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6134发布日期:2023-01-04 08:4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过滤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


背景技术:

2.液体过滤机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液体过滤机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滤液则由过滤机出口排出,当需要清洗时,只要将可拆卸的滤网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
3.现有的液体过滤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液体过滤机的滤网不便于更换,不方便液体过滤机的使用,其次,现有的液体过滤机在更换滤网时必须停止过滤液体,不能满足多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现有的液体过滤机的滤网不便于更换,不方便液体过滤机的使用,其次,现有的液体过滤机在更换滤网时必须停止过滤液体,不能满足多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包括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上端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抵接在第二箱体内壁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形状为弧形且以第二把手的中心为轴心,且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上下两端均抵接在第二箱体内壁上,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上端中间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插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密封板在第一滤网两侧均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内。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所述第二箱体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且所述第一箱体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箱体的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且所述第一箱体在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的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圆孔,所述第一箱体在圆孔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一侧开设有限位孔,说述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连接杆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密封板,且三个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侧和上下两端均抵接在第一箱体的内壁上,三个所述第一密封板以连接杆为轴心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箱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圆孔,所述圆孔
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第一管道被第一密封板分割在一个空间,所述出水管和第二管道被第一密封板分割在一个空间。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且所述第三箱体在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箱体的上端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把手,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抵接在第三箱体内壁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板,所述第三密封板的形状为弧形且以第四把手的中心为轴心,且第三密封板的上下两端和外侧均抵接在第三箱体内壁上,所述第三密封板的上端中间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插接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三密封板在第二滤网两侧均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三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第三密封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内。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网刷,且所述第一网刷活动于第一滤网表面及第二密封板上的贯穿孔内,所述第三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把手,所述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网刷,且所述第二网刷活动于第二滤网表面及第三密封板上的贯穿孔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下端靠近第一网刷侧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箱体在圆孔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堵盖,所述第三箱体的下端靠近第二网刷侧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箱体在圆孔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堵盖。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密封板的设置,能够实现便于更换滤网,向外转动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第二密封板转动,因第二密封板的一侧活动连接于第二箱体一侧的活动孔内,第二密封板为弧形,所以第二密封板可以从活动孔内转出,当第二密封板从第二箱体全部转出后,可以从第二密封板上固定槽内取出第一滤网,然后将新滤网插入固定槽固定,向内转动第二把手,直至连接板一侧抵接在第二箱体内壁上,就完成了滤网更换,通过这样的设置使液体过滤机的滤网更换更加方便,使液体过滤机的使用更加方便。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把手的设置,能够在更换滤网时继续过滤液体,当液体由进水管进入第一箱体后,受第一密封板作用,由第一管道进入第二箱体,从第二箱体进入第二管道,从出水管排出,转动第一把手,带动第三密封板转动,直到进水管与第三管道被分割在一个空间,此时液体由进水管进入后,从第三管道排入第三箱体,不再进入第二箱体,液体从第三箱体进入第四管道,从第四管道进入排水管排出,此时可以对第二箱体进行操作更换滤网,不影响液体过滤机进行液体过滤,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了液体过滤机更换滤网时继续进行液体过滤,满足了多种情况下液体过滤机的使用需求。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一种状态的一个角度的整体
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第二密封板的一个状态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第二密封板另一个状态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第一密封板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的一种状态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把手;2、进水管;3、第一箱体;4、第一密封板;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第四管道;9、第二箱体;10、第二把手;11、第二密封板;12、第一滤网;13、第一网刷;14、第三把手;15、第三箱体;16、第四把手;17、第三密封板;18、第二滤网;19、第二网刷;20、第五把手;21、第一排污管;22、第一堵盖;23、第二排污管;24、第二堵盖;2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如图2-图3所示,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液体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二箱体9,第二箱体9的上端一侧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0,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抵接在第二箱体9内壁上,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11,第二密封板11的形状为弧形且以第二把手10的中心为轴心,且第二密封板11的上下两端均抵接在第二箱体9内壁上,第二密封板11的上端中间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插接有第一滤网12,第二密封板11在第一滤网12两侧均开设有过滤孔,第二箱体9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第二密封板11一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转动第二把手10,第二把手10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第二密封板11转动,因第二密封板11的一侧活动连接于第二箱体9一侧的活动孔内,第二密封板11为弧形,所以第二密封板11可以从活动孔内转出,当第二密封板11从第二箱体9全部转出后,可以从第二密封板11上固定槽内取出第一滤网12,然后将新滤网插入固定槽固定,向内转动第二把手10,直至连接板一侧抵接在第二箱体9内壁上,就完成了滤网更换,通过这样的设置使液体过滤机的滤网方便更换,使液体过滤机的使用更加方便。
