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雨污分流处理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2515发布日期:2022-08-27 01:5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高效雨污分流处理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雨污分流处理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平流式沉淀池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出口分别设在池子的两端,进口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出口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3.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在完成刮泥后,在返回过程中容易使得池底未完全刮干净的污泥在行车返回过程中,使得污泥反方向运动,致使出现刮板带动污泥反向运动的情况,致使污泥堆积在出水口附近,影响雨污分流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刮泥板反向运动时致使无完全刮除的污泥反向堆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雨污分流处理循环装置,通过固定块与固定槽的连接以及连接块与连接槽的连接达到钢筋砼构件之间连接稳定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雨污分流处理循环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两侧设置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内底壁倾斜设置,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池体深度最大一侧,所述池体中设置有刮泥组件,所述刮泥组件包括阵列分布在池体内底壁上的若干刮板以及滑动连接在池体上的行车,所述行车上远离入水口的一侧设置有与刮板抵触的限位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刮板转动连接在行车上,使得行车在刮泥时,刮板与限位块相互抵触,使得刮板难以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刮板正常完成刮泥版的刮泥,行车在回复原位时,由于限位块只设置在一侧,刮板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刮板不与池体底部接触,使得刮板难以致使未清理完全的污泥反向运动,增加清理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行车上的平流板,所述平流板的倾斜角度与池体内底壁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平流板的最高水平高度高于液面高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平流板且平流板的倾斜角度与池体内底壁的倾斜方向相同,使得行车在朝向入水口运动时,平流板的倾斜方向阻止入水口附近的水分朝向出水口运动,在行车复位时,平流板的倾斜方向使得出水口的水分能够较好的朝向入水口处运动,使得污水在平流板靠近入水口处停留时间更长,提高沉淀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流板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平流
板之间存在导流通道,所述入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为方向一,所述导流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方向一的夹角大于零度且偏向下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平流板,由于行车运动时容易扰动水流,致使水分朝向上方运动,通过设置导流板并设置导流板的方向,使得在刮板运动时,致使水流的运动方向为倾斜向下,减少由于行车运动导致的水分上涌的现象,使得水分中的污泥难以上涌,加强除污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板的顶面为流线型,所述导流板的顶面长度大于其底面长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流板设置为流线型,使得导流板运动时阻力更小,导流板的顶面长度大于其底面长度,使得水流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倾斜向下的水流。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板还设置在刮板的上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刮泥时,由于与池底接触,产生一个斜向上的水流,通过设置导流板,抑制水流向上,防止污泥上涌。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包括转动连接在行车上的挡板一以及转动连接在挡板一上的挡板二,所述挡板一与行车上的限位块抵触,所述限位块的倾斜方向与池体内底部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挡板一所述挡板一与挡板二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挡板一上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挡板二与凸起抵触,所述挡板一以及挡板二采用pa塑料制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不同倾斜方向的挡板一以及挡板二,使得挡板一以及挡板二在刮泥时形成存泥空腔,防止刮板的高度不够致使泥沙从刮板上方运动至刮板靠近出水口一侧,增加沉淀效率。