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482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属于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尾气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
[0003]目前处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主要有:控制技术,行政管理手段和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的使用。在传统处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中,由于汽车运行严重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前两者在现实实施中比较困难,见效低。目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很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常常会有发动机熄火,可能留有未燃混合气在催化器中燃烧发生剧烈放热反应,汽车连续高速大负荷运行,汽车突然制动、减速,这些现象使催化长期在高温中工作引起失效,导致排气管冒黑烟;其次燃油和润滑油中的硫、磷、抗爆剂中的锰、铅、燃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都会造成催化剂中毒失效,导致排放尾气超标,因此,催化剂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催化效率并不高,达不到持续催化工作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催化效果低的弊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采用主含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和硼氢化钠制成的汽车尾气处理吸附材料,使用后在光的照射下,吸附材料表层完全被氧化、分解,吸附饱和的表面层层脱落,可供重复吸附利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和硼氢化钠。
[0006]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首先称取25?45g的聚四氟乙烯,加入含有质量分数为4?12%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350?720mL浸泡;
(2)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4?9g硝酸镍,3?1g硝酸铝,5?1g硝酸镁,室温下搅拌
1.5 ?2.8h ;
(3)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40°C,反应5?10h,待冷却之室温后用乙醇、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后在60°C下干燥5h,过滤,滤渣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干;
(4)向上述经过滤、晾干的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比为5?10%聚乙烯醇和I?5%硼氢化钠,置于密炼机中,温度达到150?280 °C ;
(5)将密炼机的材料送入挤出机中,挤出熔体在温度为140?160°C模具中挤出条形状;
(6)同时通入氮气,将带有温度的片材迅速冷却至_2°C,湿度为25%情况下,恒定25?50min ; (7)取出条形状的复合材料,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晾干;
(8)将晾干后的条形状的复合材料送入多辊拉伸机中,在拉伸机中先预热120?160°C,经2?6组拉伸辊拉伸,得到所需要的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
[0007]本发明应用方法:在汽车行驶前将吸附材料放置于汽车尾气排气管中,在汽车停止工作半个小时后再将其取出,放在太阳光下照射25?60min,重复利用,直至整个吸附材料循环脱落殆尽。
[0008]本发明的原理:通过添加硝酸镍、硝酸铝,硝酸镁对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改性,改性后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性,将其放在太阳光的照射下30?60min后完全被氧化,吸附材料的表层开始慢慢软化,再通过加入硼氢化钠使得其表层慢慢干燥、老化,不断出现微小的裂痕、起皮,后脱落成粉末状物质,有效阻止其深层被继续氧化,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0009]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该汽车尾气吸附材料使用后在光的照射下,吸附材料表层在一定时间内可被完全氧化,后老化分解,回归大地;不产生气体和有毒物质,对环境、水源不会造成污染。
(2)该汽车尾气吸附材料的表层物质脱落后,可供重复利用,直至整个吸附材料循环脱落殆尽。
实施方式
[0010]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和硼氢化钠。
[0011]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首先称取25?45g的聚四氟乙烯,加入含有质量分数为4?12%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350?720mL浸泡;
(2)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4?9g硝酸镍,3?1g硝酸铝,5?1g硝酸镁,室温下搅拌
1.5 ?2.8h ;
(3)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40°C,反应5?10h,待冷却之室温后用乙醇、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后在60°C下干燥5h,过滤,滤渣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干;
(4)向上述经过滤、晾干的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比为5?10%聚乙烯醇和I?5%硼氢化钠,置于密炼机中,温度达到150?280 °C ;
(5)将密炼机的材料送入挤出机中,挤出熔体在温度为140?160°C模具中挤出条形状;
(6)同时通入氮气,将带有温度的片材迅速冷却至_2°C,湿度为25%情况下,恒定25?50min ;
(j)取出条形状的复合材料,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晾干;
(8)将晾干后的条形状的复合材料送入多辊拉伸机中,在拉伸机中先预热120?160°C,经2?6组拉伸辊拉伸,得到所需要的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
