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选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605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分选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选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垃圾是人类生活中必然要产生的废弃物品,随着都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高度集中,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人做过粗略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近10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的原始方式消纳城市垃圾,这种处理方式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都会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目前由于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5亿多平方米,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垃圾仍然是混合收集,垃圾的处理难度大。
现有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1、焚烧法最简单且应用最广的消除生活废物污染的方法是垃圾焚烧。燃烧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除去生活垃圾污染,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变成蒸汽或热水用来发电。但焚烧使垃圾的利用率低,同时也能带来二次污染,如尾气排放中的SO2、NOX及燃烧时的巨大噪声等。现在西门子公司发明了一种更为先进的焚烧垃圾方法-低温干馏燃烧法,这种技术是让垃圾先进入一个450℃的干馏室,使有机垃圾转化为低温干馏煤气和带有大量碳粒子的烟尘,同时分离出经过消毒的玻璃、石块、有色的黑色金属,进行回收。第二步是把低温干馏煤气和带有碳粒子的烟尘导入燃烧室混入空气后在1300℃的温度下燃烧。燃烧的热量用以生产高压蒸汽,供发电或远程供暖,固体物成熔岩状物质从炉底流出结晶成炉渣,用其制成渣砖可做建材。这种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改善了垃圾的利用,减少了污染。其缺点是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
2、填埋法填埋法是将固体废物在选定的适当场所堆填一定厚度后加上覆盖材料,让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平衡。该法简单易行,投资省,处理量大,故此法也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主要方法。但该法占地面积大且垃圾易产生有毒液体,经过风化,淋溶,地表径流侵蚀土壤,不仅能毒死土壤中的微生物,而且也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使土壤失去第一性生产力,严重的甚至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发达国家。填埋法所处理的垃圾比例越来越少。在日本1977年~1991年间减少了约40%。美国1979年有垃圾填埋场18005处,1986年仅剩9300处。
3、堆肥处理该法是将垃圾中有机物与一定比例的无机物一起混合,控制一定条件让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转化为稳定的腐殖物,成为可施于农田的改良肥料。其优点是部分实现资源化,有利于大生态的良性循环。缺点是处理周期长,易造成二次污染。
4、分选处理法利用垃圾中各种成份的比重大小,磁性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人工粗选,磁选及气流分选的方法,将各物分离开来,然后统一回收。此法由于最大限度地做到了物尽其用和把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所以是目前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之一。由于一次性投资太大,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使用外,多数国家尚未普及。但它代表了今后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垃圾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回收利用。垃圾的再生利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直接回收利用,如啤酒瓶等玻璃容器的重新使用;循环利用,如利用废纸、废塑料等的再生利用;综合利用,如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垃圾堆肥,利用垃圾中的可燃性物质燃烧产生热能,实现热电联供。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垃圾减量和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混杂垃圾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这种垃圾分选的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一种新型的流体悬浮分选法处理混杂垃圾,实现垃圾的再生利用。生活垃圾的成分主要有厨房垃圾、纸张、塑料、橡胶、破布、煤渣土、沙、玻璃、陶瓷、金属等等。悬浮流体分选法原理是利用混杂垃圾的比重不同,将垃圾分散于流体中,分散的垃圾自动分层。通过在流体中不同层面设置不同的运出装置,分离出不同种类的垃圾。
本发明还可将垃圾分散在流动的流体中,在随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分散的垃圾自动分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流动流体中实现垃圾分选的装置,包括水槽、搅拌装置、水下运送装置、水中打捞装置、收集板和蓄水池,水槽的槽头设有入水口、垃圾投入口,在垃圾入口附近安装搅拌装置,水槽底部安装水下运送装置,槽尾安装有水中打捞装置,槽尾上部有出口与收集板连接,槽尾底部有出水口与蓄水池相通。
