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9940发布日期:2022-12-03 00:5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指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污水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在污水处理中需要用到过滤装装置,但是传统的过滤装置对污水处理效果不好,并不能彻底的将含有的异味和颗粒杂质进行清除,导致处理效果不佳,影响后期对污水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储水罐,所述第一罐体顶部设有入水管,所述第一罐体一端与所述第二罐体之间通过第一导管相连,所述第二罐体与所述储水罐之间通过第二导管相连,所述储水罐一端设有第三导管,另一端设有排水管,所述第三导管也与所述储水罐相连,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上均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罐中设有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以及第一水泵均与控制器信号相连。
5.可选的,所述第一罐体中设有多个吸附层,所述第一罐体底部设有沉积层。
6.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以及排水管的入口端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相连。
7.可选的,所述第二罐体内壁两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一级滤网、二级滤网、三级滤网,所述一级滤网、二级滤网以及三级滤网为底部设有多个网孔的筒状结构。
8.可选的,所述一级滤网、二级滤网内分层放置有碎石子和活性炭,所述三级滤网内放置有中空纤维膜。
9.可选的,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吸水管、第二水泵以及水质检测仪,所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吸水管相连,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质检测仪相连,所述第二水泵以及水质检测仪均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吸水管的一端向下穿过所述支撑板延伸至所述储水罐的底部,所述水质检测仪与所述控制器信号相连。
10.可选的,所述吸水管上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之间均存在间距,所述多个开口处均设有第二电磁阀。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其污水通过入水管流入第
一罐体中,由第一罐体进行沉积处理,实现第一级污水处理,在第一级污水处理结束后,通过第一导管上的水泵,将第一罐体中的水抽取至第二罐体中进行深层污水处理,实现第二级污水处理,可以将污水中含有的异味和颗粒杂质进行清除,在第二级污水处理结束后,处理过的水通过第二导管上的水泵抽取至储水罐中,由储水罐中所设置的水质检测装置来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检测,若水质检测装置判断水质不合格,通过第三导管上的水泵将储水罐中的水抽取至第二罐体重新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质量,解决了传统的过滤装置对污水处理效果不好,并不能彻底的将含有的异味和颗粒杂质进行清除,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的结构图。
15.图中,1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储水罐,4第一导管,5第二导管,6第三导管,7入水管,8排水管,9第一水泵,10吸附层,11沉积层,12固定架,13一级滤网,14二级滤网,15三级滤网,16吸水管,17第二水泵,18水质检测仪,19开口,20第二电磁阀,2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7.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8.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19.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20.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
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21.参见图1,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以及储水罐3,所述第一罐体1顶部设有入水管7,所述第一罐体1一端与所述第二罐体2之间通过第一导管4相连,所述第二罐体2与所述储水罐3之间通过第二导管5相连,所述储水罐3一端设有第三导管6,另一端设有排水管8,所述第三导管6也与所述储水罐3相连,所述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上均设有第一水泵9,所述储水罐3中设有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以及第一水泵9均与控制器信号相连。
22.本身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污水循环过滤的装置,其污水通过入水管7流入第一罐体1中,由第一罐体1进行沉积处理,实现第一级污水处理,在第一级污水处理结束后,通过第一导管4上的第一水泵9,将第一罐体1中的水抽取至第二罐体2中进行深层污水处理,实现第二级污水处理,可以将污水中含有的异味和颗粒杂质进行清除,在第二级污水处理结束后,处理过的水通过第二导管5上的第一水泵9抽取至储水罐3中,由储水罐3中所设置的水质检测装置来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检测,若水质检测装置判断水质不合格,通过第三导管6上的第一水泵9将储水罐3中的水抽取至第二罐体2处重新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质量,解决了传统的过滤装置对污水处理效果不好,并不能彻底的将含有的异味和颗粒杂质进行清除,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2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过程均由通过控制器中预设的控制程序来自动控制,控制器中预设的控制程序以及对应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以及设计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程序和电路连接。
24.具体的,所述第一罐体1中设有多个吸附层10,所述第一罐体1底部设有沉积层11,所述吸附层10以及所述沉积层11内部均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25.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以及排水管8的入口端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相连,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在特定时间中打开/关闭电磁阀,使得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分别被导通/关闭。
26.具体的,所述第二罐体2内壁两端设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上设有一级滤网13、二级滤网14、三级滤网15,所述一级滤网13、二级滤网14以及三级滤网15为底部设有多个网孔的筒状结构,方便放置滤层。
27.具体的,所述一级滤网13、二级滤网14内分层放置有碎石子和活性炭,所述三级滤网15内放置有中空纤维膜。
28.具体的,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吸水管16、第二水泵17以及水质检测仪18,所述第二水泵17的入水口与所述吸水管16相连,所述第二水泵17的出水口与所述水质检测仪18相连,所述第二水泵17以及水质检测仪18均固定在支撑板21上,所述吸水管16的一端向下穿过所述支撑板21延伸至所述储水罐3的底部,所述吸水管16上设有多个开口19,所述多个开口19之间均存在间距,所述多个开口19处均设有第二电磁阀20,所述水质检测仪18以及第二电磁阀20与所述控制器信号相连。
29.在工作时,第二水泵17通过吸水管16上的不同开口19,分别抽取在储水罐3中不同深度的水,并将所抽取的储水罐3中的水输出至水质检测仪18中进行水质检测,根据水质检
测仪18的不同检测结果,其控制器输出不同的控制指令,例如,若水质检测装置判断水质不合格,通过第三导管6上的水泵将储水罐3中的水抽取至第二罐体2重新进行处理。若水质检测装置判断水质合格,则通过储水罐3上的排水管8进行排放。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控制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20、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7、水质检测仪18等上述电器元件均为现有技术产品,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使用的需要,选取、安装并完成电路的调试作业,确保各用电器均能正常工作,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人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