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机及点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06884发布日期:2023-12-28 18:0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点胶机及点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点胶,特别是涉及应用在晶圆封装的点胶机及点胶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当前封装技术中,例如在覆晶封装领域,底部填充胶的封胶方式,一般多采用点胶工艺,且通常是在芯片周围的至少一边注入一定量的胶材后,利用毛细现象 (capillaryflow)使胶材流入芯片与基板之间的间隙,等到芯片下方充满胶材后,在芯片四周自然形成填角(fillet)。另外,必要时也会利用点胶工艺在封装范围四周补强形成填角(fillet)。

2、请参考图1a和图1b,图1a和图1b示意了相关技术中电子封装工艺的点胶过程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芯片36配置于印刷电路板(pcb)20上,然后发光二极管(led)30配置于芯片36上方,发光二极管30与印刷电路板20之间以及芯片36周围形成填角(fillet)32、填角34。另外,点胶装置40在印刷电路板20上进行点胶工艺,以利用毛细现象 (capillaryflow),使胶滴50流入印刷电路板20与元件10的缝隙(其宽度为d)间。

3、不过,在上述点胶工艺中,会因为以下原因导致封装胶填充效果变差。其一是来料的产品公差造成间隙(其宽度为d)变化大于点胶尺寸(fly dot size) 。其二是工艺站点压放动作造成间隙(其宽度为d)变大。由于上述原因,造成胶滴50流入间隙(其宽度为d)后停留时间不够久而导致直接溢出的状况,最终污染印刷电路板20表面,造成封装效果不佳以至于增加产品检测(例如侧漏压力)失败风险。

4、因此,如何提供一个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点胶机及点胶方法,乃是业界所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先前技术中点胶工艺的胶滴流入印刷电路板与相邻元件的间隙(其宽度为d)后停留时间不够久,而发生直接溢出并污染印刷电路板表面的状况,造成封装效果不佳而在后续产品检测时失败的问题。

2、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点胶机。所述点胶机包括第一波动产生器、第二波动产生器以及点胶装置。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产生两行反向传递的波,两行所述反向传递的波具有相同的振幅以及相同的频率,并形成具有多个波节的合成波,以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各胶滴附着各目标位置的时间。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胶装置在与多个所述波节对应的多个所述目标位置进行点胶步骤,以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多个所述胶滴附着多个所述目标位置的时间。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机通过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控制所述合成波的多个所述波节的位置。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成波上的每一个质点均作简谐运动,且振幅不相等,其中所述波节的振幅为零,而两两相邻波节间均有一振幅最大的质点。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两两相邻波节间的距离为所述合成波的波长的一半,且所述波长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7、2l=nλ

8、其中,l为共振管的长度;n为波段数且为自然数;λ为波长。

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点胶方法,包括:使用第一波动产生器、第二波动产生器产生两行反向传递的波,其中两行所述反向传递的波具有相同的振幅以及相同的频率,并形成具有多个波节的合成波;以及使用点胶装置在各目标位置分配特定量的胶滴。在此点胶方法中,通过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所得到的所述合成波,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各胶滴附着各目标位置的时间。另外,在此点胶方法中,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点胶装置构成点胶机,以执行所述点胶方法。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使用所述点胶装置在与多个所述波节对应的多个所述目标位置依序分配所述特定量的胶滴,以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多个所述胶滴附着多个所述目标位置的时间。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控制所述合成波的多个所述波节的位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调整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使所得的所述合成波上的每一个质点均作简谐运动,且振幅不相等,其中所述波节的振幅为零,而两两相邻波节间均有一振幅最大的质点。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使用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产生两行反向传递的波,两行所述反向传递的波具有介于106~109hz之间的频率。

14、综上所述,本案所请申请可以解决先前技术中点胶工艺的胶滴流入印刷电路板与相邻元件的间隙(其宽度为d)后停留时间不够久,而发生直接溢出并污染印刷电路板表面的状况。也就是说,通过本申请,可以增加胶滴流入印刷电路板与相邻元件的间隙(其宽度为d)或其它间隙(即任何目标位置)后的停留时间,由此可以提升封装效果以及后续产品检测的良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包括第一波动产生器、第二波动产生器以及点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产生两行反向传递的波,两行所述反向传递的波具有相同的振幅以及相同的频率,并形成具有多个波节的合成波,以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各胶滴附着各目标位置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在与多个所述波节对应的多个所述目标位置进行点胶步骤,以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多个所述胶滴附着多个所述目标位置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通过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控制所述合成波的多个所述波节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波上的每一个质点均作简谐运动,且振幅不相等,所述波节的振幅为零,而两两相邻波节间均有一振幅最大的质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波节间的距离为所述合成波的波长的一半,且所述波长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6.一种点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点胶装置在与多个所述波节对应的多个所述目标位置依序分配所述特定量的胶滴,以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多个所述胶滴附着多个所述目标位置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控制所述合成波的多个所述波节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使所得的所述合成波上的每一个质点均作简谐运动,且振幅不相等,其中所述波节的振幅为零,而两两相邻波节间均有一振幅最大的质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产生两行反向传递的波,两行所述反向传递的波具有介于106~109hz之间的频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点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点胶机及点胶方法。所述点胶机包括第一波动产生器、第二波动产生器以及点胶装置。所述第一波动产生器以及所述第二波动产生器产生两行反向传递的波,而两行反向传递的波具有相同的振幅以及相同的频率,并形成具有多个波节的合成波,以增加所述点胶装置所出的各胶滴附着各目标位置的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维,李俊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