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降尘装置及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0845发布日期:2023-02-11 00:4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工程车降尘装置及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尘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降尘装置及工程车。


背景技术:

2.铲车在清理垃圾时及自卸车在装卸垃圾或土方时,其施工环境大多为干燥环境,且施工场地多为旷阔之处。在清理建筑垃圾时或正在装卸土方时,会产生较大面积的扬尘,施工环境恶劣,且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
3.目前,大多数施工工地上都是仅靠设置在工地围挡上的一圈喷淋装置、以及在个别重要位置设置的水泡喷雾机来实施降尘,喷淋装置及水泡喷雾机均为固定形式,无法精准有效地控制扬尘产生的源头。而且,施工工地中要求垃圾及土方不可过于湿润,过于湿润的垃圾会造成二次污水污染及土方含水率过大的问题。若安排工人提前在垃圾及土方上喷淋水,则会花费更多的人工费及消耗更多的水费,因此,提前安排工人把垃圾和土方进行淋水的方法也不够经济快捷。
4.综上,亟需一种工程车降尘装置及工程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降尘装置及工程车,能够更方便快捷、且精准有效地降低正在清理建筑垃圾时或正在装卸土方时产生的扬尘,优化施工环境。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车降尘装置,包括:
8.储水箱,设置于工程车的车体上,所述储水箱用于储存喷淋水,所述储水箱包括水箱进水口和水箱出水口,所述水箱进水口高于所述水箱出水口;
9.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包括相连的主干管和分支管,所述主干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箱出水口,所述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所述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为柔性管;
10.喷头,每个所述分支管远离所述主干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喷头;
11.抽水件,所述抽水件设置于所述主干管上,所述储水箱内的喷淋水能够在所述抽水件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多个所述喷头喷射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喷头防撞结构,每个所述分支管远离所述主干管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喷头防撞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头防撞结构为防撞圆板,所述防撞圆板为镂空结构,所述防撞圆板间隔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喷头的下方,且所述防撞圆板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喷头的直径尺寸;
14.或者,所述喷头防撞结构为防撞网罩,所述防撞网罩罩设于所述喷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水管路还包括连接软管和四通装置,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干管远离所述储水箱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四通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四通装置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三出水口分
别连接一个所述分支管。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工程车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端部连接有铲料车斗,所述连接软管沿所述机械臂的长度方向延伸,三个所述分支管间隔设置于所述铲料车斗的顶部,并沿所述铲料车斗的纵向延伸,所述喷头位于所述铲料车斗的边沿;或者,
17.所述工程车包括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装卸车斗,所述连接软管沿所述装卸车斗的周向布置,三个所述分支管间隔设置于所述装卸车斗的侧壁,并沿所述装卸车斗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喷头位于所述装卸车斗的边沿。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软硬管接头,所述软硬管接头包括密封管,所述密封管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主干管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接,所述连接软管的外周环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弹性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工程车降尘装置还包括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主干管上,用于控制所述主干管的通断以及控制所述主干管的水流量,所述控制阀门位于所述工程车的驾驶室内。
2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2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工程车降尘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的检测值低于设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
