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41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属于畜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孵化场的出雏工序,禽雏和蛋壳是混合在出雏篮筐中,需要对出雏篮筐中的禽雏及蛋壳进行分离。传统方法是依靠人工对禽雏和蛋壳进行分离,不仅存在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批量出雏需求,而且会由于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对禽雏的伤害,降低出雏质量;为了解决人工分离禽雏和蛋壳所存在的缺陷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101299.5公开了一种自动筛分鸡苗与蛋壳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直线式振动筛、输送装置、气力输送装置和机架,所述直线式振动筛包括筛框、筛面、振动脚和振动电机,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两侧边板及其驱动结构,所述气力输送装置包括漏斗及气力输送管道;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直线式振动筛振动及控制组成筛面的圆管间间隙在47~55mm,从而实现鸡苗与蛋壳的自动分离,虽然该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离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参与,提高了所出鸡苗的质量,但所述装置不能完全分离小绒毛和小蛋壳,而且故障率较高,不能满足现代孵化场的低成本、大批量出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雏壳自动分离装置,以满足现代孵化场的低成本、大批量出雏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出雏筐输送机构、振动分离机构、禽雏输送机构、料斗以及机架,其中:出雏筐输送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侧面,振动分离机构和禽雏输送机构均固定在机架的上方,料斗固定在机架的下方;并且,禽雏输送机构位于振动分离机构的下方,料斗位于禽雏输送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雏筐翻转机构,所述出雏筐翻转机构位于振动分离机构的上方,并与出雏筐输送机构相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雏筐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架、翻转盘、驱动组件以及推框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架上,所述翻转盘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翻转机架内部的两侧,所述推框组件位于所述翻转机架的中央、并与所述翻转机架相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架上,并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架上、并与所述翻转盘通过键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框组件包括气缸、推板以及固定架,所述气缸通过螺母与所述推板相连接,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翻转机架通过螺栓连接并位于所述翻转机架的上方中央。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雏筐输送机构包括出雏筐输送机架和出雏筐输送动力装置,所述出雏筐输送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带轮以及输送带,所述电机与所述输送机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键连接,所述带轮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送机架通过轴承固定并置于所述输送机架的前后两侧,所述输送带包裹在所述带轮上、并置于所述输送机架上。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振动分离机构包括筛体、筛面、引导板以及振动电机,所述筛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筛面固定在所述筛体的上方,所述引导板固定在所述筛体的下方,所述振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筛体上。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筛体为栅栏结构,栅栏间距为30~35mm。

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筛体的四角固定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禽雏输送机构包括禽雏输送框架和禽雏输送动力装置,所述禽雏输送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链轮和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啮合连接,所述链轮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并置于所述禽雏输送框架的前后两侧,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禽雏输送框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禽雏输送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出雏筐输送机构以及出雏筐翻转机构使出雏筐自动送至振动分离机构上,通过振动作用使筛面上的雏苗与蛋壳筛分开,从而实现禽雏和蛋壳的自动分离,进而通过禽雏输送装置可以有效地将筛分出的禽雏输送到下一工序,可真正意义上实现禽雏和蛋壳的全自动分离;另外,所述装置的结构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均采用成熟的机械结构设计,不仅故障率低,而且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能满足现代孵化场的低成本、大批量出雏需求,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雏筐输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雏筐翻转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分离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禽雏输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出雏筐输送机构;11、出雏筐输送机架;12、出雏筐输送动力装置;121、电机;122、传动轴;123、带轮;124、输送带;2、出雏筐翻转机构;21、翻转机架;22、翻转盘;23、驱动组件;231、伺服电机;232、传动轴;24、推框组件;241、气缸;242、推板;243、固定架;3、振动分离机构;31、筛体;32;筛面;33、引导板;34、振动电机;35、减震器;4、禽雏输送机构;41、禽雏输送框架;42、禽雏输送动力装置;421、电机;422、传动轴;423、链轮;424、链条;5、料斗;6、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出雏筐输送机构1、出雏筐翻转机构2、振动分离机构3、禽雏输送机构4、料斗5以及机架6,其中:出雏筐输送机构1固定连接在机架6的侧面,出雏筐翻转机构2位于振动分离机构3的上方,并与出雏筐输送机构1相连接,振动分离机构3和禽雏输送机构4均固定在机架6的上方,料斗5固定在机架6的下方;并且,禽雏输送机构4位于振动分离机构3的下方,料斗5位于禽雏输送机构4的下方。

