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3200发布日期:2023-08-24 20:5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板式压滤机,适用于浓度50%以下之粘度较低、含渣量较少的液体作密闭过滤以达到提纯的要求。其工作原理是压紧板在外力作用下,将各滤板压紧,在各滤板之间形成空腔,固液混合液在输液泵的作用下被泵入各腔室,液体穿过滤布,经滤板暗孔排出,而固体则被滤布阻隔,逐渐在滤板空腔中堆积,形成滤渣。

2、现有申请号为202122890560 .7、名称为一种板式过滤机的中国专利,其包括过滤部和两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架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架二,过滤部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支撑架一设有挡板,支撑架二设有压紧机构,支撑杆靠近支撑架二的下方设有气缸,气缸垂直设置,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支撑杆的下方。该申请通过设置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杆的一端升降,支撑杆带动滤框和框架升降,药材受惯性作用下落,有利于减少药材附着再滤层上的现象,便于对药材进行收集。

3、但是,其通过在滤板的下方设置收集箱的方式,直接以收集箱对过滤后的药材进行收集,也就是说,固体和液体会一起落入收集箱内,想要单独获得固体或者液体,还需要另行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十分不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包括固体料槽,其位于板式过滤机的正下方,所述固体料槽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上导流板,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下导流板;还包括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铰接;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第一转轴以第一转轴的中轴线为中心旋转,进而通过牵引杆驱动第二转轴以第二转轴的中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上导流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所述上导流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下导流板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的高度,所述下导流板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

3、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流板的边缘除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外均设有上围板;所述下导流板的边缘除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外均设有下围板;所述下导流板与第二转轴连接的一端的下围板上开设出液孔。

4、进一步的,所述下导流板与第二转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下导流板和下围板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下围板上的出液孔位置连接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套设出液软管。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与下围板焊接。

7、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孔设置至少两个,还包括总液管,所述总液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分液管,所述出液软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插入分液管内。

8、进一步的,所述总液管倾斜布置,进入总液管内的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低处流动。

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0、1、拆卸滤板时,固体滤渣和残留的液体滤液均向下掉落,落在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上导流板上的滤液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导流板上流动,最终和落在下导流板上的滤液一起流向下导流板的前端,达到使滤液汇聚外排的目的;电机开启,驱动第一转轴以其中轴线为中心旋转,带动上导流板的前端向下旋转移动,与此同时,牵引杆带动第二转轴旋转,带动下导流板的后端向下旋转移动,则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的滤渣在自重作用下落入固体料槽内;这样便达到了自动分离固体和液体的目的,无需另行过滤处理,更加便捷;

11、2、上导流板的边缘除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外均设有上围板,可以保证落在上导流板上的滤液顺利地从上导流板的前端流到下导流板上;下导流板的边缘除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外均设有下围板,下导流板与第二转轴连接的一端的下围板上开设出液孔,使得汇聚在下导流板上的滤液能够通过出液孔流出,便于汇聚收集,避免外溢;

12、3、还包括总液管,总液管上连通焊接有多个分液管,每一根出液软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均插入一根分液管内,并且,总液管倾斜布置,这样一来,下导流板上的滤液依次经过出液孔、固定管、出液软管和分液管汇聚流入总液管内,进入总液管内的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低处流动,以待对滤液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料槽,其位于板式过滤机的正下方,所述固体料槽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3)上连接上导流板(4),所述第二转轴(8)上连接下导流板(6);还包括牵引杆(5),所述牵引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8)铰接;还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驱动第一转轴(3)以第一转轴(3)的中轴线为中心旋转,进而通过牵引杆(5)驱动第二转轴(8)以第二转轴(8)的中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上导流板(4)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所述上导流板(4)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下导流板(6)远离第二转轴(8)的一端的高度,所述下导流板(6)远离第二转轴(8)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4)的边缘除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端外均设有上围板(12);所述下导流板(6)的边缘除远离第二转轴(8)的一端外均设有下围板(13);所述下导流板(6)与第二转轴(8)连接的一端的下围板(13)上开设出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6)与第二转轴(8)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流槽(17),所述导流槽(17)位于下导流板(6)和下围板(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板(13)上的出液孔位置连接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上套设出液软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0)与下围板(13)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设置至少两个,还包括总液管(16),所述总液管(16)上设有至少两个分液管(15),所述出液软管(11)远离固定管(10)的一端插入分液管(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液管(16)倾斜布置,进入总液管(16)内的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低处流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板式过滤机底部漏料自动开合接料装置,包括固体料槽,其位于板式过滤机的正下方,固体料槽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连接上导流板,第二转轴上连接下导流板;还包括牵引杆,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铰接;还包括电机,电机驱动第一转轴以第一转轴的中轴线为中心旋转,进而通过牵引杆驱动第二转轴以第二转轴的中轴线为中心旋转;上导流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上导流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的高度高于下导流板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的高度,下导流板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本技术能够达到自动接料并分离固体和液体的目的,无需另行过滤处理,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董必辉,张庆玲,刘新颖,邵鑫,王倩,戴厚同,董得平,李林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