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320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三聚氰胺生产中分离粉状催化剂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反应器内是催化剂、反应物、生成物在载气的作用下形成
流化床,390° C左右反应的尾气出反应器时会夹带部分粉状催化剂,在三聚氰胺凝华析出时, 一同进入结晶的产品中,不利于产品的精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
现有的粉状催化剂的分离方法是在保温措施的条件下,经一个大的旋风分离器粗分后,再进入袋式过滤器细分。由于旋风分离器直径较大,只能分离较大一点的颗粒,在袋式过滤器内由于气温高,不易选择高效滤布和可靠的滤布清洗设置,容易造成系统阻力加大,最终影响到分离效果o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行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粉状催化剂分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离流程短、设备投资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包括一外壳和内壳,所述在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一夹层,所述除尘器的中部为一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i殳有多个小规格的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导气管与输送反应气的中心输气管相连,所述中心输气管的上端口位于外壳的上部,所述除尘室的上部为一净化气室,所述净化气室与夹层相通,所述夹层的下部设有净化气出口,所述除尘室的下部为粉尘仓,所述粉尘仓的下部设有粉尘排出口。
来自上一流程的反应气经中心输气管进入除尘室内,经每个导气管规范气流后,进入小旋风分离器完成气、尘分离过程,净化气进入除尘室上部的净化气室集中排出,进入内外壳夹层上部后再流动到下部,从下部的净化气出口排出,除尘室内分离出的粉尘进入粉尘仓内,并从粉尘排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分离效果好。利用颗粒的离心力与分离器直径成反比的原理,在除尘室内设置多个小规格的旋风分离器,可以将更多、更小的粉状催化剂分离出来;
2、 尘、料不会二次混杂。由于除尘器的外壁为内、外壳构成的夹层,夹层内通入净化的原料气保温,即使除尘器表面温度下降使三聚氰胺凝华也会^!t吹入后面的干捕结晶器,因杂尘已分,不会造成尘、料混杂。
3、 成本低。和现有分离方法相比,减少了设备数量、缩短了分离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 2、内壳 3、夹层 4、除尘室 5、旋风分离器 6、导气管 7、中心输气管 8、净化气室 9、净化气出口 10、粉尘仓 11、粉尘排出口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该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包括一外壳l和内壳2,在外壳1与内壳2之间设有一夹层3,除尘器的中部为一除尘室4,除尘室4内设有多个小规格的旋风分离器5,旋风分离器5通过导气管6与输送反应气的中心输气管7相连,中心输气管7的上端口位于外壳的上部,除尘室4的上部为一净化气室8,净化气室8与夹层3相通,夹层3的下部设有净化气出口 9,除尘室4的下部为粉尘仓10,粉尘仓10的下部设有粉尘排出口ll。
来自上一流程的反应气经中心输气管7进入除尘室4内,经每个导气管6规范气流后,进入小旋风分离器5完成气、尘分离过程,净化气进入除尘室4上部的净化气室8集中排出,进入内外壳夹层3上部后再流动到下部,从下部的净化气出口 9排出,除尘室4内分离出的粉尘进入粉尘仓10内,并从粉尘排出口ll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包括一外壳和内壳,所述在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一夹层,所述除尘器的中部为一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多个小规格的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导气管与输送反应气的中心输气管相连,所述中心输气管的上端口位于外壳的上部,所述除尘室的上部为一净化气室,所述净化气室与夹层相通,所述夹层的下部设有净化气出口,所述除尘室的下部为粉尘仓,所述粉尘仓的下部设有粉尘排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多管除尘器,该除尘器包括一外壳和内壳,所述在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一夹层,所述除尘器的中部为一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多个小规格的旋风分离器,所述除尘室的上部为一净化气室,所述净化气室与夹层相通,所述除尘室的下部为粉尘仓。具有分离效果好,分离设备数量少,分离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B04C5/28GK201320500SQ200820227310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0日
发明者岳万华, 李东田 申请人:李东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