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5434发布日期:2023-01-04 03:1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浓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


背景技术:

2.浓缩器适用于中药、西药、葡萄糖、酿酒、淀粉、口服液、化工、食品、味精、乳品等热敏性物料的低温真空浓缩;用户可根据浓缩量大小,来选用技术参数中系列浓缩器。
3.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浓缩器种类分为:单效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相较于单效浓缩器,双效浓缩器采用外加热自然循环的双浓缩方式,蒸发速度快,浓缩比重大,然而传统的双效浓缩器在蒸发器中排出的蒸汽中会夹带大量水沫形态的物料,导致提纯效果不理想,一些双效浓缩器会在蒸发器的外部设置除沫设备,这样使得蒸发器的管道回路增多,蒸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包括浓缩器本体,所述浓缩器本体包括:
6.一效循环浓缩组件,包括一效加热器和一效蒸发器,其中:热蒸汽管道连通所述一效加热器,进料管道连通所述一效加热器,所述一效加热器通过一效一次蒸汽管道与所述一效蒸发器连通,且所述一效加热器内部设置有第一蒸汽过滤装置,所述一效蒸发器通过一效出液管道再与所述一效加热器连通,从而形成一效循环浓缩回路;
7.二效循环浓缩组件,包括二效加热器和二效蒸发器,其中:所述一效蒸发器通过一效二次蒸汽管道与所述二效加热器连通,所述进料管道连通所述二效加热器,所述二效加热器通过二效一次蒸汽管道与所述二效蒸发器连通,且所述二效加热器内部设置有第二蒸汽过滤装置,所述二效蒸发器通过二效出液管道再与所述二效加热器连通,从而形成二效循环浓缩回路;
8.蒸汽冷凝组件,包括进汽箱、冷凝器以及受液桶,其中:所述二效蒸发器通过二效二次蒸汽管道与所述进汽箱连通,所述进汽箱连通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通冷凝水进水管,且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受液桶,所述受液桶上开设有出液口。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采用双效循环加热蒸发的方式对物料进行浓缩提纯,在一效蒸发器和二效蒸发器内部设置蒸汽过滤装置,通过蒸汽过滤装置将蒸汽中夹带的水沫形态的物料过滤出并留在蒸发器内,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料浓缩提纯的程度同时,一效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可以被二效加热器充分利用,可有效地节省能源。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汽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一效蒸发器内顶部且靠近所述一效二次蒸汽管道;所述第二蒸汽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二效蒸发器内顶部且靠近所述二效二次蒸汽管道;由于蒸汽会上升至蒸发器顶部流出,所以将过滤装置设置在其顶部进行过滤。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汽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二蒸汽过滤装置均为层状网格丝网结构;过滤装置的原理为:当带有水沫的蒸汽以一定速度上升并通过层状网格丝网时,由于水沫上升的惯性作用,水沫与网格丝网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表面上,细丝表面上水沫的扩散、水沫的重力沉降,使水沫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细丝流至两根丝的交接点,细丝的可润湿性、液体的表面张力及细丝的毛细管作用,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细丝上分离下落,然后下落至蒸发器内再回流至加热器内。
12.进一步地,所述一效蒸发器和所述二效蒸发器内部都设置有圆锥形状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层状网格丝网结构的过滤装置下方;导流板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下落的液滴附着在蒸发器的内壁面上,对液滴起到导流作用,使其下落并从蒸发器底部中心的出液口流出。
13.进一步地,所述二效二次蒸汽管道通过二效真空管道与缓冲罐连通,所述受液桶通过第一冷凝水管与所述缓冲罐连通;在二效二次蒸汽管道内的热蒸汽可以分一部分通过二效真空管道进入缓冲罐内,然后再将受液桶内的冷凝水通入缓冲罐内对热蒸汽进行冷凝,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通入进汽箱内的热蒸汽过多。
1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二冷凝水管与所述二效加热器连通;二效加热器内用于加热的蒸汽来自一效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为了保证二效加热器在设备停止工作时能快速降温,可以将缓冲罐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二冷凝水管通入二效加热器内部。
15.进一步地,所述一效出液管和所述二效出液管道上都开设有取样口;通过取样口可随时检测物料的纯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