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设置不同倾斜方向的挡板一以及挡板二,使得挡板一以及挡板二之间形成空腔,增加容纳污泥的空腔,使得刮板容纳更多的污泥,同时改变挡板一的倾斜方向,使得在刮泥时,难以使得污泥随着水分运动至刮板靠近出水口一侧,增加沉淀效率,通过设置导流板,控制水流方向,使得水流方向倾斜向下,防止水流中的污泥上涌,影响池体的沉淀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2.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池体;2、入水口;3、出水口;4、刮板;5、行车;6、限位块;7、平流板;8、导流板;9、挡板一;10、挡板二;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5.实施例:一种高效雨污分流处理循环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池体1以及刮泥组件,池体1的两侧设置有入水口2以及出水口3,刮泥组件包括行车5以及刮板4,行车5滑动连接在池体1内,刮板4设置在行车5上并与池体1的内底壁抵触。
26.如图所示,入水口2以及出水口3分别设置在池体1的对侧,池体1的内底壁为倾斜
设置,池体1内底壁的深度沿着入水口2至出水口3方向逐渐减小,行车5沿着入水口2至出水口3的方向滑动在池体1的内底壁上,通过行车5运动,带动行车5上的刮板4运动,从而使得刮板4完成池体1内底壁上污泥的刮除,刮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行车5上的平流板7,平流板7的倾斜设置在行车5上,平流板7的倾斜方向与池体1内底壁的倾斜方向相同,平流板7的最高水平高度高于液面高度,在行车5朝向入水口2处运动时,平流板7推动池体1内表面水分朝向入水口2运动,使得偏向入水口2一侧的水分难以沿平流板7上方直接运动至出水口3一侧,增长入水口2一侧水分的存留时间,使得池体1内的水分经过更长时间的沉淀,增加池体1的分流效果。
27.如图所示,刮板4组件包括设置在平流板7下方的导流板8,导流板8倾斜较小角度且倾斜方向与池体1底壁相反,导流板8的顶面为流线型,导流板8的顶面长度大于其底面长度,行车5从出水口3朝向入水口2运动时,导流板8的顶面为流线型,减小水流阻力,防止扰动水流,导流板8的顶面长度大于其底面长度,使得导流板8上下流速存在差距,由于使得导流板8顶面流速快,从而在导流板8顶面的导流下,使得水流向下运动,通过将导流板8倾斜设置,使得水流速度更加偏向下方,防止水流上涌,致使出现泥沙上涌的现象。
28.如图所示,刮板4设置在行车5的下方,刮板4包括转动连接在行车5上的挡板一9以及转动连接在挡板一9上的挡板二10,挡板一9与行车5上的限位块6抵触,所述限位块6的倾斜方向与池体1内底部的倾斜方向相反,挡板一9所述挡板一9与挡板二10的夹角小于90度,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采用pa塑料制成,挡板一9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凸起11,行车5运动时,由于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均为倾斜设置,使得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沿竖直方向形成开口朝向入水口2的凹槽,凹槽形成存泥空腔,使得在刮泥时存储更多的泥沙,防止泥沙从刮板4的上方运动至刮板4靠近出水口3的一侧,影响沉淀效果,同时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由于重力处于自然垂落状态,刮泥时,由于行车5上设置有限位块6,使得挡板一9在水流的作用力下,使得挡板一9与限位块6抵触,致使挡板二10与挡板一9发生转动,形成凹槽,直至挡板一9与限位块6抵触,此时挡板二10的底侧与池体1的内底壁抵触,完成刮泥的操作,在行车5返回原位时,由于在水流的作用下,致使挡板二10的底侧沿着池体1内底壁滑动,直至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处于同一平面上,此时在水流的作用力下,使得挡板二10与池体1内底壁脱离,从而防止挡板二10将污泥挂职出水口3处,通过设置凸起11,防止挡板在回落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致使挡板二10转动至挡板一9靠近出水口3一侧,使得刮板4难以复位。
29.工作原理
30.初始状态,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处于自然垂落状态;
31.刮泥时,行车5从出水口3朝向入水口2运动,挡板二10由于水的阻力以及与池体1内底壁的阻力,挡板二10难以发生运动,此时行车5带动挡板一9运动,直至挡板二10的底侧处于行车5的正下方,随着行车5的运动,直至挡板一9与限位块6抵触,此时由于挡板一9的位置固定,致使挡板二10在水流以及污泥的阻力作用向下难以发生运动,使得挡板二10在行车5的带动下,完成池体1内底壁的清理;
32.复位时,行车5反方向运动,致使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由于无限制,且在水流的作用下,使得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发生转动,使得挡板一9以及挡板二10难以阻碍下方水流通过,同时刮板4二远离池体1内底壁,防止将污泥刮治靠近出水口3一侧,影响沉淀效果。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