实例I
[0012]首先称取25g的聚四氟乙烯,加入含有质量分数为4%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350mL浸泡;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5g硝酸镍,4g硝酸铝,6g硝酸镁,室温下搅拌1.5h ;接着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40°C,反应6h,待冷却之室温后用乙醇、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后在60°C下干燥5h,过滤,滤渣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干;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质量浓度比为6 %聚乙烯醇和5%硼氢化钠,置于密炼机中,温度达到180°C ;再将密炼机的材料送入挤出机中,挤出熔体在温度为160°C模具中挤出条形状;同时通入氮气,将带有温度的片材迅速冷却至-2 °C,湿度为25 %情况下,恒定25min ;取出条形状的聚四氟乙烯,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晾干;将晾干后的条形状的聚四氟乙烯送入多辊拉伸机中,在拉伸机中先预热140°C,经3组拉伸辊拉伸,得到所需要的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
实例2
[0013]首先称取30g的聚四氟乙烯,加入含有质量分数为10%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500mL浸泡;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6g硝酸镍,7g硝酸铝,8g硝酸镁,室温下搅拌2.0h ;接着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40°C,反应8h,待冷却之室温后用乙醇、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后在60°C下干燥5h,过滤,滤渣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干;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质量浓度比为8%聚乙烯醇和3%硼氢化钠,置于密炼机中,温度达到200°C ;再将密炼机的材料送入挤出机中,挤出熔体在温度为150°C模具中挤出条形状;同时通入氮气,将带有温度的片材迅速冷却至-20C,湿度为25 %情况下,恒定30min ;取出条形状的聚四氟乙烯,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晾干;将晾干后的条形状的聚四氟乙烯送入多辊拉伸机中,在拉伸机中先预热145°C,经4组拉伸辊拉伸,得到所需要的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
实例3
[0014]首先称取45g的聚四氟乙烯,加入含有质量分数为11%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650mL浸泡;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6g硝酸镍,7g硝酸铝,8g硝酸镁,室温下搅拌2.2h ;接着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40°C,反应80h,待冷却之室温后用乙醇、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后在60°C下干燥5h,过滤,滤渣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干;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质量浓度比为6%聚乙烯醇和2%硼氢化钠,置于密炼机中,温度达到280°C ;再将密炼机的材料送入挤出机中,挤出熔体在温度为160°C模具中挤出条形状;同时通入氮气,将带有温度的片材迅速冷却至-2°C,湿度为25 %情况下,恒定38min ;取出条形状的聚四氟乙烯,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晾干;将晾干后的条形状的聚四氟乙烯送入多辊拉伸机中,在拉伸机中先预热160°C,经5组拉伸辊拉伸,得到所需要的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主要原料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和硼氢化钠。2.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首先称取25?45g的聚四氟乙烯,加入含有质量分数为4?12%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350?720mL浸泡; (2)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4?9g硝酸镍,3?1g硝酸铝,5?1g硝酸镁,室温下搅拌.1.5 ?2.8h ; (3)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40°C,反应5?10h,待冷却之室温后用乙醇、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后在60°C下干燥5h,过滤,滤渣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干; (4)向上述经过滤、晾干的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比为5?10%聚乙烯醇和I?5%硼氢化钠,置于密炼机中,温度达到150?280 °C ; (5)将密炼机的材料送入挤出机中,挤出熔体在温度为140?160°C模具中挤出条形状; (6)同时通入氮气,将带有温度的片材迅速冷却至_2°C,湿度为25%情况下,恒定25?.50min ; (j)取出条形状的复合材料,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晾干; (8)将晾干后的条形状的复合材料送入多辊拉伸机中,在拉伸机中先预热120?.160°C,经2?6组拉伸辊拉伸,得到所需要的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属于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催化效果低的弊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吸附材料,采用主含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和硼氢化钠制成的汽车尾气处理吸附材料,使用后在光的照射下,吸附材料表层完全被氧化、分解,吸附饱和的表面层层脱落,可供重复吸附利用。
【IPC分类】B01J20/30, B01D53/02, B01J20/26
【公开号】CN104971704
【申请号】CN201510401883
【发明人】黄勇, 薛红娟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