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579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分拣机。



背景技术:

以前,工件分类往往采用人工方式,而这种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错误率高。目前工件分类多使用振动盘,但是振动盘只适用于小型工件,而对大型工件或者长度较长的工件并不适用。另外,虽然还有小部分高档机床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分类,但是此类机床价格昂贵,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分拣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自动分拣机,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用于确定工件的待测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用于使工件移动到待测位置的输送机构、用于检测工件是否为成品的检测机构和能够使工件进入成品区或者非成品区的分拣执行机构,所述的检测机构与能够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分拣执行机构从而使工件进入相应区域的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的控制机构与分拣执行机构相连。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顶端用于放置工件的基架,所述的基架两侧分别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倾斜面。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基架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横向延伸且两侧分别具有所述的倾斜面的屋形体,所述的屋形体顶端开有用于放置工件的V形槽。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分拣执行机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对应设置在工件下方两侧的齿条,所述的屋形体分别开有与两个齿条相互对应设置且供齿条穿过的齿槽,所述的两个齿条分别通过齿轮与两个能够驱动齿轮旋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驱动机构与控制机构相连。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位置确定机构包括与工件同轴设置且一端具有顶尖的顶杆,当工件移动到待测位置时,所述的顶杆具有顶尖的一端与工件端部相互抵靠。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顶杆滑动设置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杆上,且所述的顶杆通过固定件定位在调节杆上,所述的调节杆下端与固定台相连,所述的固定台下侧与至少一个第一滑块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与横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导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工件的轴向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当所述的工件为成品时,所述的工件周向外侧具有凹凸结构,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工件两侧的用于发射激光的发射件和用于接收激光的接收件,所述的发射件和接收件分别与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的发射件发射的激光朝向凹凸结构边缘与成品工件的周向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的发射件发射的激光方向与工件轴向相互垂直,检测成品工件或者非成品工件时,所述的发射件发射的激光方向均相同。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发射件和接收件分别滑动设置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发射竖杆和接收竖杆上,且所述的发射件通过发射固定件定位在发射竖杆上,所述的接收件通过接收固定件定位在接收竖杆上,所述的发射竖杆下端和接收竖杆下端分别与发射固定台和接收固定台相连,所述的发射固定台下侧和接收固定台下侧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二滑块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与横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二导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工件的轴向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倾斜面下侧的检测杆,所述的检测杆一端具有顶尖,所述的检测杆和固定台分别与控制机构相连,且所述的检测杆和顶杆分别与电源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检测成品工件或者非成品工件时,所述的检测杆位置均相同,当所述的工件为成品时,所述的工件周向外侧具有第二凹槽,当工件移动到待测位置时,所述的检测杆具有顶尖的一端与非成品的工件周向外侧相互抵靠设置,或者所述的检测杆具有顶尖的一端朝向成品工件的第二凹槽;或者,当所述的工件为成品时,所述的工件周向外侧具有第二凸起,当工件移动到待测位置时,所述的检测杆具有顶尖的一端与成品的工件第二凸起边缘相互抵靠设置。

在上述的自动分拣机中,所述的检测杆滑动设置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检测竖杆上,且所述的检测杆通过检测固定件定位在检测竖杆上,所述的检测竖杆下端与检测固定台相连,所述的检测固定台下侧与至少一个第三滑块相连,所述的第三滑块与横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三导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三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工件的轴向相互平行。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自动分拣机的优点在于:适用范围广,检测机构和位置确定机构的位置能够调节,对大型工件或者小型工件都能够实现分类,自动化程度高,分类效率高,成本低,分类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俯视图。

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齿条和限位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4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工作台1、基架12、倾斜面13、支撑座14、屋形体15、V形槽16、工件2、凹凸结构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位置确定机构3、顶杆31、调节杆32、固定台33、第一滑块34、第一导轨35、检测机构4、分拣执行机构5、齿条51、齿轮52、驱动机构53、电机54、电机安装架55、倾斜切面56、U形空间57、限位件58、控制机构6、发射件71、发射竖杆72、发射固定台73、接收件74、接收竖杆75、接收固定台76、第二滑块77、第二导轨78、检测杆81、检测竖杆82、检测固定台83、第三滑块、第三导轨8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自动分拣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确定工件2的待测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3、用于使工件2移动到待测位置的输送机构、用于检测工件2是否为成品的检测机构4和能够使工件2进入成品区或者非成品区的分拣执行机构5,输送机构可以是机械手,检测机构4与能够根据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控制分拣执行机构5从而使工件2进入相应区域的控制机构6相连,控制机构6与分拣执行机构5相连;当检测机构4检测到工件2为成品时,控制机构6控制分拣执行机构5运行从而使工件2进入成品区;当检测机构4检测到工件2为非成品时,控制机构6控制分拣执行机构5运行从而使工件2进入非成品区。

具体地,工作台1上设有顶端用于放置工件2的基架12,基架12两侧分别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倾斜面13,倾斜面13方便工件2沿着倾斜面13滚动从而进入成品区或者非成品区,基架12包括支撑座14,支撑座14上设有横向延伸且两侧分别具有倾斜面13的屋形体15,屋形体15顶端开有用于放置工件2的V形槽16,V形槽16便于工件2的放置。

