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2103发布日期:2023-03-22 06:4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2.建筑垃圾是指在建设房屋、桥梁等建筑物,或者进行拆除等操作时产生的石料、木材、金属废料等一些废弃物,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在建设或拆除完结后需要进行各类垃圾回收,来保证现场的整洁以及废物利用。
3.建筑当中的木材使用广泛,例如木方、木板等使用量较大,常用于支模、护板等使用,但是建筑过程中木材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出现木材弯曲、破损等不可再次使用,回收建筑垃圾木材当中往往需要进行收集后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粉碎再利用。当中木板类建筑垃圾宽度和长度均较大,无法直接进行粉碎,需要人工进行多次分割后再次完成粉碎作业;长度较大的木方则需要人工辅助推送粉碎;并对粉碎机功率提出较高要求,不便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以上问题的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通过初级破碎分离以及折断后传送至粉碎机中进行破碎,降低粉碎机的功率需求,减少人工干预,并可移动至指定工况环境中进行操作。
5.一种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包括: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的传送箱、衔接所述传送箱的旋转破碎装置、以及连接所述旋转破碎装置的粉碎机;其中,
6.所述传送箱与所述旋转破碎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抵压装置;
7.所述旋转破碎装置包括周向转动的多个破碎板,每个破碎板上均阵列排列有多个破碎齿;
8.所述旋转破碎装置通过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粉碎机,所述粉碎机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切刀。
9.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
10.优选的,所述传送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链板传送带,且所述第一链板传送带与所述定位抵压装置衔接配合。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抵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的定位块、以及位于所述定位块正上方的伸缩机构;
12.所述伸缩机构朝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抵压板。
13.优选的,所述旋转破碎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圆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两个圆板之间的轴棒;其中,
14.所述多个破碎板沿所述轴棒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轴棒连接有驱动电机。
15.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罩设所述旋转破碎装置的弧形罩板。
16.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为第二链板传送带,且所述粉碎机朝向所述第二链板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扒辊,所述进料扒辊连接有液压浮动杆。
17.优选的,所述粉碎机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料扒辊相配合的从动轮,且所述旋转切刀的底部设置有筛网。
1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的移动机构,可针对不同的建筑工地进行使用;旋转破碎装置将木材进行分割以及折断后传送至粉碎机当中,降低粉碎机功率需求,减少人工干预,整体对木材的回收再利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移动机构-1、脚轮-2、传送箱-3、第一链板传送带-4、伸缩机构-5、定位块-6、旋转破碎装置-7、驱动电机-71、圆板-72、轴棒-73、轴承-74、破碎板-75、破碎齿-76、弧形罩板-8、第二链板传送带-9、粉碎机-10、从动轮-11、进料扒辊-12、液压浮动杆-13、旋转切刀-14、筛网-15。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3.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0024]“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5]
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建筑当中的木材使用广泛,例如木方、木板等使用量较大,常用于支模、护板等使用,但是建筑过程中木材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出现木材弯曲、破损等不可再次使用,回收建筑垃圾木材当中往往需要进行收集后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粉碎再利用。当中木板类建筑垃圾宽度和长度均较大,无法直接进行粉碎,需要人工进行多次分割后再次完成粉碎作业;长度较大的木方则需要人工辅助推送粉碎;并对粉碎机功率提出较高要求,不便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以上问题的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通过初级破碎分离以及折断后传送至粉碎机中进行破碎,降低粉碎机的功率需求,减少人工干预,并可移动至指定工况环境中进行操作。
[0026]
参阅附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
图。该一种建筑废弃木材粉碎回收设备,包括:移动机构1;该移动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2。采用工程车辆进行牵引至指定区域进行木材的粉碎,可适应与不同的工况环境当中,经过粉碎后的木材在运输载量以及装卸车当中更加便捷,针对建筑工程当中废弃的大量木材回收效果突出。
[0027]
移动机构1上设置有传送箱3,传送箱3的一端开口,用于将废弃木材放入传送箱3当中进行传送;传送箱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链板传送带4,且第一链板传送带4与定位抵压装置衔接配合。该定位抵压机构并未遮挡第一链板传送带4传送木材,定位抵压装置用于在旋转破碎装置7旋转对木材进行分割折断时,提供防止木材受力上翘的作用。
[0028]
并且针对不同厚度的板材或木方,定位抵压装置具有高度可调的优势。具体的,定位抵压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机构1上的定位块6、以及位于定位块6正上方的伸缩机构5;伸缩机构5朝向定位块6的一端设置有抵压板。该伸缩机构5采用液压伸缩杆,气缸伸缩杆等,在调整抵压板与定位块6之间的间距后,使木材在与旋转破碎装置7相触碰后不会产生上翘。
[0029]
结合图2中所示,旋转破碎装置7用于将板材经分割后折断,旋转破碎装置7包括周向转动的多个破碎板75,每个破碎板75上均阵列排列有多个破碎齿76。在具体装配破碎板75时,旋转破碎装置7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圆板72、转动连接在两个圆板72之间的轴棒73;轴棒73通过轴承74转动连接在两个圆板72之间。其中,多个破碎板75沿轴棒73的周向间隔分布,且轴棒73连接有驱动电机71。
[0030]
同时,移动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罩设旋转破碎装置7的弧形罩板8。示例性的,旋转破碎装置7上设置有三个破碎板75,板材在传送过程中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破碎板75之间,在板材逐渐传送抵压在轴棒73上时,在驱动电机71的作用下,破碎板75上的破碎齿76对板材进行分割,当中并对板材进行折断,此时的板材为长条状,在输送至粉碎机10当中进行粉碎所需功率减小。
[0031]
旋转破碎装置7通过传送机构连接粉碎机10,粉碎机10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切刀14。需要具体说明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粉碎机10采用旋转切刀14式粉碎机10,但不排除可使用相对转动的粉碎辊进行粉碎,经过旋转破碎机构的木材或板材初步破碎以及折断后,经过旋转切刀14或相对粉碎辊进行粉碎呈木屑,便于装载运输,减少人工干预。
[0032]
该传送机构为第二链板传送带9,且粉碎机10朝向第二链板传送带9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扒辊12,进料扒辊12连接有液压浮动杆13。并且,粉碎机10内部设置有与进料扒辊12相配合的从动轮11,且旋转切刀14的底部设置有筛网15。
[0033]
通过进料扒辊12对分隔的木材或板材抵压传送,液压浮动杆13提供较大抵压力度,与从动轮11相配合传动至旋转切刀14,经过高速转动的旋转切刀14,将木材或板材切割成木屑,通过筛网15后掉落至粉碎机10外部;可直接通过传送带进行装载运输。
[0034]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的移动机构1,可针对不同的建筑工地进行使用;旋转破碎装置7将木材进行分割以及折断后传送至粉碎机10当中,降低粉碎机10功率需求,减少人工干预,整体对木材的回收再利用更加便捷。
[0035]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
上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0036]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0037]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