如图2所示:所述出雏筐输送机构1包括出雏筐输送机架11和出雏筐输送动力装置12,所述出雏筐输送动力装置12包括电机121、传动轴122、带轮123以及输送带124,所述电机121与所述输送机架1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12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21键连接,所述带轮123与所述传动轴122键连接,所述传动轴122与所述输送机架11通过轴承固定并置于所述输送机架11的前后两侧,所述输送带124包裹在所述带轮123上、并置于所述输送机架11上。

出雏筐可在所述电机121的驱动下,由包裹在所述带轮123外的输送带124自动输送到出雏筐翻转机构2的入口处。

如图3所示:所述出雏筐翻转机构2包括翻转机架21、翻转盘22、驱动组件23以及推框组件24;所述驱动组件23包括伺服电机231和传动轴232,所述伺服电机23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架21上,并与所述传动轴232相连接,所述传动轴232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架21上、并与所述翻转盘22通过键连接;所述推框组件24包括气缸241、推板242以及固定架243,所述气缸241通过螺母与所述推板242相连接,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架243相连接,所述固定架243与所述翻转机架21通过螺栓连接并位于所述翻转机架21的上方中央。

在伺服电机231的精确驱动下,出雏筐可被准确地翻转送入振动分离机构,使筐内的雏苗及蛋壳送到振动分离机构中的筛面上,而倒空的出雏筐将由推框组件24推送到下一环节。

如图4所示:所述振动分离机构3包括筛体31、筛面32、引导板33以及振动电机34,所述筛体3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6上,所述筛面32固定在所述筛体31的上方,所述引导板33固定在所述筛体31的下方,所述振动电机3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筛体31上。所述筛体31为栅栏结构,栅栏间距为30~35mm;在所述筛体31的四角固定有减震器35、所述减震器3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6上。

通过振动电机34的高频振动可使筛面上的禽雏与蛋壳筛分开,从而实现禽雏与蛋壳的自动分离,提高雏壳的分离效率。

如图5所示:所述禽雏输送机构4包括禽雏输送框架41和禽雏输送动力装置42,所述禽雏输送动力装置42包括电机421、传动轴422、链轮423和链条424,所述链条424与所述链轮423啮合连接,所述链轮423与所述传动轴422键连接、并置于禽雏输送框架41的前后两侧,所述传动轴422的一端与电机421连接,另一端与禽雏输送框架4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禽雏输送框架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6上。

所述链轮423在所述电机42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链条424运动,从而使筛分落到链条424上的雏苗被送到下一工序。

工作时,出雏筐输送机构1的输送带124在电机121的驱动下带动出雏筐前进,并逐个送入出雏筐翻转机构2中,翻转盘22在伺服电机231的驱动下,顺次翻转送入其中的出雏筐,使禽雏和少量的大蛋壳(小蛋壳和绒毛基本还保留在出雏筐内)被送至振动分离机构3中的筛面32上,通过振动电机34的规律振动及筛面32的间隔控制在30至35毫米之间,可确保使各种类的禽雏掉落而蛋壳仍然留在筛面32上被送入料斗5口中,并且位于筛面32下方的引导板33可进一步确保从筛面32上筛落下来的禽雏能够全部顺利落到禽雏输送机构4上,而倒空的出雏筐将由推框组件24推送到下一环节。禽雏输送机构4在电机421的驱动下,通过链条424可将送至其上的禽雏顺利输送到下一工序。

由上所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雏壳的高度自动化分离,生产及分离效率高,出雏质量可得到保证;并且,所述装置的结构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均采用成熟的机械结构设计,不仅故障率低,而且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雏壳自动分离装置能满足现代孵化场的低成本、大批量出雏需求,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