对于分拣执行机构5,其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对应设置在工件2下方两侧的齿条51,屋形体15分别开有与两个齿条51相互对应设置且供齿条51穿过的齿槽,两个齿条51分别通过齿轮52与两个能够驱动齿轮52旋转的驱动机构53相连,驱动机构53与控制机构6相连;其中一个驱动机构53运行就能够使一个齿条51升降从而使齿条51触碰到工件2并使工件2脱离V形槽16,进而工件2沿着其中一个倾斜面13进入成品区或者非成品区;优选地,驱动机构53为电机54,齿轮52与电机54的输出轴相连,电机54设置在电机安装架55上;优选地,两个齿条51上端分别具有倾斜切面56,且两个倾斜切面56之间形成U形空间57,两个齿条51下端分别具有限位件58,限位件58可以呈L形,限位件58一端与齿条51下端相连,限位件58另一端位于齿条51的下端和上端之间,屋形体15分别开有与两个限位件58相互对应设置的限位槽,当限位件58的上端抵靠在限位槽上时,齿条51达到最大行程。

对于位置确定机构3,其包括与工件2同轴设置且一端具有顶尖的顶杆31,当工件2移动到待测位置时,顶杆31具有顶尖的一端与工件2端部相互抵靠;顶杆31滑动设置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杆32上,且顶杆31通过固定件定位在调节杆32上,调节杆32下端与固定台33相连,固定台33下侧与至少一个第一滑块34相连,第一滑块34与横向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导轨35滑动相连,第一导轨35的延伸方向与工件2的轴向相互垂直。

对于检测机构4,其包括分别设置在工件2两侧的用于发射激光的发射件71和用于接收激光的接收件74,发射件71和接收件74分别与控制机构6相连,当工件2为成品时,工件2周向外侧具有凹凸结构21,发射件71发射的激光朝向凹凸结构21边缘与成品工件2的周向外侧表面之间,发射件71发射的激光方向与工件2轴向相互垂直,检测成品工件2或者非成品工件2时,发射件71发射的激光方向均相同。优选地,发射件71发射的激光方向水平,非成品的工件2为圆柱体且通过机床加工后成为成品,凹凸结构21为第一凹槽22或者第一凸起;当凹凸结构21为第一凸起时,接收件74根据接收到或者没有接收到激光分别向控制机构6发送工件2为非成品或者成品的信号;当凹凸结构21为第一凹槽22时,接收件74根据接收到或者没有接收到激光分别向控制机构6发送工件2为成品或者非成品的信号;发射件71和接收件74分别滑动设置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发射竖杆72和接收竖杆75上,且发射件71通过发射固定件定位在发射竖杆72上,接收件74通过接收固定件定位在接收竖杆75上,发射竖杆72下端和接收竖杆75下端分别与发射固定台73和接收固定台76相连,发射固定台73下侧和接收固定台76下侧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二滑块77相连,第二滑块77与横向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导轨78滑动相连,第二导轨78的延伸方向与工件2的轴向相互平行。

本自动分拣机的工作原理为:首先输送机构将工件2移动到待测位置,接着检测机构4检测工件2是否为成品并将相应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6,最后控制机构6根据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控制分拣执行机构5从而使工件2进入成品区域或者非成品区域。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检测机构4包括倾斜设置在倾斜面13下侧的检测杆81,检测杆81一端具有顶尖,检测杆81和固定台33分别与控制机构6相连,且检测杆81和顶杆31分别与电源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检测成品工件2或者非成品工件2时,检测杆81位置均相同,当工件2为成品时,工件2周向外侧具有第二凹槽23,当工件2移动到待测位置时,检测杆81具有顶尖的一端与非成品的工件2周向外侧相互抵靠设置,或者检测杆81具有顶尖的一端朝向成品工件2的第二凹槽23;或者,当工件2为成品时,工件2周向外侧具有第二凸起,当工件2移动到待测位置时,检测杆81具有顶尖的一端与成品的工件2第二凸起边缘相互抵靠设置;控制机构6根据通过工件2的电流较小或者较大分别判断工件2为非成品或者成品;优选地,非成品的工件2为圆柱体且通过机床加工后成为成品,;检测杆81滑动设置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检测竖杆82上,且检测杆81通过检测固定件定位在检测竖杆82上,检测竖杆82下端与检测固定台83相连,检测固定台83下侧与至少一个第三滑块相连,第三滑块与横向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第三导轨85滑动相连,第三导轨85的延伸方向与工件2的轴向相互平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工作台1、基架12、倾斜面13、支撑座14、屋形体15、V形槽16、工件2、凹凸结构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位置确定机构3、顶杆31、调节杆32、固定台33、第一滑块34、第一导轨35、检测机构4、分拣执行机构5、齿条51、齿轮52、驱动机构53、电机54、电机安装架55、倾斜切面56、U形空间57、限位件58、控制机构6、发射件71、发射竖杆72、发射固定台73、接收件74、接收竖杆75、接收固定台76、第二滑块77、第二导轨78、检测杆81、检测竖杆82、检测固定台83、第三导轨8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