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文档序号:4916213阅读:2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分离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目前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及物理兼化学吸收法。如碳酸丙烯酯法、低温甲醇洗涤、液氮洗涤和变压吸附法等物理吸收法,吸收速度慢,吸收容量小,气体净化度差,电耗高,产品二氧化碳纯度低。而热钾碱法、改良热甲碱法和乙醇胺水溶液吸收法等化学吸收法,存在二氧化碳再生热耗高的缺点。美国专利4814104公开了一种用含有乙烯胺促进剂的叔醇胺溶液作二氧化碳吸收液,从混合气体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叔醇胺溶液浓度为35-65%,最好为44~55%,水溶液中烯胺含量为0.5~10%,最好为3-4%,并采用串联的两个吸收塔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经两个再生塔再生后,返回吸收塔作吸收液循环使用。本法设备投资费用较大,流程较复杂,且吸收液浓度较高,药剂消耗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叔醇胺类、烯胺类及烷醇胺类的混合物为吸收液,采用单塔两段吸收及单塔两段再生的工艺,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本发明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含二氧化碳8-30%的混合气体于常压~4.0Mpa压力下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底部,自下而上地与塔顶和塔中部的自上而下的吸收液逆流接触,于70~90℃温度下,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洗涤下来,从塔顶引出净化气,一般二氧化碳含量小于0.2%。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从塔底部流出,进入再生塔,在上塔内借助于再生塔下塔的再沸器产生的蒸汽进行汽提再生,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经汽提再生后的半贫液,其中约80%由泵送入吸收塔中部作为吸收液,另外约20%的半贫液经换热器与再生塔底部流出的温度为100~115°的贫液进行热交换,可将半贫液温度从80℃左右提高90-95℃,然后进入再生塔下塔进行解析。经解析再生的贫液从再生塔底部流出,经热交换器温度降至90~100℃,再经水冷却器冷至70#-90℃,由泵送入吸收塔顶部作为吸收液,进行循环吸收一再生的脱碳过程。从再生塔顶部引出的含二氧化碳的水蒸汽经冷却、分离后可得到纯度98.5%以上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合成尿素或烧碱。
本发明方法中,当含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压力大于2.5Mpa时,从吸收塔底部流出的富液可先进入闪蒸罐减压至0.4~0.8Mpa。主要目有是分离除去加压吸收时,被物理吸收的氢气和氮气,以保证产品二氧化碳的纯度。闪蒸后的富液再进入再生塔进行汽提再生。
本发明方法中所使用的吸收液包括叔醇胺类化合物0~60%(重量)、烯胺或烯胺和烷醇胺类的混合物2-30%(重量)、缓蚀剂0.2~1.2%(重量)、水37.8~68.8%(重量)。其中以含叔醇胺类化合物30%的吸收液最佳。由于浓度较稀,溶液粘度较小,吸收传质系数大,故吸收速度加快。吸收液中的叔醇胺类化合物是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二甲基一乙醇胺等,以甲基二乙醇胺为好。烯胺类化合物是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以二乙烯三胺为好。烷醇胺类化合物是二乙醇胺。吸收液可以是叔醇胺、烯胺和烷醇胺的混合物,叔醇胺和烯胺的混合物,烯胺和烷醇胺的混合物,或单独使用烯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组份和浓度的吸收液。如在常压下脱除二氧化碳时,可选用小于30%的乙烯胺类化合物水溶液作吸收液,而在加压下脱除二氧化碳时,可选用20-60%混合醇胺,并添加2-10%烯胺的混合水溶液作吸收液。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缓蚀剂是钒类化合物或钒类和锑类的混合物。钒类化合物是五氧化二钒,钒酸钾、偏钒酸钾等,锑类化合物是酒石酸氧锑钾、酒石酸氧锑钠、三氧化二锑、四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等,其中以钒类化合物为好。吸收液中加入缓蚀剂可防止系统被腐蚀。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1.采用两段吸收、两段再生及闪蒸流程与美国专利4814104比较,操作方便,热利用好及再生气二氧化碳纯度高。
2.由于本发明方法采用了缓蚀剂,解决了溶液对碳钢设备的腐蚀问题,大部份设备及填料采用碳钢材质,可降低一次性投资费用,而美国专利4814104全部设备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3.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吸收液浓度低,一次性投资少,且正常生产药剂消耗量少,产品成本低。
