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16267发布日期:2024-02-02 21: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板和芯片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盖板上开设有用于添加检测样本的加样口,所述芯片基板上依次开设有位于所述加样口下方的反应腔、混匀管道、与所述混匀管道相连通的检测管道以及废液槽,所述混匀管道中包被有用于提供荧光检测信号的荧光微球标记试剂,所述加样口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所述检测样本在芯片的管道中来回流动的驱动力,以使所述检测样本与管道中的试剂充分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管道和反应腔相连通,并用于提供检测样本来回流动的空间;所述反应腔用于存储检测样本,并提供检测样本与试剂的反应场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道中装载有载体膜,所述载体膜上包被有至少一种捕获抗体试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膜上包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捕获抗体试剂,所述载体膜对应分为多个区域,在不同的区域内包被有不同的捕获抗体试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管道与所述检测管道之间还设置有超疏水管道;所述超疏水管道由凹槽微结构、第一微米柱以及覆盖在凹槽微结构表面超疏水试剂组成,所述超疏水试剂以及凹槽微结构用于形成超疏水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微结构中每个凹槽的深度为20-500μm、宽度为50-4000μm;第一微米柱的直径为20-500μm,高度为20-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管道内设置有微米结构的第二微米柱,所述荧光微球标记试剂包被在所述第二微米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米柱的直径为10-500μm,高度为10-5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管道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置有过渡管道,所述过渡管道内设置有微米结构的第三微米柱以及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米柱的直径为20-500μm,高度为20-500μm;所述凸台的高度为20-1000μm,宽度为100-4000μm。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板和芯片盖板,所述芯片盖板上开设有用于添加检测样本的加样口,所述芯片基板上依次开设有位于所述加样口下方的反应腔、混匀管道、与所述混匀管道相连通的检测管道以及废液槽,所述混匀管道中包被有用于提供荧光检测信号的荧光微球标记试剂,所述加样口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所述检测样本在芯片的管道中来回流动的驱动力,以使所述检测样本与管道中的试剂充分反应。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试剂复溶体积以及反应时间严格可控,提高了检测可重复性;封装简单,极大地简化芯片生产工艺,提高芯片产量;在载体膜中不同的区域可以包被一种以上捕获抗体,实现多项目联合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顾悦,蒋理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迪亚莱博(张家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