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抗凝血性能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556349阅读:来源:国知局
029]30g聚醚砜,氯仿1500mL,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多聚甲醛(聚合度为40) 20g和四氯化锡4.5mL,并缓慢搅拌,滴加90mL氯硅烷((CH3) 3CC1),升温至60 V,反应72h,冷却至室温,在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等于1:1的水溶液中沉积,真空干燥,得到氯甲基化的聚醚砜。取氯甲基化聚醚砜30g,丙烯酸叔丁酯40g和氯化铜3g溶解于300gN-甲基吡咯烷酮中,通氮气脱除氧气,在80°C下反应6h,过A1203柱除Cu后在CH30H中沉淀,沉淀物在30°C下真空干燥。将干燥产物50g溶解于10%的盐酸水溶液中,100°C搅拌48h,得到聚丙烯酸-聚醚砜-聚丙烯酸三嵌段聚合物。
[0030]取聚丙烯酸-聚醚砜-聚丙烯酸三嵌段聚合物15g,聚砜25g,聚乙烯吡咯烷酮15g溶解于145g 二甲基乙酰胺中,加热搅拌。采用浸没沉降法得到血液透析膜,将得到的血液透析膜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
[0031]取肝素5g溶解于去500g离子水中,加入lg m)C,将血液透析膜浸泡于溶液中,力口热到40°C反应24h,取出,先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清洗,除去未反应的物质和溶剂。得到改性的血液透析器2。
[0032]测试性能如下:
[0033]改性血液透析器的有效膜面积为1.4m2。血细胞残留为0.61%。,白细胞残留为1.76%。,血小板残留为0.16%。。血液透析膜的超滤率为42mL/mmHg.1ι,尿素清除率为194mL/min,肌酐清除率为182mL/min,磷酸盐清除率为172mL/min,维生素B12清除率为118mL/min。
[0034]实施例3
[0035]35g聚砜,氯仿1500mL,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多聚甲酸(聚合度为30)20g和四氯化锡6.5mL,并缓慢搅拌,滴加90mL氯硅烧,升温至60°C,反应72h,冷却至室温,在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等于1:1的水溶液中沉积,真空干燥,得到氯甲基化的聚砜。取氯甲基化聚砜40g,丙烯酸叔丁酯50g和氯化铜3g溶解于300gN-甲基吡咯烷酮中,通氮气脱除氧气,在80°C下反应8h,过A1203柱除Cu后在CH30H中沉淀,沉淀物在30°C下真空干燥。将干燥产物50g溶解于10%的盐酸水溶液中,100°C搅拌48h,得到聚丙烯酸-聚砜-聚丙烯酸三嵌段聚合物。
[0036]取聚丙烯酸-聚砜-聚丙烯酸三嵌段聚合物20g,聚丙烯腈20g,聚乙二醇15g溶解于145g 二甲基乙酰胺中,加热搅拌。采用浸没沉降法得到血液透析膜,将得到的血液透析膜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
[0037]取肝素5g溶解于去500g离子水中,加入2g EDC,将血液透析膜浸泡于溶液中,加热到50°C反应4h,取出,先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清洗,除去未反应的物质和溶剂。得到改性的血液透析器3。
[0038]测试性能如下:
[0039]改性血液透析器的有效膜面积为1.4m2。血细胞残留为0.56%。,白细胞残留为1.64%。,血小板残留为0.15%。。血液透析膜的超滤率为44ml/mmHg.1ι,尿素清除率为201mL/min,肌酐清除率为189mL/min,磷酸盐清除率为179mL/min,维生素B12清除率为121mL/min。
[0040]比较例1
[0041]取血液透析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0042]未改性血液透析器的有效膜面积为1.4m2。血细胞残留为1.02%。,白细胞残留为3.21%。,血小板残留为0.35%。。血液透析膜的超滤率为40ml/mmHg.1ι,尿素清除率为186mL/min,肌酐清除率为174mL/min,磷酸盐清除率为165mL/min,维生素B12清除率为112mL/min。
[0043]经过对比可见,经过表面改性后,血液透析器的血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残留量明显降低,透水性,尿素清除率,磷酸盐清除率和维生素B12清除率的清除率都有显著提高。结果显示,血液透析器的抗凝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透析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高抗凝血性能血液透析膜,其特征在于: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聚砜或聚醚砜与丙烯酸的三嵌段共聚物;将共聚物与制膜聚合物共混,采用浸没沉降法纺丝,得到具有羧基的活性表面;充分置换溶剂后,将血液透析膜浸泡于肝素的溶液中,将肝素接枝到透析膜表面,得到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血液透析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高抗凝血性能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丙烯酸-聚砜-丙烯酸三嵌段共聚物或丙烯酸-聚醚砜-丙烯酸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取聚砜或聚醚砜溶解于氯仿中,加入多聚甲醛和四氯化锡,并缓慢滴加氯硅烷反应,反应温度从10到200°C,反应时间从0.05到100h,得到氯甲基化的聚砜或聚醚砜;氯仿与聚砜或聚醚砜的质量比为5 —100:1,多聚甲醛与聚砜或聚醚砜的质量比为0.005—0.1:1,四氯化锡与聚砜或聚醚砜的质量比为0.0001—0.01:1,氯硅烷与聚砜或聚醚砜的质量比为0.01—10:1 ; 将氯甲基化的聚砜或氯甲基化的聚醚砜、丙烯酸叔丁酯和催化剂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通入氮气后反应1 一50h,将产物溶解于NMP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 —12%的稀盐酸搅拌1 一50h,在甲醇中沉淀后真空干燥得到产物,加入稀盐酸与NMP的质量比为0.1 一 10:1 ;三嵌段共聚物合成中使用的催化剂为氯化铜、氯化锂或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NMP中氯甲基化的聚砜或氯甲基化的聚醚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 一45%之间,丙烯酸叔丁酯与氯甲基化聚砜或氯甲基化聚醚砜的质量比为0.001—0.1:1之间,催化剂与氯甲基化聚砜或氯甲基化聚醚砜的质量比为0.0001—0.01:1之间;盐酸量与氯甲基化聚砜或氯甲基化聚醚砜的质量比为5— 500:1之间; (2)嵌段共聚物与聚合物共混制备血液透析膜 将制备的三元嵌段共聚物与制膜聚合物共混,加入添加剂和溶剂,加热到10 — 170°C之间;搅拌配制制膜液,通过纺丝制成中空纤维式的血液透析膜;所用的制膜聚合物包括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用的添加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氯化锂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用的三元嵌段共聚物、添加剂与溶剂、以及制膜聚合物的质量比为 0.1—10:0.01—5:2—20:1 之间; (3)肝素在血液透析膜表面接枝聚合 配制肝素和酰胺反应催化剂(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水溶液,所述的肝素:酰胺反应催化剂:水按质量比为0.001—100:0.01—10:1000 ;在20—100°C温度下,反应0.l-500h ;所得的血液透析膜用去离子水清洗,洗去膜表面未反应的肝素和催化剂。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用多聚甲醛的聚合度为8 —100,优选20— 40 ; 所述肝素分子量为5,000—100, 000,优选分子量为5,000—40, 000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嵌段共聚物与聚合物共混制备血液透析膜时,所用的溶剂包括而不仅限于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或氯仿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纺丝方法中制膜液配方中三嵌段共聚物与制膜聚合物的质量含量比例优选为0.1 — 2:1之间;纺丝速度从300m/h到1800m/h,干纺距离从0到15cm ;芯液为去离子水或多种试剂的混合物;在芯液中所需要添加的试剂包括而不仅限于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或氯仿、甘油,吐温80、吐温20、乙醇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用试剂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9.5:1。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抗凝血性能的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以减少透析膜使用过程中的凝血现象。本发明以聚砜血液透析膜为改性目标,先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含有聚砜或聚醚砜与丙烯酸的三嵌段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与聚砜共混,纺丝,制备聚砜血液透析膜。利用透析膜表面的羧基将肝素接枝到透析膜表面,改善透析膜的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能。本发明操作简便,有效地缓解了血液透析膜使用过程中的凝血问题。所制得的血液透析膜表面亲水性明显改善,抗凝血能力显著提高。
【IPC分类】B01D71/80, B01D61/14, B01D67/00, B01D69/02
【公开号】CN105311974
【申请号】CN201410373227
【发明人】于海军, 曹义鸣, 康国栋, 刘健辉, 周美青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