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片式分离器板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8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片式分离器板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层片式分离器板组。
在传统的层片式分离器中,从悬浊液中分离沉淀物或在乳浊液中分离液体是通过将悬浊液或乳浊液置于许多相互平行又隔开一定距离且都与水平面倾斜(通常为45°-60°)的板之间构成的分离通道而实现的。在层片式分离器最常见的实施例中,悬浊液或乳浊液沿横向进入分离通道。悬浊液中的沉淀物或乳浊液中的较重液体在分离通道中下沉,流过板的下沿,在分离装置的底部被排掉,而剩下的液体向上流动,最后经层板通道上端的出口排出。
流入的悬浊液或乳浊液通常是通过一位于层板附近的分配器供入分离通道,这样,使得从该处提供的流体可流入层板之间的通道。分配器最好位于板组的侧面或位于两个板组之间并装有侧壁,以迫使流体向下运动进入位于层板之间而在层板上沿下面一点的通道。流体从上面的,最好是侧面的入口进入分配器。
为从侧面盖住分离通道并将层板保持在板组中且相互隔开,板组具有由壁架构成的侧壁,通常,每个通道设置一壁架。这些侧向壁架具有通常在先有技术中所使用的I-形结构。层板至少固定到一个壁架凸缘上,一般用粘接方式,因此,壁架的高度决定了板组的板子之间的距离。在如上述的带有分配器的分离器中,面对分配器的板组侧壁可构成分配器侧壁,然后,将分配器侧壁打上孔以使悬浊液或乳浊液流入分离通道。
用胶将层板粘接到壁架上是一种不稳定因素,胶粘接头是一薄弱环节。粘接表面应力很大,某些板材还很难粘接,而且,粘接是一种既不卫生又昂贵的方法,另一显著缺陷是由于板子厚度不均而产生歪斜并且板厚误差会沿板组一侧增加。上述歪斜会导致悬浊液或乳浊液通过分离器时产生非均匀流动和/或层板安装困难。
在本发明中上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本发明提供一种层板无需粘接固定的板组,并且板厚的变化不影响板组总的线性测定。而且,板组中层板的安装极其简单,成本极其低廉。侧壁架也能很容易地互相连接,构成板组的侧壁,需要时,又能很容易地分开。
本发明中所以能具有上述优越性的那些特征将通过下面的权利要求
体现出来。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应参看带有附图的下述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一层板分离器的侧视图,图中部分剖切以显示分离器中板组部分;
图2是图1从左方看,层板分离器部分剖切的端视图;
图3是表明一部分构成板组侧壁和保持层板的壁架的放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典型层板分离器具有一分离室1和一包括漏斗状槽的出口部2,分离的液体或沉淀物下降到槽中并用箭头c表示的普通泵装置3泵出。有许多平行的、隔开一定距离的板4安装在分离室1中,板4倾斜于水平面,板子之间形成了分离通道5。分离过程在各个独立的通道5中进行,这样,在悬浊液中的固体粒子或乳浊液中的较重液体沉积到每一通道中下板的上表面,然后,沿下板下滑进入沟槽。澄清的液体在每一通道5中靠近上板上升(如图2中箭头D所示),通过板4顶端水平板13上的孔6流出,进入位于分离器上部的通道7中。通道7装有一出口8以便将澄清的液体从层板分离装置中排出(见箭头B)。
组成如悬浊液或乳浊液的流体通过入口9进入分配器10进而供入层板分离装置(如箭头A),分配器10在板组11和12中延伸。通道7位于每一板组之上,流体通过分配器侧壁上的孔(未示出)沿横向流入板组11和12(如箭头E所示)。
为从侧面盖住分离通道并保持板4的位置,板组11和12具有侧壁14,部分侧壁示于图3。内侧壁14做为分配器10的侧壁,示于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侧壁14由多个侧壁架15构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壁架沿其边缘装有紧固装置以使壁架缘对缘密封连接。图3中可见,沿一边缘的紧固装置为带有中腰部17的球头状件16。沿着与其相对的边缘有由沟槽18构成的紧固装置,沟槽由从壁架伸出的臂19形成。臂19的自由端带有肩台20而在该肩台的相对边的壁架上有另一肩台21。欲将两壁架安装到一起时,一壁架上的槽形边缘直接压到另一壁架的球头形边缘上。由于球头状件16的最宽部分使臂19弹性弯曲,肩台20咬入中腰部17并且肩台21也进入中腰部。肩台20和21与球头件中腰部17啮合将壁架互相锁住。为使壁架之间能相互拆开,壁架之间可沿纵向相互运动。从提高强度的观点来说,最好球头件16和沟槽18贯通壁架15的整个长度。壁架15上还装有保持板4位置的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包括位于从壁架伸出的两舌形件23之间的狭缝22。舌形件23就象球头件16和沟槽18,最好贯通壁架全长。狭缝22大小应适合板4的厚度,使板插入狭缝后,不会由其自重滑出狭缝。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是靠使狭缝从开口间隙24处向内扩张实现的,狭缝开口尺寸稍小于板厚。由于壁架最好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造,因此,舌形件23将夹紧板4从而把其固牢。而且,通过使狭缝22向缝底25形成向内扩张,就可能插入厚度不同的板子。例如若板厚在1.5~2.0mm之间变化,狭缝22的缝口24可制成略小于1.5mm,如1.3mm,缝底最小宽度为2.0mm。
