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风力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428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将砖混合物和水泥石中的轻物质垃圾进行分离的风力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比例高达40%,建筑垃圾处理并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已非常迫切。对建筑垃圾中的砖混合物和水泥石进行分离和破碎处理之后,对其中各种不同成份的轻质垃圾进行有效分离是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的重要环节。由于已被破碎处理的建筑垃圾所含成份复杂,对不同成份的垃圾进行有效分离是建筑垃圾处理最难的工序之一,尤其是对其中的塑料、薄膜、泡沫、木材等轻质垃圾的分离更为困难。现有分离技术还存在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不理想、可靠性差等不足,无法满足目前对城市建筑垃圾进行快速有效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对轻质垃圾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垃圾风力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垃圾风力分离装置,包括气流循环系统、喂料导料装置、收集输送装置;所述的气流循环系统包括鼓风机、除尘装置、与鼓风机出风口连接连通的送风管总成、与鼓风机进风口连接连通的回风管,所述送风管总成包括三通硬管、风量调节阀门、左硬管、软连接管、右硬管、大丝杠、风速调节阀门,三通硬管左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连通,风量调节阀门设置在三通硬管内,三通硬管右端两管口中的一个与呈倾斜设置的左硬管连接连通,左硬管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为ɑ ,左硬管的另一端管口与软连接管连接连通;所述右硬管有三个管口,右硬管的下端管口悬空与大气相通、中部管口与软连接管连接连通、上部管段通过大丝杠固定在喂料皮带机的机架上,右硬管上部管段呈倾斜设置,其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为β ;所述风速调节阀门设置在右硬管的上端管口内;所述回风管由多节直硬管和弯硬管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回风管的一端管口与鼓风机进风口连接连通;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粉尘回收装置、与粉尘回收装置连接连通的过渡锥管、设置在过渡锥管和三通硬管之间的粉尘回收管;

所述的喂料导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喂料皮带机和导流箱、设在导流箱内的导流板和滚筒,所述导流箱的左端口同时与喂料皮带机、右硬管上端管口连通,所述导流板的右端铰接固定在导流箱上、左端与小丝杠铰接连接,小丝杠中部拧在与导流箱铰接固定的螺母上,所述滚筒通过轴承支承在导流箱上,由电机和减速器驱动旋转;

所述的收集输送装置包括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皮带机、设置在皮带机上方的收集箱、设置在收集箱顶部的锥形管,皮带机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为γ,所述收集箱由钢板和型钢焊接成上宽下窄拱形结构,其左端与导流箱连接连通、右端敞开与大气相通;所述锥形管的右端管口封闭、左端管口与回风管连接连通、中部通过多个回风支管与收集箱连接连通。

所述的气流循环系统为2套;所述的左硬管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ɑ为43~50º;所述的右硬管的上部管段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β 为50°~60°;所述的皮带机;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γ为14°~16°;所述的多个回风支管为10个,对称布置在锥形管(9)的两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风量、风速、风向调节技术,可使建筑垃圾中的轻质垃圾得到有效分离,减小了硬质垃圾对滚筒等的冲击磨损,也有效提高了对建筑垃圾的适应性能;通过设置除尘装置、收集箱和封闭循环风管,避免了粉尘污染,也提高了分离效率。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对轻质垃圾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粉尘回收装置;2-过渡锥管;3-粉尘回收管;4-回风管;5-喂料皮带机;6-小丝杠;7-导流板;8-导流箱;9-锥形管;10-收集箱;11-皮带机;12-回风支管; 13-滚筒;14-风速调节阀门;15-大丝杠;16-右硬管;17-支撑架;18-软连接管;19-左硬管;20-三通硬管;21-风量调节阀门;22-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垃圾风力分离装置,主要由气流循环系统、喂料导料装置、收集输送装置构成。其中,气流循环系统2套,每套都包括鼓风机22、除尘装置、送风管总成、回风管4,送风管总成包括三通硬管20、风量调节阀门21、左硬管19、软连接管18、右硬管16、大丝杠15、风速调节阀门14,三通硬管20左端与鼓风机22的出风口连接连通,风量调节阀门21设置在三通硬管20内,三通硬管20右端两管口中的一个与呈倾斜设置的左硬管19连接连通,左硬管19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ɑ 为43~50º,左硬管19的另一端管口与软连接管18连接连通;右硬管16有三个管口,其下端管口悬空与大气相通,中部管口与软连接管18连接连通,上部管段通过大丝杠15固定在喂料皮带机5的机架上,右硬管16上部管段呈倾斜设置,其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β 为50°~60°;风速调节阀门14设置在右硬管16的上端管口内;回风管4由多节直硬管和弯硬管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一端管口与鼓风机22进风口连接连通,另一端管口与设置在收集箱10顶部的锥形管9连接连通;除尘装置包括粉尘回收装置1,与粉尘回收装置1连接连通的过渡锥管2,设置在过渡锥管2的小管径端和三通硬管20之间的粉尘回收管3。

