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4844发布日期:2023-10-22 11:0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性油墨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水性油墨与其他印刷油墨相比,在水性油墨的印刷中,不会对印刷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不会挥发有毒气体,因此在使用中也不会污染大气环境。水性油墨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稀释,即将水性油墨和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在对水性油墨进行混合时,现有技术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对混合箱内的水性油墨和水进行单向的搅拌混合,因为未被稀释的油墨黏性较大,这种搅拌方式不容易使油墨与水充分混合,从而影响了油墨加工的质量。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028492u的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并栓接有第一转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转动杆转动的方式,能够达到快速均匀搅拌的目的,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保证了印刷的质量。

3、为了解决未被稀释的油墨黏性较大不易搅拌和清理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多个转动轴进行搅拌和设置刷洗架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转动轴只能单向转动和不能控制刷洗架单独工作的情况,进而导致搅拌效果不佳、对电机负荷较大和刷洗架一直工作会带来磨损与噪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包括工作箱主体,所述工作箱主体包括有主箱体、下箱体、上箱体、下挡板、观察测量窗和上挡板,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控制装置,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轴系、从动轴系、切换轴系和刷洗装置,所述主动轴系、从动轴系和切换轴系均可旋转安装在下箱体的顶部,所述刷洗装置可旋转安装在上箱体的底部;

4、所述主动轴系包括有主动轴、主动齿轮和刷洗装置配合齿轮,所述主动轴可旋转安装在下箱体的顶部中心处和上箱体的底部中心处;

5、所述从动轴系包括有从动轴、从动齿轮和旋转叶片,所述从动轴可旋转对称安装在下箱体的顶部和上挡板的底部;

6、所述切换轴系包括有切换用轴、切换用齿轮和切换开关,所述切换用轴可旋转安装在下箱体的顶部和上挡板的底部;

7、所述刷洗装置包括有刷洗架和刷板,所述刷洗架的顶部与上箱体的底部可旋转连接。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箱体的底部与下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的底部与下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的顶部与上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直槽,所述直槽中固定安装有观察测量窗,所述观察测量窗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观察测量窗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所述上挡板设置在上箱体的内部,所述主箱体的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主箱体的外表面的另一侧并排开设有进料口。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观察测量窗控制加入的水性油墨量,也可以观察检验水性油墨的稀释程度和搅拌的进度,随时控制装置的运转。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动轴系的数量为一组,所述主动轴竖直贯穿下挡板和上挡板,所述主动轴的底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主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动齿轮的内壁与主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对称设置在下箱体的内部和上箱体的内部,所述刷洗装置配合齿轮的数量为一组,所述刷洗装置配合齿轮的内壁与主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刷洗装置配合齿轮设置在上挡板的顶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主动轴的两端,可以保证主动轴的平稳转动,避免发生振动。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从动轴系的数量为4组,所述从动轴竖直贯穿下挡板,所述从动轴绕轴心等距设置在主动轴的四周,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为八个,两个为一组,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壁与从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对称设置在下箱体的内部和上箱体的内部,四组所述旋转叶片的齿牙彼此啮合连接,所述旋转叶片的数量为二十八个,所述旋转叶片等间距固定安装在从动轴的外表面上。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组从动轴系,并间或设置在相邻的从动轴上的旋转叶片,保证了搅拌的速度与质量。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切换轴系的数量为一组,所述切换用轴竖直贯穿下挡板和上挡板,所述切换用轴设置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所述切换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切换用齿轮的内壁与切换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切换用齿轮对称设置在下箱体的内部和上箱体的内部,所述切换用齿轮的齿牙与主动齿轮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切换用齿轮的齿牙与两组从动齿轮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固定安装在切换用轴的底端,所述切换开关贯穿下箱体的底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切换轴系间接传递动力,可以使相邻的从动轴系朝不同方向旋转,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与质量,利用切换开关控制切换轴系的上下位置,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动力的通断,可以控制搅拌作业的中止。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刷洗装置的数量为一组,所述刷洗架设置在上挡板的顶部,所述刷洗架的下表面开设有配合齿轮槽,所述配合齿轮槽与刷洗装置配合齿轮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刷板的数量为八个,所述刷板沿轴心等间距固定安装在刷洗架的下表面。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刷洗架的下表面的配合齿轮槽与刷洗装置配合齿轮的啮合,可以控制刷洗装置的工作,不用时提升刷洗架,断开与主动轴系的联系,可以实现刷洗作业的中止,刷板上安装有毛刷,设置多组保证了清理作业的质量。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料控制装置包括有下料箱和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箱的外表面开设有测量窗,所述测量窗表面设置有刻度标,所述下料箱的外表面一侧与下料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道的另一端与主箱体的进料口固定连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料箱外表面的观察窗,可以实现对下料的精确控制,避免二次下料拖慢效率。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通过切换轴系,可以实现主动轴系与从动轴系之间的动力传递,保证了四组从动轴系的旋转方向的不同,提高了搅拌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相邻从动轴系上设置间或的旋转叶片,避免了局部搅拌不到位的问题,通过上下移动切换轴系的位置,可以控制从动轴系的工作与否,在进行清理作业时关停旋转叶片,降低了对电机的负荷,节约了能量。

2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通过刷洗装置,可以实现工作箱主体的自动清理工作,设置多组刷板保证了清理工作的彻底性,通过改变刷洗架的上下位置,可以实现刷洗装置与主动轴系的连接与否,搅拌工作时抬升刷洗架,清理工作时放下刷洗架,可以降低对电机的负荷,节约了能量。

2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性油墨加工用稀释装置,通过主箱体上的观察测量窗可以控制工作箱主体内部的水性油墨量,通过下料箱上的测量窗,可以控制需要加入的稀释液的剂量,避免了二次下料拖慢工作效率,保证了每次搅拌稀释工作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