壁架15应采用这样的弹性材料制造,即使舌形件23和臂19满足上述弹性功能要求。该材料可用聚氯乙烯(PVC),也可采用许多具有同样性能的其他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壁架大大简化了层板分离器板组的安装。板组安装可在分离器使用处进行,运输到安装地点的操作通过每个板组和壁架自身构成一种包装而简单化。板子和壁架以简便的方法装到板组上。例如仅用橡胶棒,无需粘接。这样,板子之间的距离在板组的两侧就相等了,因此,使悬浊液或乳浊液均匀流入分离器。如上所述,悬浊液或乳浊液常从横向进入分离通道。在此种分离器中,壁架上设有许多孔,以使悬浊液或乳浊液供入。孔的大小可很容易地适应分离悬浊液或乳浊液的分离技术,并且,需要的话壁架可很容易地用具有其他孔的壁架替换。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目的在于包括所有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处于下面权利要求
范围内的结构。这样,沿壁架边缘的紧固装置可以用另一种适当方式构成以获得壁架之间所需的连接。狭缝并不需要位于靠近壁架一边缘处(如图示的球头边缘处)而可以位于紧固装置之间的其他地方。狭缝也无需制成所述的扩张形,既使扩张形最有利,而是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形成以牢固把持住厚度尺寸不同的板子。而且,壁架可具有覆盖一个以上分离通道的宽度。
权利要求
1.一层板分离器的板组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平行板(4),板子倾斜于水平面并构成了许多板间的分离通道(5),壁架(15)沿横向盖住上述分离通道,壁架(15)与板(4)有同样的斜度并由沿倾斜壁架边缘形成的紧固装置(16、18)连在一起以形成板组(11、12)相对的侧壁(14),该分离器特征在于上述接受和保持板(4)的壁架(15)位于紧固装置(16、18)之间,并至少装有一个以上述斜度伸展的狭缝(22),且具有一在深度方向上与板平面同高的延伸段,狭缝(22)具有带弹性回复力的侧壁并且有在深度方向上一定距离内至少一部分侧壁间距小于板厚。
2.按照权利要求
1的板组特征在于上述狭缝(22)中那部分小间距侧壁位于狭缝口(24)处。
3.按照权利要求
2的板组特征在于狭缝(22)具有一从狭缝口(24)向缝底(25)的扩张横截面。
4.按照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何一项的板组特征在于狭缝(22)在从壁架(15)上伸出的两舌形件(23)之间。
5.按照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
的板组特征在于夹紧接头位于上述紧固装置(16、18)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
5的板组特征在于上述紧固装置由一沿壁架边缘之一沿伸的球头件(16)和沿另一相对的壁架边缘沿伸的沟槽(18)组成。
7.按照权利要求
6的板组特征在于球头件(16)带有一中腰部(17),沟槽(18)由从壁架(15)上弯曲伸出的臂(19)构成,臂(19)的自由端(20)处于球头件(16)和沟槽(18)之间卡进上述中腰部(17)。
8.按照权利要求
7的板组特征在于肩台(21)从壁架(15)伸出,肩台(21)在连接处卡进上述中腰部(17)并与自由端(20)相对。
专利摘要
在层板分离器的板组(11、12)中,在倾斜板(4)之间形成的分离通道(5)的侧面由壁架(15)组成的侧壁(14)盖住,每一侧壁盖住一通道。壁架由紧固装置(16、18)缘靠缘连在一起并可松开,紧固装置沿相对的壁架边延伸。而且,壁架(15)带有狭缝(22),狭缝和板(4)同高并形成于从壁架上伸出的弹性舌形件(23)之间。狭缝(22)从缝口(24)朝缝底(25)扩张。
文档编号B01D21/02GK85105569SQ85105569
公开日1987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85年7月20日
发明者斯文·哈卡恩桑 申请人:艾克塞尔·约翰桑工程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