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5529发布日期:2022-10-05 06:5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的制作方法
一种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包管,特别是一种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


背景技术:

2.炭滤池是一种利用炭颗粒等滤料进行过滤污水的滤池,而u型面包管则是在滤池中起到承载滤料层过滤和反冲洗配水的双重作用,由于u型面包管内部充满滤料,因此当水流通过u型面包管进行反冲洗时,受到滤料的阻碍,导致反冲洗压力极大,易致使u型面包管向外膨胀,而u型面包管普遍存在局部打磨不均匀以及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破的情况,导致u型面包管存在一些容易破裂的部位,一旦u型面包管内部的压力无法得到及时释放,u型面包管上易破裂的部位则会直接开裂,导致u型面包管的滤料向外渗漏并进入至布气布水渠道引起炭滤池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它能够在内部压力过大时使压力能够得到及时释放,避免压力过大导致面包管破裂从而致使内部滤料渗漏出来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表面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螺接孔;所述管体上方设有若干与螺接孔同轴的泄压筒;所述泄压筒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与螺接孔相螺接的进水接头,进水接头与泄压筒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泄压筒上端面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筒口;所述泄压筒上端外螺接有一筒盖;所述筒盖中心固定有一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下端向下穿过进水接头并设有一与其相贴合的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外壁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过滤孔;所述泄压筒内设有一密封堵头,密封堵头将进水接头上端端口堵塞密封;所述密封堵头中心设有与导向轴相匹配的下导向孔;所述泄压筒内中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中心设有与导向轴相匹配的上导向孔;所述缓冲板下表面与密封堵头上表面之间设有一套于导向轴外的下弹簧;所述缓冲板上表面与筒盖上侧内壁之间设有一套于导向轴外的上弹簧;所述上弹簧的弹性大于下弹簧的弹性;所述泄压筒下部内设有一辅助泄压结构。
6.所述辅助泄压结构包括设于泄压筒下部内壁的嵌槽,嵌槽呈环形;所述嵌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橡胶垫,橡胶垫呈环形;所述橡胶垫上端面与嵌槽上侧槽壁相贴合,橡胶垫下端面与泄压筒下侧内壁相贴合,橡胶垫外周面与嵌槽槽底相贴合;所述橡胶垫外周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外凹槽;所述橡胶垫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壁上设有若干与其内孔相贯通的通水孔;所述支撑环外径小于泄压筒内径。
7.所述橡胶垫内径小于泄压筒内径,缓冲板下表面外边沿与橡胶垫上端面相贴合。
8.所述密封堵头呈半球状,密封堵头直径大于进水接头上端端口,密封堵头外壁与
进水接头上端端口内边沿相贴合。
9.所述过滤罩上端罩口与进水接头下端端口相对,过滤罩上端面与进水接头下端面相贴合;所述进水接头下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圈。
10.所述过滤罩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所述过滤罩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槽,过滤孔外端孔口位于通水槽槽底。
11.所述筒盖中心设有一密封孔;所述导向轴上端向上穿过密封孔并螺接有一限位螺母;所述密封孔内壁与导向轴外壁之间设有一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端外边沿向外延伸出一位于限位螺母下表面与筒盖上侧外壁之间的限位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可通过上弹簧、下弹簧以及橡胶垫等部件进行多道缓冲,当面包管内部压力过大时,能够使面包管内部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以及缓冲,快速回压至正常水压,有效避免面包管内部压力过大时压力无法得到及时释放导致面包管发生破裂的情况,从而有效杜绝面包管破裂致使其内部滤料流入至布气布水渠道影响炭滤池正常使用的情况,保证炭滤池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炭滤池u型布气布水系统滤管面包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表面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螺接孔2;所述管体1上方设有若干与螺接孔2同轴的泄压筒3;所述泄压筒3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与螺接孔2相螺接的进水接头4,进水接头4与泄压筒3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泄压筒3上端面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筒口5;所述泄压筒3上端外螺接有一筒盖6;所述筒盖6中心固定有一导向轴7;所述导向轴7下端向下穿过进水接头4并设有一与其相贴合的过滤罩8;所述过滤罩8外壁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过滤孔9;所述泄压筒3内设有一密封堵头10,密封堵头10将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堵塞密封;所述密封堵头10中心设有与导向轴7相匹配的下导向孔11;所述泄压筒3内中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中心设有与导向轴7相匹配的上导向孔13;所述缓冲板12下表面与密封堵头10上表面之间设有一套于导向轴7外的下弹簧14;所述缓冲板12上表面与筒盖6上侧内壁之间设有一套于导向轴7外的上弹簧15;所述上弹簧15的弹性大于下弹簧14的弹性;所述泄压筒3下部内设有一辅助泄压结构。