4.本发明方法由于采用低浓度吸收液,故溶液粘度较小,吸收传质系数大,吸收速度快,在同一装置上吸收能力比美国专利4814104提高30-60%。使用本发明方法的生产装置其塔径和塔高均小于美国专利。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图1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实施例1吸收液组成
甲基二乙醇胺30(%重量)三乙烯四胺4.6五氧化二钒0.6水64.8含二氧化碳15.9%的变换气于1.68Mpa压力下进入吸收塔底部,与塔顶喷淋的吸收液逆流接触,于75±5℃温度下洗涤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碳,所得净化气从塔顶排出,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从吸收塔底部引出,进入再生塔于100~115℃温度下汽提再生,从再生塔顶部排出二氧化碳再生气,作原料气体使用,汽提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和半贫液返回吸收塔作吸收液循环使用。所达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2吸收液组成二乙烯三胺20(%重量)五氧化二钒和酒石酸氧锑钾混合物0.4水79.6含二氧化碳16%的酸性气体于常压下进入吸收塔底部,与塔顶喷淋的吸收液逆流接触,于80±5℃温度下洗涤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碳,所得净化气从塔顶排出,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从吸收塔底部引出,进入再生塔于100~115℃温度下汽提再生,其余同实施例1。所述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3吸收液组份甲基二乙醇胺30(%重量)
二乙醇胺3二乙烯三胺3偏钒酸钾0.6水63.4含二氧化碳18%的变换气于2.7Mpa压力下进入吸收塔底部,与塔顶喷淋的吸收液逆流接触,于75±5℃温度下洗涤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碳,所得净化气从塔顶排出,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从吸收塔底部引出,经闪蒸罐减压至0.6Mpa,然后进入再生塔于100~115℃温度下汽提再生,其余同实施例1。所达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所达指标实施例11实施例2实施例3控制指标净化气中CO2%0.05~0.11-30.06~0.10.2吸收能力25.2515.023.520(Nm3CO2/m3)再生气中CO2>98.5>98.5>98.5>98纯度(%)再生热耗2900-33002900-33002900-33003500(KJ/Nm3CO2)
权利要求
1.一种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二氧化碳8-30%的混合气体于常压~4.0Mpa压力下进入吸收塔,于70~90℃温度下与吸收液逆流接触,进行单塔两段吸收,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进入再生塔,于100~115℃温度下利用汽提方式,进行单塔两段再生,释放出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和半贫液返回吸收塔,作吸收液循环使用,其中吸收液包括叔醇胺类化合物0-60%(重量)、烯胺或烯胺和烷醇胺类的混合物2-30%(重量)、缓蚀剂0.2~1.2%(重量)、水37.8~68.8%(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压力大于2.5Mpa时,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先进入阀蒸罐,减压闪蒸后再进入再生塔汽提再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液中的缓蚀剂是钒类化合物或钒类和锑类的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含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于常压~4.0MPa压力下进入吸收塔,用吸收液进行单塔两段吸收,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进入再生塔,于100~115℃温度下汽提两段再生,释放出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和半贫液返回吸收塔作吸收液循环使用。本发明方法吸收能力大,吸收速度快,能耗低,投资费用低,吸收液对碳钢材质无腐蚀,可用于分离如烟道气、合成气或天然气等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文档编号B01D53/14GK1088472SQ9211363
公开日1994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杨运生, 辜松柏, 金秀兰, 何世林, 游开智, 朱寿华, 谢夫元, 李家余, 张跃萍, 娄开利, 张明卫, 钟伟, 杨大才 申请人:四川化工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