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土壤滤池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2159发布日期:2022-10-04 23:34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生物土壤滤池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土壤滤池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土壤滤池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2.生物除臭技术由于具有运行成本低廉、维护简便、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废气的除臭领域。土壤生物滤池是利用土壤作为生物载体,培养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3.生物土壤滤池一般需要几天的连续运行以取得所要求的臭气控制性能。初始适应期间,在土壤中形成了广泛的微生物种群,必须有适当的湿度以利于微生物生存,但现有的生物土壤滤池大多仅在最上层的植被区布置喷水装置,下层的生物土壤湿度无法保证,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土壤滤池除臭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土壤滤池除臭系统,包括除臭风机、生物土壤滤池、排水井和控制柜,除臭风机进口通过臭气收集装置连接废气源,除臭风机出口通过处理风管与生物土壤滤池的布气进口连接,处理风管上还设有喷雾加湿装置,生物土壤滤池的排水口与排水井连接,控制柜中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除臭风机、生物土壤滤池、喷雾加湿装置和排水井连接。
6.进一步的,喷雾加湿装置包括雾化喷嘴,雾化喷嘴通过给水管与自来水连接,给水管上还设有隔离阀,雾化喷嘴设置在处理风管内,隔离阀与控制器连接。
7.进一步的,生物土壤滤池包括池体、布气装置、土壤滤床和洒水装置,土壤滤床设置在池体内,布气装置设置在土壤滤床下方,布气装置包括与布气进口连接的布气管,布气管均匀布置,布气管上设有若干均布的布气孔,布气管周围填充有卵石,土壤滤床上端设有绿植层,洒水装置位于绿植层中,洒水装置包括与自来水连接的洒水管,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和喷洒头,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
8.进一步的,土壤滤床的填料主要为土壤,并在其中混入高温烧结矿质颗粒,还混有陶粒、珍珠岩、石英、蛭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高温烧结矿质颗粒与土壤体积比为5%,其平均直径3-5mm,土壤中还混有生物活性土壤,生物活性土壤中有用于吸收和分解臭气的微生物。
9.进一步的,臭气收集装置包括密封设置在废气源上的密封罩,以及和密封罩连接的收集管道,收集管道另一端与除臭风机进口连接。
10.进一步的,排水井包括井体和排水系统,井体上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土壤滤池的排水口连接,另一端连通井体内的空间,排水系统包括水泵和液位计,水泵固定在
井体内,井体上还固定有排水套管,水泵的出水口与排水套管连接,排水套管上设有管道阀,水泵、液位计和管道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11.进一步的,雾化喷嘴包括ss316不锈钢雾化喷嘴,内置滤网。
12.进一步的,控制器包括plc。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喷雾加湿装置能对臭气进行加湿以确保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有足够的湿度,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15.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生物土壤滤池中培养的微生物,对臭气进行吸收处理,当臭气接触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土壤滤床时,臭气中的致臭分子被微生物吸收并转化为co2、h2o等无害物质释放,从而达到除臭目的,同时有景观布置,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土壤滤池除臭系统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土壤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除臭风机;2、生物土壤滤池;3、排水井;4、阀门井;5、处理风管;6、雾化喷嘴;7、池体;8、布气进口;9、布气管;10、排水口;11、井体;12、进水管;13、液位计;14、水泵;15、排水套管;16、给水管;17、洒水管;18、供水管;19、喷洒头;20、土壤滤床。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土壤滤池除臭系统,包括除臭风机1、生物土壤滤池2、排水井3和控制柜,除臭风机1进口通过臭气收集装置连接废气源(恶臭气体源),除臭风机1出口通过处理风管5与生物土壤滤池2的布气进口8连接,处理风管5上还设有喷雾加湿装置,生物土壤滤池2的排水口10与排水井3连接,控制柜中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优选plc,控制器分别与除臭风机1、生物土壤滤池2、喷雾加湿装置和排水井3连接。
22.喷雾加湿装置包括雾化喷嘴6,雾化喷嘴6通过给水管16与自来水连接,给水管16上还设有隔离阀,雾化喷嘴6设置在处理风管5内,隔离阀为电磁控制的隔离阀,隔离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以实现喷雾加湿装置的运行控制。雾化喷嘴6优选ss316不锈钢雾化喷嘴,内置滤网,依靠正常水压即可喷出中空锥形细雾。
23.生物土壤滤池2包括池体7、布气装置、土壤滤床20和洒水装置,土壤滤床20设置在池体7内,布气装置设置在土壤滤床20下方,布气装置包括与布气进口8连接的布气管9,布气管9均匀布置,布气管9上设有若干均布的布气孔,布气管9周围填充有卵石,卵石直径大于布气孔直径,卵石为布气管9内气体提供出气空间,并防止布气孔被堵塞。土壤滤床20上端设有绿植层,洒水装置位于绿植层中,洒水装置包括与自来水连接的洒水管17,洒水管17上设有电磁阀和喷洒头19,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来控制洒水
工作,能在设定的时间对绿植浇水。
24.土壤滤床20的填料主要为土壤,并在其中混入高温烧结矿质颗粒,还混有陶粒、珍珠岩、石英、蛭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高温烧结矿质颗粒与土壤体积比为5%,其平均直径3-5mm,土壤中还混有生物活性土壤,生物活性土壤中有用于吸收和分解臭气的微生物。填料的表面积体积比大于200

/m3,土壤滤床20的整体压损不超过限定值(1200pa),活性土壤为微生物进行代谢提供氧气、水分和矿物营养成分,使得土壤滤床20在使用时仅需添加合适的水以便微生物生存。
25.臭气收集装置包括密封设置在废气源上的密封罩,以及和密封罩连接的收集管道,收集管道另一端与除臭风机1进口连接,此为现有的技术,不做赘述。
26.排水井3包括井体11和排水系统,井体11上固定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的一端与土壤滤池的排水口10连接,另一端连通井体11内的空间,排水系统包括水泵14和液位计13,水泵14固定在井体11内,井体11上还固定有排水套管15,水泵14的出水口与排水套管15连接,排水套管15上还设有管道阀,用于控制排水套管通闭,水泵14、液位计13和管道阀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液位计13测量排水井3中实时液位,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液位到达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14启动管道阀开启,排出排水井10内的水,控制柜上还可以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触摸屏,触摸屏可用于显示排水井3实时液位。
27.喷雾加湿装置和洒水装置的水源可采用自来水或者厂内中水,自来水或中水从供水管18通过供水阀门传输到给水管16和洒水管17,在供水阀门处设有阀门井4,以便后续检修。
2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除臭风机1将废气源的臭气抽入处理风管,在处理风管中利用喷雾加湿装置对臭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臭气通过布气管9进入生物土壤滤池2中进行吸收过滤,有机气体被降解成co2、h2o等,最终达到排放标准,生物土壤滤池2中的多余水份通过排水口10经进水管12进入排水井3,并依据排水液位要求,控制水泵14将水从排水套管15排出。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