本发明利用垃圾的比重不同,将垃圾分散在流动状态的水中,分散的垃圾在随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分层,通过在不同层面设置不同的运出装置,分离出不同种类的垃圾,再根据垃圾的特性加以再生利用,减轻了此后进一步的人工细分和回收的工作量,并且能使细分和回收在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分选后的污水可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其中大量的细小垃圾絮凝下来,可作复合有机肥使用,而净化后的水通过循环泵进行循环使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的新途径,利于垃圾的再生利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提供的在流动流体中实现垃圾分选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垃圾水选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图1和图2中水中打捞装置5、6的立体图。
水选分离在水槽12中进行,槽头设有入水口2、垃圾投入口3,在垃圾投入口3旁边安装搅拌装置4;水下运送装置采用皮带循环输送装置1,此装置由传动带和提升带组成,从槽底通过槽头传送,槽头倾斜度为45到60度,便于安装提升皮带,皮带上可装有挂齿,便于带出垃圾,开动皮带轮即可将沉降物源源不断地运出;槽尾安装的水中打捞装置,可采用打捞网5、6,打捞网5、6由竖直面13、底面15、两个侧面14、16组成,打捞网可按不同水层设多个,由大小多个网组成,采用层叠结构,小网6附于大网5内,打捞网5、6可与水槽12等宽,通过铰链与水槽12相连;槽尾上部有出口7与收集板9连接,槽尾底部有出水口10与蓄水池11相通。槽尾上部的出口7和底部的出口10上均可安装阀门,便于操作。收集板9上可带有小孔8,使水能流入下面的蓄水池11中。
在水槽12蓄满水之后,可打开入水口2,从垃圾投入口3倒入垃圾,开启搅拌装置4,分散垃圾,其中比重较大的金属、陶瓷、玻璃、泥沙等垃圾沉降于循环输送装置1上,沉降物源源不断地从槽头运出;比重很小的垃圾在分散之后即会浮在水面,如纸张、泡沫塑料、塑料袋等,打开槽尾上部出口7的阀门,垃圾随水流送至带孔收集板9上,小孔8细小均匀地分布在收集板9上,水会通过小孔8流入蓄水池11中,而垃圾则被截留在带孔收集板9上;比重较小的垃圾悬浮于水体中,如部分厨房垃圾、破布、塑料、橡胶等,随水流往槽尾流动,打开槽尾底部的出水口10的阀门,水流入蓄水池中,垃圾则在网状打捞装置5、6上被截留,打捞网可按不同水层设多个,可收集到不同水层的垃圾,打捞网可通过铰链翻出垃圾;分选后的污水都流入蓄水池11,可将蓄水池中的水抽入沉淀池,在其中加入絮凝剂静置,使水中大量细小的垃圾絮凝下来,可作复合有机肥使用。而净化后的水可通过循环泵再次循环使用来进行垃圾的水选分离。
实施例将人工垃圾作为试验样品,垃圾中所含金属、陶瓷、玻璃等重物量占总重的40%,所含破布、硬纸板、木块等比重与水相当的多孔物占总重量的30%,所含泡沫塑料、塑料袋、废纸等物占总重量的30%。在槽宽2米、槽深2米的水选槽中,蓄满水,投入的混合垃圾量约为100公斤,开动搅拌器,转速为300~500转/分,打开槽尾上下出水阀。开动水下运输带,将重物不停运出。随着水的流动同时打开进水阀,保持水位。当漂浮物流出水槽至收集板上后,启动网状收集器,将网内垃圾倒出。从所分开的各类垃圾来看,从运输带上传出的垃圾量为50%,从收集板上分出的垃圾量为25%,从收集网分出的垃圾量为25%,基本上实现了垃圾的粗分,减轻了此后进一步的人工细分和回收的工作量,并且能使细分和回收在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下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垃圾分选方法,利用混杂垃圾的比重不同,将垃圾分散于流体中,在流体中不同层面设置不同的运出装置,分离出不同种类的垃圾。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分散在流动的流体中,在随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分散的垃圾自动分层。
3.一种在流动流体中实现垃圾分选的装置,包括水槽(12)、搅拌装置(4)、水下运送装置(1)、水中打捞装置(5、6)、收集板(9)和蓄水池(11),水槽(12)的槽头设有入水口(2)、垃圾投入口(3),在垃圾入口附近安装搅拌装置(4),水槽底部安装水下运送装置(1),槽尾安装有水中打捞装置(5、6),槽尾上部有出口(7)与收集板(9)连接,槽尾底部有出水口(10)与蓄水池(11)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运送装置(1)采用皮带循环输送装置,从槽底通过槽头传送,槽头倾斜度为45到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上装有挂齿。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打捞装置采用打捞网(5、6),打捞网(5、6)按不同水层设多个,由大小多个网组成,采用层叠结构,小网(6)附于大网(5)内,打捞网(5、6)可与水槽(12)等宽,通过铰链与水槽(1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9)上开有小孔(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选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利用混杂垃圾的比重不同,将垃圾分散于流体中,分散的垃圾自动分层,通过在流体中不同层面设置不同的运出装置,分离出不同种类的垃圾,尤其是在流动的流体中实现垃圾的分选。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主要包括水槽(12)、搅拌装置(4)、水下运送装置(1)、水中打捞装置(5、6)、收集板(9)和蓄水池(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的新途径,利于垃圾的再生利用。
文档编号B03B7/00GK1295881SQ0013085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4日
发明者欧义芳, 黄秋莲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