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4742发布日期:2022-08-17 09:5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刮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


背景技术:

2.现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池底和池壁容易堆积大量的污泥,容易影响对污水的处理,通常会使用到刮泥机进行清理,将淤泥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种机器,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
3.目前,专利号为cn202121793012.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周边传动刮泥机,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安装板、污泥出口、破碎结构和防堵塞结构,所述沉淀池内侧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沉淀池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污泥出口,所述收集铲上设置有污泥破碎结构;所述污泥破碎结构包括连接轴、破碎板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收集铲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收集铲的内部并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安装有c形槽,所述c形槽的内侧设置有破碎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轴、第二驱动电机和破碎板的辅助能够将污泥进行破碎,使其更利于排出沉淀池的内部,避免大块的污泥影响装置运行。其采用的是通过刮板对内壁进行清理,但该刮泥机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多角度刮泥处理,无法对沉淀池内进行无死角刮泥处理,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
4.因此,针对上述日常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在使用后不能无死角刮泥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进行多角度刮泥处理,无法对沉淀池内进行无死角刮泥处理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包括台板;所述台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台板的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结构与所述升降组件结构相同,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泥组件。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时,通过升降组件带动刮泥组件上下移动,通过伸缩组件带动刮泥组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刮泥组件转动至合适的角度,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刮泥组件转动进行刮泥,从而实现了对污水
沉淀池的无死角刮泥处理。
10.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台板的上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台板转动连接,通过启动第三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对螺纹杆进行驱动处理。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所述螺纹筒与所述螺纹杆丝杆连接,通过螺纹杆与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刮泥组件上下移动。
12.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台板的底端,所述螺纹筒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与限位槽的滑动连接对刮泥组件进行移动限位处理。
13.优选地,所述刮泥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所述固定筒的内侧设置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与所述固定筒转动连接,通过螺旋叶对污泥进行输送处理。
14.进一步的,所述刮泥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筒的上端,所述固定筒的输出轴设置有皮带组,所述皮带组与所述螺旋叶转动连接,通过启动第四电机带动皮带组转动,通过皮带组带动螺旋叶转动。
15.再进一步的,所述刮泥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刮板,所述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筒的外侧,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存料盒,通过刮板进行刮泥处理,通过存料盒对污泥进行收纳处理。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通过启动第三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与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刮泥组件上下移动,通过限位杆与限位槽的滑动连接对刮泥组件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伸缩组件带动刮泥组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刮泥组件转动至合适的角度,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刮泥组件转动进行刮泥,通过启动第四电机带动皮带组转动,通过皮带组带动螺旋叶转动,通过刮板刮泥的同时,螺旋叶带动污泥输送至存料盒中,从而实现了对污水沉淀池的无死角刮泥处理。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台板;2、支撑架;3、升降组件;4、第一电机;5、旋转柱;6、伸缩组件;7、第二电机;8、连接板;9、刮泥组件;10、第三电机;11、螺纹杆;12、螺纹筒;13、限位杆;14、限位槽;15、固定筒;16、螺旋叶;17、第四电机;18、皮带组;19、刮板;20、存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包括台板1;台板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台板1的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底端设置有旋转柱5,旋转柱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伸缩组件6,伸缩组件6结构与升降组件3结构相同,伸缩组件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泥组件9。
25.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台板1的形状结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如台板1可以为矩形结构、圆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
26.其中,升降组件3的内部包括有第三电机10,第三电机10固定安装在台板1的上端,第三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与台板1转动连接,通过启动第三电机10带动螺纹杆11转动,对螺纹杆11进行驱动处理,升降组件3的内部包括有螺纹筒12,螺纹筒12设置于螺纹杆11的外侧,螺纹筒12与螺纹杆11丝杆连接,通过螺纹杆11与螺纹筒12的丝杆连接带动刮泥组件9上下移动。
27.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升降组件3的内部包括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固定安装在台板1的底端,螺纹筒1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杆13与限位槽14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13与限位槽14的滑动连接对刮泥组件9进行移动限位处理,刮泥组件9的内部包括有固定筒15,固定筒15固定安装在连接板8的底端,固定筒15的内侧设置有螺旋叶16,螺旋叶16与固定筒15转动连接,通过螺旋叶16对污泥进行输送处理。
28.同时,刮泥组件9的内部包括有第四电机17,第四电机17设置于固定筒15的上端,固定筒15的输出轴设置有皮带组18,皮带组18与螺旋叶16转动连接,通过启动第四电机17带动皮带组18转动,通过皮带组18带动螺旋叶16转动,刮泥组件9的内部包括有刮板19,刮板19固定安装在固定筒15的外侧,固定筒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存料盒20,通过刮板19进行刮泥处理,通过存料盒20对污泥进行收纳处理。
2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无死角刮泥机时,通过启动第三电机10带动螺纹杆11转动,通过螺纹杆11与螺纹筒12的丝杆连接带动刮泥组件9上下移动,通过限位杆13与限位槽14的滑动连接对刮泥组件9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伸缩组件6带动刮泥组件9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启动第二电机7带动刮泥组件9转动至合适的角度,通过启动第一电机4带动刮泥组件9转动进行刮泥,通过启动第四电机17带动皮带组18转动,通过皮带组18带动螺旋叶16转动,通过刮板19刮泥的同时,螺旋叶16带动污泥输送至存料盒20中,从而实现了对污水沉淀池的无死角刮泥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