25.如图1、图4、图5所示,第二箱体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且第二箱体9在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的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3,且第一箱体3在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的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第一箱体3的在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7和第四管道8,且第一箱体3在第三管道7和第四管道8的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箱体3与第二箱体9和第三箱体15的内部空间实现了连通,可以可以使液体从第一箱体3到达第二箱体9和第三箱体15进行过滤。
26.如图3、图5所示,第一箱体3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圆孔,第一箱体3在圆孔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第一箱体3的上端一侧开设有限位孔,说述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连接杆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密封板4,且三个第一密封板4的外侧和上下两端均抵接在第一箱体3的内壁上,三个第一密封板4以连接杆为轴心呈对称设置,第一箱体3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圆孔,圆孔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5,进水管2和第一管道5被第一密封板4分割在一个空间,出水管25和第二管道6被第一密封板4分割在一个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由进水管2进入第一箱体3后,受第一密封板4作用,由第一管道5进入第二箱体9,从第二箱体9进入第二管道6,从出水管25排出,转动第一把手1,带动第三密封板17转动,直到进水管2与第三管道7被分割在一个空间,此时液体由进水管2进入后,从第三管道7排入第三箱体15,不再进入第二箱体9,液体从第三箱体15进入第四管道8,从第四管道8进入排水管排出,此时可以对第二箱体9进行操作更换滤网,不影响液体过滤机进行液体过滤,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了液体过滤机更换滤网继续进行液体过滤,满足了多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27.如图5所示,第三管道7和第四管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15,且第三箱体15在第三管道7和第四管道8圆周边内开设有圆孔,第三箱体15的上端一侧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把手16,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抵接在第三箱体15内壁上,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板17,第三密封板17的形状为弧形且以第四把手16的中心为轴心,且第三密封板17的上下两端和外侧均抵接在第三箱体15内壁上,第三密封板17的上端中间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插接有第二滤网18,第三密封板17在第二滤网18两侧均开设有过滤孔,第三箱体15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第三密封板17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可以可以从第三管道7进入第三箱体15进行过滤,由第四管道8排出,通过这样的设置使第三箱体15也有过滤液体功能。
28.如图1、图5所示,第二箱体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4,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网刷13,且第一网刷13活动于第一滤网12表面及第二密封板11上的贯穿孔内,第三箱体1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限位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把手20,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网刷19,且第二网刷19活动于第二滤网18表面及第三密封板17上的贯穿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第三把手14时能够带动第一网刷13对第一滤网12表面进行清洁,当转动第五把手20时能够带动第二网刷19对第二滤网18表面进行清洁,通过这样当设置,实现了在不取下滤网的情况下,对滤网的清洁功能。
29.如图5、图6所示,第二箱体9的下端靠近第一网刷13侧开设有圆孔,第二箱体9在圆孔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污管21,第一排污管2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堵盖22,第三箱体15的下端靠近第二网刷19侧开设有圆孔,第三箱体15在圆孔的圆周边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污管23,第二排污管2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堵盖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过滤网后,取下第一堵盖22,第二箱体9内的污水可以从第一排污管21排出,取下第二堵盖24后,第三箱体15内的污水可以从第二排污管23排出,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液体过滤机的使用。
30.需要说明的是,当液体由进水管2进入第一箱体3后,因进水管2与第一管道5被密封在一个空间,受第一密封板4作用,液体由第一管道5进入第二箱体9,经过第一滤网12进行过滤,液体从第二箱体9进入第二管道6,从出水管25排出,
31.当需要更换滤网时,转动第一把手1,带动第三密封板17转动,直到进水管2与第三管道7被分割在一个空间,此时液体由进水管2进入后,从第三管道7排入第三箱体15,不再进入第二箱体9,液体从第三箱体15进入第四管道8,从第四管道8进入排水管排出。
32.向外拉动第三把手14,第三把手14带动第一网刷13不再活动于第一滤网12表面及第二密封板11上的贯穿孔内,向外转动第二把手10,第二把手10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第二密封板11转动,因第二密封板11的一侧活动连接于第二箱体9一侧的活动孔内,第二密封板11为弧形,所以第二密封板11可以从活动孔内转出,当第二密封板11从第二箱体9全部转出后,可以从第二密封板11上固定槽内取出第一滤网12,然后将新滤网插入固定槽固定,向内转动第二把手10,直至连接板一侧抵接在第二箱体9内壁上,向内推动第三把手14,直至第一网刷13活动于第一滤网12表面及第二密封板11上的贯穿孔内,即实现了过滤网的更换,同样的操作能够对第三箱体15内的过滤网进行更换。
33.当需要清洁滤网时,转动第三把手14时能够带动第一网刷13对第一滤网12表面进行清洁,当转动第五把手20时能够带动第二网刷19对第二滤网18表面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取下第一堵盖22,第二箱体9内的污水可以从第一排污管21排出,取下第二堵盖24后,第三箱体15内的污水可以从第二排污管23排出,污水排出后重新安装第一堵盖22和第二堵盖24,就实现了对滤网的清洁。
34.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液体过滤机滤网的更换更加方便,液体过滤机的使用更加方便,实现了液体过滤机更换滤网时继续进行液体过滤,满足了多种情况下液体过滤机的使用需求,较为实用。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