18.所述辅助泄压结构包括设于泄压筒3下部内壁的嵌槽16,嵌槽16呈环形;所述嵌槽1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橡胶垫17,橡胶垫17呈环形;所述橡胶垫17上端面与嵌槽16上侧槽壁相贴合,橡胶垫17下端面与泄压筒3下侧内壁相贴合,橡胶垫17外周面与嵌槽16槽底相贴合;所述橡胶垫17外周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外凹槽18;所述橡胶垫17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内
凹槽19;所述内凹槽19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支撑环20;所述支撑环20外壁上设有若干与其内孔相贯通的通水孔21;所述支撑环20外径小于泄压筒3内径。
19.所述橡胶垫17内径小于泄压筒3内径,缓冲板12下表面外边沿与橡胶垫17上端面相贴合。
20.所述密封堵头10呈半球状,密封堵头10直径大于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密封堵头10外壁与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内边沿相贴合。
21.所述过滤罩8上端罩口与进水接头4下端端口相对,过滤罩8上端面与进水接头4下端面相贴合;所述进水接头4下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密封槽22;所述密封槽2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圈23。
22.所述过滤罩8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所述过滤罩8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槽24,过滤孔9外端孔口位于通水槽24槽底。
23.所述筒盖6中心设有一密封孔25;所述导向轴7上端向上穿过密封孔25并螺接有一限位螺母26;所述密封孔25内壁与导向轴7外壁之间设有一橡胶套27;所述橡胶套27上端外边沿向外延伸出一位于限位螺母26下表面与筒盖6上侧外壁之间的限位部28。
2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25.当面包管正常使用时,管体内的水流则会通过过滤罩8上的过滤孔9充满于进水接头4内,此时水压小于下弹簧14的弹性,因此密封堵头10始终将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堵塞密封,而过滤孔9的存在能够将水流中的杂质截留在过滤罩8外,避免大量杂质进入至泄压筒3内部影响内部部件的运行的情况。
26.当面包管的管体1内部压力过大时,充满于进水接头4内的水流的水压随之增加,此时水压大于下弹簧14的弹性,进水接头4内的水流则会向上推动密封堵头10,随着密封堵头10上移,进水接头4内的水流以及后续的水流能够源源不断进入至缓冲板12下表面与泄压筒3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内,突然多出的空间能够水流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从而起到缓压的效果,且由于上弹簧15弹性大于下弹簧14弹性,因此在上弹簧15的支撑下,随着密封堵头10上移,位于密封堵头10上表面与缓冲板12下表面之间的下弹簧14被压缩并产生弹性,这股弹性则会通过密封堵头10作用于不断冲击在密封堵头10上的水流的压力,对水压进一步缓冲。
27.当水流充满缓冲板12下表面与泄压筒3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后,依旧还有不断高压水流涌入,此时一部分水流直接对橡胶垫17内壁向外挤压,另一部分水流则通过通水孔21对内凹槽19槽底向外挤压,随着橡胶垫17被挤压,橡胶垫17发生变形并产生弹性,这股弹性则会直接对水流压力进行缓冲降压,且随着橡胶垫17不断被向外挤压变形,外凹槽18的实际空间则会不断变小,外凹槽18内的气压不断上升,外凹槽18内的高压最终则会加持于橡胶垫17上,与橡胶垫17的弹性配合,进一步对水流压力进行缓冲降压。
28.若是下弹簧14与橡胶垫17皆未完全使水流降压至正常水压,最终在后续水流的不断推动下,水流则会向上推动缓冲板12,当缓冲板12上移时,缓冲板12下表面与泄压筒3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不断变大,水流压力则在不断变大的空间内得到有效释放,与此同时,上移的缓冲板12则会向上压缩上弹簧15,上弹簧15随之产生弹性,这股弹性则会通过缓冲板12作用于水流上,对水流压力进一步进行缓冲降压。
29.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上弹簧15、下弹簧14以及橡胶垫17等部件进行
多道缓冲,当面包管内部压力过大时,能够使面包管内部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以及缓冲,快速回压至正常水压,有效避免面包管内部压力过大时压力无法得到及时释放导致面包管发生破裂的情况,从而有效杜绝面包管破裂致使其内部滤料流入至布气布水渠道影响炭滤池正常使用的情况,保证炭滤池使用时的稳定性。
30.橡胶垫17内径小于泄压筒3内径,缓冲板12下表面外边沿与橡胶垫17上端面相贴合,当缓冲板12在上弹簧15的弹性作用下复位时,橡胶垫17的存在能够起到限位效果,避免缓冲板12下移过度导致其自身过度压缩下弹簧14影响下弹簧14的使用的情况。
31.密封堵头10呈半球状,密封堵头10直径大于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密封堵头10外壁与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内边沿相贴合,此时密封堵头10与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之间为面与线之间的密封,因此密封堵头10能够在水压过大的第一时间打开进水接头4上端端口,有效保证缓冲降压效率。
32.过滤罩8上端罩口与进水接头4下端端口相对,过滤罩8上端面与进水接头4下端面相贴合,进水接头4下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密封槽22,密封槽2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圈23,密封圈23的存在能够进一步保证过滤罩8上端面与进水接头4下端面之间的密封性。
33.过滤罩8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过滤罩8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槽24,过滤孔9外端孔口位于通水槽24槽底,通水槽24的存在能够避免大颗粒的滤料包围过滤罩8导致过滤孔9外端孔口易被堵塞的情况,通水槽24能够起到辅助通水的效果。
34.筒盖6中心设有一密封孔25,导向轴7上端向上穿过密封孔25并螺接有一限位螺母26,密封孔25内壁与导向轴7外壁之间设有一橡胶套27,橡胶套27上端外边沿向外延伸出一位于限位螺母26下表面与筒盖6上侧外壁之间的限位部28,这种固定方式部件便于导向轴7与筒盖6之间的拆装,且能够保证导向轴7与筒盖6之间的密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