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8607发布日期:2022-10-15 00: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组件、水环压缩机(200)和气液分离器(300);所述补水组件的一端连接外部水源(400),所述补水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的内部连通,所述补水组件用于将所述外部水源(400)提供的水输送到所述水环压缩机(200)内;所述水环压缩机(200)上设置有乙炔进气口(201)和第一排气口(202),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用于将进入其内的水和乙炔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水和乙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202)输送到所述气液分离器(300)中;所述水环压缩机(200)上还设置有水压调节组件(500)和温度调节组件(600);所述水压调节组件(500)用于通过调节所述外部水源(400)的水压大小来维持所述水环压缩机(200)内的水压平衡;所述温度调节组件(600)用于通过调节所述补水组件的水压大小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排气口(202)的温度;所述气液分离器(300)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301)和第二排气口(302),所述进气口(301)通过输料管道(700)与所述第一排气口(202)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300)用于将其内部的水和乙炔分离,并将分离后的乙炔从所述第二排气口(302)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的上段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203);所述补水组件为补水管道(100),所述补水管道(100)的一端与所述外部水源(400)连接,所述补水管道(10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203)连接,所述补水管道(100)上设置有调节阀(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水源(400)有多个;所述补水管道(100)远离所述进水口(203)的一端连通有分支管道(800),所述分支管道(80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管(801),多个所述支管(801)与多个所述外部水源(40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管(801)上设置有一个试压泵(80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调节组件(500)包括第一控制器(501)和水压传感器(502);所述第一控制器(501)设置在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的外侧壁上,所述水压传感器(502)设置在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的内部,所述第一控制器(501)与所述水压传感器(502)电连接;每个所述试压泵(8011)为电动试压泵,每个所述试压泵(8011)与所述第一控制器(501)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组件(600)包括第二控制器(601)和温度传感器(602);所述第二控制器(601)设置在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的外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602)设置在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的内壁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排气口(202),所述第二控制器(601)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02)电连接;所述调节阀(101)为电动调节阀,所述调节阀(101)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01)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30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303),所述排水管(303)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031),
所述气液分离器(3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远传液位计(304)和第三控制器(305);所述第三控制器(305)与所述远传液位计(304)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305)与所述电动调节阀(3031)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03)底端连接有回收罐(900),所述回收罐(900)的上段设置有吸附层(901),所述回收罐(900)的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902),所述排水口(902)用于与所述外部水源(400)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压缩机(200)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0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补水压缩分离装置,包括:补水组件的一端连接外部水源,补水组件的另一端与水环压缩机的内部连通,补水组件用于将外部水源提供的水输送到水环压缩机内;水环压缩机上设置有乙炔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水环压缩机用于将进入水环压缩机内的水和乙炔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水和乙炔通过第一排气口输送到气液分离器中;水环压缩机上还设置有水压调节组件和温度调节组件;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排气管连通。本申请确保水环压缩机内水压的稳定性,且将水环压缩机的排气管的乙炔的温度有效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不仅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率,还提高了四氯乙烯的产量。还提高了四氯乙烯的产量。还提高了四氯乙烯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华 张有明 程浩平 张克晋 李亮善 占生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拉善达康三四氯乙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