22.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工程车降尘装置。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降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降尘装置的工程车,在工程车清理垃圾或者装卸土方时,降尘装置开启,以使储水箱内的喷淋水在抽水件的抽取作用下从水箱出水口流出,经输水管路的主干管流向多个分支管,并经由多个分支管上的喷头喷射出,以清理扬尘,净化环境。降尘装置随车而行,在清理垃圾或者装卸土方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且精准有效地降低清理垃圾时或正在装卸土方时产生的扬尘,优化施工环境。多个分支管的设置能够扩大喷淋区域,以实现大面积降尘,且分支管均为柔性管,能够灵活地安装至指定部位,降低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第一结构视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工程车降尘装置第二结构视图。
27.图中:
28.1、储水箱;2、输水管路;3、喷头;4、抽水件;5、喷头防撞结构;6、控制阀门;
29.21、主干管;22、分支管;23、连接软管;24、四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车降尘装置,包括储水箱1、输水管路2、喷头3以及抽水件4。
35.储水箱1设置于工程车的车体上,用于储存喷淋水,储水箱1包括水箱进水口和水箱出水口。储水箱1内的喷淋水能够从水箱出水口输出,在储水箱1内水量不足时,可通过水箱进水口向储水箱1内部添加喷淋水。水箱进水口高于水箱出水口,示例性地,水箱进水口设置于储水箱1的顶壁,水箱出水口开设于储水箱1底端的侧壁上。输水管路2包括相连的主干管21和分支管22,主干管21的一端连接于水箱出水口,主干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分支管22,分支管22为柔性管;每个分支管22远离主干管21的一端均连接有喷头3;抽水件4设置于主干管21上,储水箱1内的喷淋水能够在抽水件4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多个喷头3喷射出。
36.在工程车清理垃圾或者装卸土方时,降尘装置开启,以使储水箱1内的喷淋水在抽水件4的抽取作用下从水箱出水口流出,经输水管路2的主干管21流向多个分支管22,并经由多个分支管22上的喷头3喷射出,以清理扬尘,净化环境。降尘装置随车而行,在清理垃圾或者装卸土方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且精准有效地降低清理垃圾时或正在装卸土方时产生的扬尘,优化施工环境。多个分支管22的设置能够扩大喷淋区域,以实现大面积降尘,且分支管22均为柔性管,能够灵活地安装至指定部位,降低安装难度。
37.优选地,喷头3为雾化喷头3,喷射面积较大。抽水件4优选为水泵。
38.参见图1和图2,该工程车降尘装置还包括喷头防撞结构5,每个分支管22远离主干管21的一端均设置有喷头防撞结构5,用于防止工程车作业过程中,外物碰撞喷头3。本实施例中,喷头防撞结构5为防撞圆板,防撞圆板为镂空结构,防撞圆板间隔设置于对应的喷头3的下方,且防撞圆板的直径尺寸大于喷头3的直径尺寸。镂空结构的防撞圆板重量较轻,且其直径大于喷头3的直径,可阻挡外物碰撞喷头3。
39.或者,其他实施例中,喷头防撞结构5也可为防撞网罩,防撞网罩罩设于喷头3上。
防撞网罩能够全方位防止外物碰撞喷头3,喷头3喷出的喷淋水经防撞网罩的网孔喷射出。
40.参见图2,输水管路2还包括连接软管23和四通装置24,连接软管23的一端连接于主干管21远离储水箱1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四通装置24的进水口,四通装置24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三出水口分别连接一个分支管22。主干管21内的喷淋水通过四通装置24发生分支后,通过三个分支管22上的喷头3喷射出。连接软管23也为柔性管,可灵活布置。
41.图1和图2中虚线方框内部分均为柔性管,在工程车上可灵活布置其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工程车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机械臂,机械臂的端部连接有铲料车斗,连接软管23沿机械臂的长度方向延伸,三个分支管22间隔设置于铲料车斗的顶部,并沿铲料车斗的纵向延伸,喷头3位于铲料车斗的边沿。示例性地,工程车为铲车,铲车通过机械臂与机械臂端部的铲料车斗铲除垃圾,在铲除垃圾时,铲料车斗上的喷头3同步喷射喷淋水,以减少扬尘。
42.在另一实施例中,工程车包括可翻转地设置于车体上的装卸车斗,连接软管23沿装卸车斗的周向布置,三个分支管22间隔设置于装卸车斗的侧壁,并沿装卸车斗的高度方向延伸,喷头3位于装卸车斗的边沿。示例性地,工程车为自卸车,卸货时,其车体上的装卸车斗向上翻转,以使货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落。在卸货过程中,装卸车斗上的喷头3同步喷射喷淋水,以减少扬尘。
43.可选地,主干管21与连接软管23之间通过软硬管接头密封连接。软硬管接头包括密封管,密封管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扣。主干管21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实际连接时,将软硬管接头螺纹旋拧于主干管21远离储水箱1的一端即可。连接软管23的外周环设有多个卡槽,弹性卡扣卡设于卡槽内,以实现密封管与连接软管23之间的密封连接,且该连接可拆卸。
44.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工程车降尘装置还包括控制阀门6,控制阀门6设置于主干管21上,用于控制主干管21的通断以及控制主干管21的水流量,控制阀门6位于工程车的驾驶室内。工程车驾驶人员可通过驾驶室内的控制阀门6控制主干管21的通断以及控制主干管21的水流量,从而控制喷头3是否喷水以及控制喷水量大小。
45.优选地,水箱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喷淋水中的杂质异物,避免杂质异物进入抽水件4以及堵塞喷头3。
46.进一步地,工程车降尘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储水箱1内设置有液位检测器,液位检测器的检测值低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通过设置液位检测器,作业人员可及时得知储水箱1内的水量情况,当水量不足时,可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添加喷淋水。报警单元可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
4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工程车降尘装置。降尘装置随车而行,在工程车清理垃圾或者装卸土方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且精准有效地降低清理垃圾时或正在装卸土方时产生的扬尘,优化施工环境。示例性地,工程车为铲车或者自卸车。
48.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