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机壳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4989发布日期:2023-03-10 20:2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机壳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机壳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机装配生产过程中,磁瓦涂胶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确保胶水固化,常规的做法是在磁瓦涂胶工位的后段设置烘箱,涂胶完成的电机机壳通过生产线流转至烘箱处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再流转至下料工位。
3.烘箱内的温度较高,烘干完成的电机机壳的温度也较高,为了确保将电机机壳的温度降至常温,烘箱与下料工位之间的生产线设计的较长,工作人员在下料工位拿取电机机壳时才能不烫手,而较长的生产线将占用较大的空间,且电机机壳散发的热量均扩散到车间内,导致车间内整体的温度较高,不适于工作人员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烘干和散热功能的电机机壳用烘干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机壳用烘干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传送线和第一箱体,所述的第一箱体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的第一箱体的出料口与所述的第二箱体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的第二箱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的散热机构用于将经过所述的第一箱体加热的电机机壳冷却至常温,所述的传送线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箱体的进料口、所述的第一箱体的出料口、所述的第二箱体的进料口、所述的第二箱体的出料口。
6.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循环风扇、多根加热管和多个热电偶,所述的循环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箱体的顶部,所有所述的加热管沿水平方向分布在所述的第一箱体内,所述的加热管位于所述的传送线的上方,所有所述的热电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与所述的传送线错开,所述的热电偶用于监测所述的第一箱体内的温度变化。该结构中,加热管用于使第一箱体的内部升温,循环风扇用于加速第一箱体内的空气流动,使第一箱体内的热气分布较为均匀,热电偶用于实时监测第一箱体内的温度变化,并反馈至控制端,便于控制端调节加热管的温度和循环风扇的转速,使第一箱体内部的温度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
7.所述的第一箱体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循环风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扇叶,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箱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的安装孔后与所述的扇叶固定连接。该结构中,第一驱动电机位于第一箱体的外侧,其所处的环境温度为常温,有利于长久使用。
8.所述的第一箱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和盖在所述的开口处的上盖,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的安装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盖上。该结构中,通过设置开口和上盖,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第一箱体,对第一箱体内的传送线、电机机壳以及加热机构进行检查、维修,
使用较为方便。
9.所述的第一箱体内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加热管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的支撑板一一对应,所述的加热管的端部通过卡扣件与相对应的所述的支撑板卡接,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的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加热管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该结构中,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条形孔,便于第一箱体内的气体流动。
10.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排气扇和多个进气扇,所述的排气扇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箱体的顶部,所述的排气扇用于将所述的第二箱体内的热气排出,所有所述的进气扇沿水平方向分布在所述的第二箱体的侧壁上,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的进气扇吸入到所述的第二箱体内。该结构中,电机机壳散发的热量能够向上流动并通过排气扇排出,通过设置多个进气扇,进气扇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快速吸入到第二箱体内与第二箱体内的空气混合并降温,效率较高,降温速度较快。
11.所述的传送线包括首尾相连的链条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链条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所述的链条位于所述的第一箱体内,第二部分所述的链条位于所述的第二箱体内,第三部分所述的链条位于所述的第一箱体和所述的第二箱体外,所述的链条的转弯处分别设置有传动链轮,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使一个所述的传动链轮发生转动,所述的链条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产品安装座,所有所述的产品安装座沿所述的链条输送方向等间距分布。该结构中,传送线与生产线是分开设置的,生产线上的待烘干的电机机壳通过机器人转移到第三部分的链条上的产品安装座上,通过链条输送至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后输出,烘干完成的电机机壳再通过机器人转移到生产线上继续流转。
12.位于所述的第一箱体内的所述的链条呈s形排列,位于所述的第二箱体内的所述的链条呈s形排列。该结构中,通过将链条设置呈s形,能够充分利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部的空间,延长了电机机壳的加热行程,便于充分烘干,以及延长了电机机壳的散热行程,便于充分降温。