喂料导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7、喂料皮带机5、导流箱8、导流板7和滚筒13,喂料皮带机5和导流箱8都固定在支撑架17上,导流箱8的左端口同时与喂料皮带机5、右硬管16上端管口连通,导流板7和滚筒13设在导流箱8内,导流板7右端铰接固定在导流箱8上,左端与小丝杠6铰接连接,小丝杠6中部拧在与导流箱8铰接固定的螺母上,滚筒13通过轴承支承在导流箱8上,由电机和减速器驱动旋转。

收集输送装置包括收集箱10、皮带机11、回风支管12和锥形管9,收集箱10用于防止从导流箱8流出的轻物质垃圾的飞散,它由钢板和型钢焊接成上宽下窄、左右两端开放敞开的拱形结构,固定设置在皮带机11的机架上,左端与导流箱8连通,右端敞开与大气相通;皮带机11通过支撑架17呈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水平夹角γ为14°~16°;锥形管9为左端直径大、右端直径小的锥形硬管,固定在收集箱10的顶部,其左端口与回风管4连接连通,右端管口封闭,10个回风支管12对称设置在锥形管9的两侧,通过10个回风支管12把锥形管9与收集箱10内部连通起来。

工作原理:顺序启动鼓风机22、滚筒13的驱动电机和喂料皮带机5,经破碎、筛分等前期处理的建筑垃圾输送至喂料皮带机5,以一定的速度从喂料皮带机5的右端抛出,作抛物线运动;从送风管总成中的右硬管16送出的气流给作抛物线运动的建筑垃圾提供大小适当的风力,使其中的塑料、薄膜、泡沫等轻质垃圾贴住滚筒13外表面、并随滚筒13旋转向右抛出,最后在导流箱8内气流的作用下,进入到收集箱10之后,落至皮带机11上,并从皮带机11的右端输出;分离出了轻质垃圾的建筑垃圾因比重大,在到达滚筒13之前即掉落,由相应的皮带机输送出去;很少部分的重质建筑垃圾会落进右硬管16之中,并沿倾斜的管壁滑落至下端出口掉落。收集箱10中的粉尘和空气在鼓风机22的吸风负压作用下经10个回风支管12进入锥形管9、并经回风管4被吸进鼓风机22的进气口,从鼓风机22的出风口排出的粉尘与空气的混合气,进入三通硬管20,其中一部分经粉尘回收管3、过渡锥管2进入粉尘回收装置1,另一部分经左硬管19、软连接管18、右硬管16进入导流箱8,为喂料皮带机5输出的建筑垃圾提供分离轻物质垃圾的风力。根据喂料皮带机5输出到导流箱的垃圾流量,调节风量调节阀门21,使送风管总成中的风量与需要分离的垃圾量相匹配;根据建筑垃圾中轻质垃圾成分不同,考虑喂料皮带机5的输送速度以及喂料皮带机5与滚筒13之间的距离,调节风速调节阀门14、大丝杠16,使右硬管16上端出口的风速和风向满足如下要求:使建筑垃圾中轻质垃圾掉落的最近点也在滚筒13上,确保彻底分离;而使重质的垃圾在到达滚筒13之前即掉落,避免冲击磨损滚筒13外表面。另外,根据右硬管16上端出口的风量、风速和风向,通过小丝杠6调节导流板7的倾斜角度,使导流箱8内的气流阻力小、并避免粉尘从导流箱8的左端口流出而污染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