16.进一步地,所述一效蒸发器和所述二效蒸发器上都开设有温度计测量口;可使用温度计通过温度计测量口测量一效蒸发器和二效蒸发器内部的温度,从而保证蒸发气液分离的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受液桶的上下两个部位都开设有液位计口;通过一上一下的液位计口设计,可随时观察受液桶内的液体液位情况,当液体过多时,及时通过排液口排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效外循环浓缩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一效加热器;2、一效蒸发器;3、热蒸汽管道;4、第一蒸汽过滤装置;5、进料管道;6、一效一次蒸汽管道;7、一效出液管道;8、二效加热器;9、二效蒸发器;10、第二蒸汽过滤装置;11、一效二次蒸汽管道;12、二效一次蒸汽管道;13、二效出液管道;14、进汽箱;15、冷凝器;16、受液桶;17、二效二次蒸汽管道;18、出液口;19、二效真空管道;20、缓冲罐;21、第一冷凝水管;22、第二冷凝水管;23、取样口;24、温度计测量口;25、液位计口;26、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1.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包括浓缩器本体,所述浓缩器本体包括一效循环浓缩组件,所述一效循环浓缩组件包括一效加热器1和一效蒸发器2,热蒸汽管道3连通所述一效加热器1,进料管道5连通所述一效加热器1,所述一效加热器1通过一效一次蒸汽管道6与所述一效蒸发器2连通,且所述一效加热器1内部设置有第一蒸汽过滤装置4,所述一效蒸发器2通过一效出液管道7再与所述一效加热器1连通,从而形成一效循环浓缩回路;还包括二效循环浓缩组件,所述二效循环浓缩组件包括二效加热器8和二效蒸发器9,所述一效蒸发器2通过一效二次蒸汽管道11与所述二效加热器8连通,所述进料管道5连通所述二效加热器8,所述二效加热器8通过二效一次蒸汽管道12与所述二效蒸发器9连通,且所述二效加热器8内部设置有第二蒸汽过滤装置10,所述二效蒸发器9通过二效出液管道13再与所述二效加热器8连通,从而形成二效循环浓缩回路;还包括蒸汽冷凝组件,所述蒸汽冷凝组件包括进汽箱14、冷凝器15以及受液桶16,其中:所述二效蒸发器9通过二效二次蒸汽管道17与所述进汽箱14连通,所述进汽箱14连通所述冷凝器15,所述冷凝器15连通冷凝水进水管,且所述冷凝器15连通所述受液桶16,所述受液桶16上开设有出液口18。
22.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效外循环浓缩器,具体工作流程为:物料通过进料管道5分别进入一效加热器1和二效加热器8内部进行加热,一效加热器1通过外部热蒸汽管道3通入加热蒸汽,而二效加热器8则通过一效蒸发器2内的二次蒸汽进行加热,物料在一效加热器1内加热后,含有物料的蒸汽通过一效一次蒸汽管道6进入一效蒸发器2内进行水汽分离,分离后的蒸汽上升至位于一效蒸发器2顶部的第一蒸汽过滤装置4进行过滤,将蒸汽中夹带的水沫形态的物料过滤出并留在蒸发器内,而分离出来的二次蒸汽通过一效二次蒸汽管道11进入二效加热器8内用于加热,二效加热器8加热物料,含有物料的蒸汽通过二效一次蒸汽管道12进入二效蒸发器9内进行水汽分离,分离后的蒸汽上升至位于二效蒸发器9顶部的第二蒸汽过滤装置10进行过滤,将蒸汽中夹带的水沫形态的物料过滤出并留在蒸发器内,此时分离出来的蒸汽通过二效二次蒸汽管道17进入进汽箱14内,然后再通过冷凝器15冷凝成液态的水,分离出来的水以及通入的冷凝水都集中流入受液桶1618内,最后通过出液口18排出,而一效和二效加热器8内的物料经过多次循环加热、水汽分离得到的浓缩液最后从各自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蒸汽过滤装置4设置在所述一效蒸发器2内顶部且靠近所述一效二次蒸汽管道11;所述第二蒸汽过滤装置10设置在所述二效蒸发器9内顶部且靠近所述二效二次蒸汽管道17。
24.由于蒸汽会上升至蒸发器顶部流出,所以将过滤装置设置在其顶部进行过滤。
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蒸汽过滤装置4和所述第二蒸汽过滤装置10均为层状网格丝网结构。
26.过滤装置的原理为:当带有水沫的蒸汽以一定速度上升并通过层状网格丝网时,由于水沫上升的惯性作用,水沫与网格丝网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表面上,细丝表面上水沫的扩散、水沫的重力沉降,使水沫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细丝流至两根丝的交接点,细丝的可润湿性、液体的表面张力及细丝的毛细管作用,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细丝上分离下落,然后下落至蒸发器内再回流至加热器内。
2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一效蒸发器2和所述二效蒸发器9内部都设置有圆锥形状的导流板26,所述导流板26位于层状网格丝网结构的过滤装置下方。
28.导流板26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下落的液滴附着在蒸发器的内壁面上,对液滴起到导流作用,使其下落并从蒸发器底部中心的出液口18流出。
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二效二次蒸汽管道17通过二效真空管道19与缓冲罐20连通,所述受液桶16通过第一冷凝水管21与所述缓冲罐20连通。
30.从在二效二次蒸汽管道17内的热蒸汽可以分一部分通过二效真空管道19进入缓冲罐20内,然后再将受液桶16内的冷凝水通入缓冲罐20内对热蒸汽进行冷凝,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通入进汽箱14内的热蒸汽过多。
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缓冲罐20通过第二冷凝水管22与所述二效加热器8连通。
32.二效加热器8内用于加热的蒸汽来自一效蒸发器2内的二次蒸汽,为了保证二效加热器8在设备停止工作时能快速降温,可以将缓冲罐20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二冷凝水管22通入二效加热器8内部。
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一效出液管和所述二效出液管道13上都开设有取样口23。
34.通过取样口23可随时检测物料的纯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
3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一效蒸发器2和所述二效蒸发器9上都开设有温度计测量口24。
36.可使用温度计通过温度计测量口24测量一效蒸发器2和二效蒸发器9内部的温度,从而保证蒸发气液分离的效果。
3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受液桶16的上下两个部位都开设有液位计口25。
38.通过一上一下的液位计口25设计,可随时观察受液桶16内的液体液位情况,当液体过多时,及时通过排液口排出。
39.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