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5534发布日期:2023-03-10 22:3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2.

背景技术: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高污泥浓度,可更好承受高有机负荷、有毒有害物质、冲击负荷等,在污废水处理领域正得到更多的关注。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复杂,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互作用,一般形成过程可看作是在一定的流体动力学、选择压等条件下,微生物自固定作用形成的生物体聚集现象。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易发生颗粒污泥解体形成絮状物,导致污水处理过程效果变差,将絮状物混合物排出的过程中会同时将颗粒污泥一起排出,造成反应区的处理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包括:
5.循环池、旋流筒、过滤件和和循环驱动件,
6.所述旋流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循环池中,所述旋流筒的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旋流筒的顶部设有出料口,
7.所述循环驱动件安装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循环驱动件将所述循环池中的混合液通过所述进料口送入到所述旋流筒中,
8.所述过滤件安装在所述出料口的外侧一周,混合液从所述出料口溢出后经过所述过滤件后流回到所述循环池的底部完成过滤循环。
9.可选的,所述循环池的底部设有斜壁,所述循环池的池内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变小。
10.可选的,所述旋流筒为锥形筒。
11.可选的,所述旋流筒的所述进料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口径。
12.可选的,所述过滤件为过滤筛网。
13.可选的,所述过滤筛网的网孔孔径小于1mm。
14.可选的,所述循环驱动件为曝气装置。
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用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中,其中循环池中混合污泥水中包含有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循环池中混合污泥水通过循环驱动件带动进入到旋流筒中后处出料口溢出,再经过过滤件后将混合污泥水中的颗粒
污泥过滤,其中包含絮状污泥和少量未过滤的颗粒污泥的混合液流回到循环池的底部再次完成上述过程,直至将混合水的颗粒污泥完全过滤,可将过滤得到的颗粒污泥后续回收利用到污水处理中,应用在污水处理技术中材料利用率更高,处理效率高效。
附图说明
17.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9.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0.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2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包括循环池1、旋流筒2、过滤件3和和循环驱动件4,所述旋流筒2内竖直设置在所述循环池1中,所述旋流筒2的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旋流筒2的顶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循环驱动件4安装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循环驱动件4将所述循环池1中的混合液通过所述进料口送入到所述旋流筒2中,所述过滤件3安装在所述出料口的外侧一周,混合液从所述出料口溢出后经过所述过滤件3后流回到所述循环池1的底部完成过滤循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用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中,其中循环池1中混合污泥水中包含有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循环池1中混合污泥水通过循环驱动件4带动进入到旋流筒2中后处出料口溢出,再经过过滤件3后将混合污泥水中的颗粒污泥过滤,其中包含絮状污泥和少量未过滤的颗粒污泥的混合液流回到循环池1的底部再次完成上述过程,直至将混合水的颗粒污泥完全过滤,可将过滤得到的颗粒污泥后续回收利用到污水处理中,应用在污水处理技术中材料利用率更高,处理效率高效。
2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循环池1的底部设有斜壁5,所述循环池1的池内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变小。所述循环池1设置底壁将所述循环池1的底部盛放空间形成从下至下逐渐变小的区域,这样混合污泥水在回流的过程中会更加集中在循环池1的底部位置,更加方便循环驱动件4进行集中推流。
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旋流筒2为锥形筒。可选的,所述旋流筒2的所述进料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口径。因为所述进料口的口径较小,其流速更快,更有利于混合污泥水的循环流动;而所述出料口的口径较大,更加有利于混合污泥水流出时分散到不同位置处的过滤件3,使得过滤更加均匀。
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过滤件3为过滤筛网,可选的,所述过滤筛网的网孔孔径小于1mm。因为能满足功能需求的颗粒污泥的直径都大于1mm,因此这样的过滤筛网可以很好有效地将颗粒污泥进行拦截为其后面的再应用做准备。
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循环驱动件4为曝气装置。可选的,曝气装置可为环形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可不间断曝气,曝气装置在曝气的时候会在曝气装置下方形成负压,并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泡,在上升气泡的带动下将筛过的小颗粒污泥、絮状污泥和水提升进入中间的旋流筒2中。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用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中,其中循环池中混合污泥水中包含有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循环池中混合污泥水通过循环驱动件带动进入到旋流筒中后处出料口溢出,再经过过滤件后将混合污泥水中的颗粒污泥过滤,其中包含絮状污泥和少量未过滤的颗粒污泥的混合液流回到循环池的底部再次完成上述过程,直至将混合水的颗粒污泥完全过滤,可将过滤得到的颗粒污泥后续回收利用到污水处理中,应用在污水处理技术中材料利用率更高,处理效率高效。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2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池、旋流筒、过滤件和和循环驱动件,所述旋流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循环池中,所述旋流筒的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旋流筒的顶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循环驱动件安装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循环驱动件将所述循环池中的混合液通过所述进料口送入到所述旋流筒中,所述过滤件安装在所述出料口的外侧一周,混合液从所述出料口溢出后经过所述过滤件后流回到所述循环池的底部完成过滤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池的底部设有斜壁,所述循环池的池内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筒为锥形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筒的所述进料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口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过滤筛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网的网孔孔径小于1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驱动件为曝气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过滤循环结构,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中,其中循环池中混合污泥水中包含有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循环池中混合污泥水通过循环驱动件带动进入到旋流筒中后处出料口溢出,再经过过滤件后将混合污泥水中的颗粒污泥过滤,其中包含絮状污泥和少量未过滤的颗粒污泥的混合液流回到循环池的底部再次完成上述过程,直至将混合水的颗粒污泥完全过滤,可将过滤得到的颗粒污泥后续回收利用到污水处理中,应用在污水处理技术中材料利用率更高,处理效率高效。处理效率高效。处理效率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郑威城 王忠泉 邹睿 崔兵 秦树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3/3/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