴4同轴连接后,即可完成定位。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1具有两端,一端位于动力单元的输入一侧,另一端与泵体连接,驱动轴具有一根整体连续轴4,该整体连续轴4依序穿过泵体、基座1并用于与动力单元连接,基座1设有多个轴承5,该多个轴承5用于支撑所述的整体连续轴4。这样设计后,有利于保障对泵体及整体连续轴4的稳定支撑,为装配精度和工作可靠性提供基础。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4至9所示,第四部分21设有减重孔34,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泵体的重量,从而泵体被更好地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反过来降低对泵体其它部分的减重要求。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整体连续轴4的位于泵体的部分的长度小于位于基体部分的长度,整体连续轴4的位于泵体的部分依序连接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这样设计后,整体连续轴4的位于泵体的部分可以得到更好地支撑,另外变形量也可以更小,从而有利于装配精度和工作可靠性。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物料吸入单元采用螺旋吸入结构,螺旋吸入结构具有圆柱形吸入腔22和螺旋叶片23,螺旋叶片23与圆柱形吸入腔22可转动配合,圆柱形吸入腔22的直径小于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的泵腔的直径,泵送单元采用叶片泵送结构,叶片泵送结构具有叶轮10,所述的出口3位于叶轮10的周向,并且出口3的轴线方向为驱动轴的径向,圆柱形吸入腔22与驱动轴同轴设置。这样设计后,一方面,可快速、高效地将物流吸入,另外由于圆柱形吸入腔22的直径小于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的泵腔的直径,圆柱形吸入腔22与驱动轴同轴设置,从图中可以看到,圆柱形吸入腔22为细长形设计,这样能够在吸入时具有更好地压力,从而能够把物料(例如粘稠的物料)向均质乳化单元一侧输送,因此不仅能够吸入,而且考虑到了吸入后的压力,通过前述设计可带来更好的工作性能;另一方面,叶片泵送结构具有叶轮10,所述的出口3位于叶轮10的周向,并且出口3的轴线方向为驱动轴的径向,这样可使得物料更快地向外泵送,从而与吸口2侧协同,另整个物料输送具有更强大的能力,从而使得吸入、均质乳化、泵送功能协同发挥出更好地性能。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圆柱形吸入腔22在出料出设有圆锥形扩散面32,这样设计后,能够令物料更快地向齿间扩散,为均质乳化过程提供帮助。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中间的静齿盘9的背面以及第二固定件11的背面均设有圆锥形导流面35,这样可令均质乳化后的物料更好地归集流向轴向连通孔12,从而使得物料输送更加顺畅。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除了物料吸入单元之外,均质乳化单元以及泵送单元的底部均设有排放管33,通过排放管33可以在检修时将多余的物料尽快排出,也可以在清洗时,利用排放管33排水。
41.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时,若有需要,上述结构可参考其它实施例/附图一并理解,这里不加赘述。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
护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