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737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室用过滤装置。
在分析化学应用领域历来沿用喇叭漏斗加大孔隙度的滤纸,滤液利用重力自然渗透进行过滤,过滤速度慢;对胶体溶液或微晶沉淀,其过滤质量和速度更不能令人满意。在微量和痕量分析中,常需使用孔径在0.45微米以下的微孔滤膜,如仍利用重力滤液自然渗透进行过滤,不仅时间长不能允许,而且滤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以往的抽滤装置是通过抽滤瓶与真空泵连接,由于抽滤瓶口径和高度的限制,很难使滤液直接进入预期使用的容器内,不利于小体积控制,而且滤液多次转移,对微量分析很可能存在交叉污染,因此,这种抽滤装置只是用于滤液废弃的场合。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是通过接头制成系列规格连接比色管、容量瓶、试剂瓶及其它容器成为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能在减压动力源,可采用电动真空泵或手动吸气球减压下加快微孔滤膜过滤速度,使滤液直接进入预期使用的反应操作容器内,避免转移有利于控制滤液体积和保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它具有漏斗筒1、漏斗颈5,其连接关系是漏斗筒1底端的接面2与漏斗颈5顶端的砂芯接面3连接,在接面2和砂芯接面3之间有微孔滤膜4并且用弹簧夹固定,特征是在漏斗颈5上固定装有固定接头6,减压套筒7是顶端、侧面和底端三处有开口的容器,其顶端开口与固定接头6套合,漏斗颈5置于减压套筒7内腔,侧面开口与减压动力源相连,底端开口通过接头8制成系列规格连接比色管、容量瓶、试剂瓶及其它容器成为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这种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可以在漏斗筒1顶端具有磨砂接头10,Y型管11底端与磨砂接头10连接,Y型管11的一端连接有分液漏斗12,另端连接有圆筒形漏斗13;减压动力源是真空泵或手动吸气球9,所述手动吸气球9主体是弹性球体14,两端开口并且各装有一气咀,该气咀由基座15及内有浮子16、外连导引管17组成,其一端的气咀表面还装有橡胶套18和外套1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性能优良。实行减压过滤,对微孔滤膜的过滤速度显著加快;能避免或减轻操作环境对滤液的污染;能与玻璃材质的定量容器或反应操作容器直接连接,便于观察;滤液不需转移容器,能有效地控制体积,并且避免交叉污染。
2.设计合理。漏斗颈与减压套筒分体结构,使过滤器没有死角,便于清洗,又能避免交叉污染,同时还降低系列产品造价;由于减压空间较小,通过多通联接管,能将多组装置并联,从而用一台真空泵作为减压动力源同时成批过滤。同时在设计上还考虑采用手动吸气球作为减压动力源,以便在没有电动真空泵或其它减压设施情况下同样能实现快速过滤。
3.结构简单。采用组装自成系统,全玻璃结构,不仅使用方便,还能避免橡胶塞等的污染;使用通用锥形标准磨砂接口连接各组件,有高度的密合性,所用的磨砂接口各玻璃仪器制造厂都能生产。
4.用途广泛。适用于分析测试特别是胶体溶液、微晶沉淀快速过滤,也能适用于某些精密仪器如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对大量淋洗液和少量样品的过滤处理,并能同时作到滤液脱气处理。还适用于微量、痕量、超痕量分析的快速过滤。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漏斗筒1结构示意图;图2是漏斗筒1底端的接面2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漏斗颈5结构示意图;图4是漏斗颈5顶端的砂芯接面3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减压套筒7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手动吸气球9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作分析测试时的组装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漏斗筒1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Y型管11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分液漏斗12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圆筒形漏斗13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用作要求空气洁净情况下微量、痕量、超痕量分析时的组装图。
参照
图1-图7,由各构件组合成图7所示组装图。进行分析测试时,滤液从漏斗筒1进入微孔滤膜4,减压套筒7接上减压动力源即真空泵或手动吸气球9,就能实现减压条件下微孔滤膜快速过滤。参照图8-
图12,各构件组合成
图12所示的组装图,进行要求空气洁净情况下微量、痕量、超痕量分析。圆筒形漏斗13中放入经特殊处理的具有消除可能污染成分的滤纸或固体吸附剂,也可用双通连接管代替圆筒形漏斗13,通过双通连接管连接空气洗涤塔,消除空气中可能污染成分。上述减压套筒8底端的接头8制成系列规格,连接比色管、容量瓶、试剂瓶及其它容器成为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具有漏斗筒[1]、漏斗颈[5],其连接关系是漏斗筒[1]底端的接面[2]与漏斗颈[5]顶端的砂芯接面[3]连接,在接面[2]和砂芯接面[3]之间有微孔滤膜[4]并且用弹簧夹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漏斗颈[5]上固定装有固定接头[6],减压套筒[7]是顶端、侧面和底端三处有开口的容器,其顶端开口与固定接头[6]套合,漏斗颈[5]置于减压套筒[7]内腔,侧面开口与减压动力源相连,底端开口通过接头[8]制成系列规格连接比色管、容量瓶、试剂瓶及其它容器成为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其特征在于在漏斗筒〔1〕顶端具有磨砂接头〔10〕,Y型管〔11〕底端与磨砂接头〔10〕连接,Y型管〔11〕的一端连接有分液漏斗〔12〕,另端连接有圆筒形漏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其特征在于减压动力源是真空泵或手动吸气球〔9〕,所述手动吸气球〔9〕主体是弹性球体〔14〕,两端开口并且各装有一气咀,该气咀由基座〔15〕及内有浮子〔16〕、外连导引管〔17〕组成,其一端的气咀表面还装有橡胶管〔18〕和外套〔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室用过滤装置。主要包括漏斗筒、漏斗颈、微孔滤膜、减压套筒并且外接减压动力源,可以是真空泵或手动吸气球;减压套筒底端开口通过接头制成系列规格连接比色管、容量瓶、试剂瓶及其它容器成为快速微孔滤膜过滤器系列。解决分析测试中快速过滤的速度和质量问题;在漏斗筒顶端连接Y形管、分液漏斗、圆筒形漏斗能用于微量、痕量、超痕量分析的快速过滤。性能优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途广泛。
文档编号B01L3/00GK2148598SQ9323332
公开日1993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7日
发明者彭炎春 申请人:彭炎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