13.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两组光电检测传感器,两组所述的光电检测传感器沿所述的链条输送方向分布,所述的光电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第三部分所述的链条上是否有电机机壳。该结构中,一组光电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待烘干的电机机壳被机器人摆放到链条上的产品放置座上,另一组光电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烘干的电机机壳从第二箱体内输出,便于机器人将烘干完成的电机机壳转移到生产线上。
14.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从第二箱体的出料口输出的电机机壳表面缺陷的aoi视觉检测仪。该结构中,aoi视觉检测仪用于检测磁瓦表面是否有破损和异物。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第一箱体的出料端设置具有散热机构的第二箱体,从第一箱体输出的电机机壳进入到第二箱体内,通过散热机构将经过第一箱体加热的电机机壳冷却至常温,降至常温的电机机壳再从第二箱体的出料口输出,工作人员能够直接拿取输出的电机机壳进行下料作业,无需在下料工位和烘箱之间设置较长的生产线,即有利于缩短生产线,减小生产线的占用空间,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箱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线的俯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22.图7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机架;2、传送线;21、链条;22、传动链轮;24、产品安装座;241、安装槽;3、第一箱体;31、安装孔;32、开口;33、上盖;331、锁扣;34、支撑板;341、条形孔;4、加热机构;41、循环风扇;411、第一驱动电机;412、扇叶;42、加热管;43、热电偶;5、第二箱体;6、散热机构;61、排气扇;62、进气扇;7、光电检测传感器;8、aoi视觉检测仪;9、电机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机机壳用烘干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线2和第一箱体3,第一箱体3内设置有加热机构4,机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箱体5,第一箱体3的出料口与第二箱体5的进料口连通,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散热机构6,散热机构6用于将第二箱体5内的热气排出,传送线2依次经过第一箱体3的进料口、第一箱体3的出料口、第二箱体5的进料口、第二箱体5的出料口。
26.实施例二:如图2至图4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加热机构4包括循环风扇41、多根加热管42和多个热电偶43,循环风扇41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顶部,所有加热管42沿水平方向分布在第一箱体3内,加热管42位于传送线2的上方,所有热电偶43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并与传送线2错开,热电偶43用于监测第一箱体3内的温度变化。
27.本实施例中,第一箱体3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31,循环风扇4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1和扇叶412,第一驱动电机411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上端面上,第一驱动电机411的驱动轴穿过安装孔31后与扇叶412固定连接。
28.实施例三: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箱体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开口32和盖在开口32处的上盖33,第一驱动电机411和安装孔31分别设置在上盖33上,进一步的,上盖33的一侧与开口32的一侧铰接,上盖33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锁扣331,上盖33通过锁扣331与开口32的另一侧锁定配合。
29.本实施例中,第一箱体3内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板34,加热管42的两端与两个支撑板34一一对应,加热管42的端部通过卡扣件与相对应的支撑板34卡接,支撑板34上设置有条形孔341,条形孔341的延伸方向与加热管42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30.实施例四:如图2、图4至图7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散热机构6包括排气扇61和多个进气扇62,排气扇61设置在第二箱体5的顶部,排气扇61用于将第二箱体5内的热气排出,所有进气扇62沿水平方向分布在第二箱体5的侧壁上,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扇62吸入到第二箱体5内,进一步的,第二箱体5的高度较高,以便于将排出的热气排至室外,减轻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1.本实施例中,传送线2包括首尾相连的链条21和第二驱动电机(图中未显示),链条21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链条21位于第一箱体3内,第二部分链条21位于第二箱体5内,第三部分链条21位于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5外,链条21的转弯处分别设置有传动链轮22,
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使一个传动链轮22发生转动,链条2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产品安装座24,产品安装座24上设置有安装槽241,电机机壳9摆放在安装槽241内,所有产品安装座24沿链条21输送方向等间距分布。通常,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1内。
32.实施例五:如图2和图4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四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位于第一箱体3内的链条21呈s形排列,位于第二箱体5内的链条21呈s形排列。
33.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两组光电检测传感器7,两组光电检测传感器7沿链条21输送方向分布,光电检测传感器7用于检测位于第三部分链条21上是否有电机机壳9。
34.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从第二箱体5的出料口输出的电机机壳9表面缺陷的aoi视觉检测仪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