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铋砷选矿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965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铋砷选矿分离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铋以辉铋矿、自然铋为主,有害元素砷含量高的粗精矿的铋砷选矿分离。



背景技术:

铋具有独特的性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冶金添加剂、熔合金及生产药品和化学品的原料,在工业领域及医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界中,铋多以游离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及含硫盐类矿物等化合物形式存在。铋常与钨、钼、铜、铁、砷等元素伴生,单一铋矿床极少,因此,针对铋的选矿研究很少,生产上铋的分选也通常从属于主矿元素的回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在含铋多金属共伴生硫化矿床中,常常伴生有含砷矿物-毒砂,砷是有毒有害元素,铋精矿对砷的含量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含铋20%的铋精矿,要求砷含量不大于1%,品位更高的铋精矿,砷含量要求越是严格,含铋50%的铋精矿,要求砷含量不大于0.2%。为获得合格的铋精矿,必须实现铋矿物与毒砂的分离(下称铋砷分离)。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铋砷分离方法有重选法和浮选法。重选法是生产上普遍采用的铋砷分离方法,然而,由于毒砂的密度达到6.3g/cm3,与辉铋矿密度6.6g/cm3十分接近,二者几乎不存在密度差异,因此,采用重选是无法将辉铋矿与毒砂分离的。自然铋密度达到9.7g/cm3,虽然相比毒砂高,但是二者也没有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因此,重选也难以将毒砂与自然铋十分有效的分离。基于毒砂具有大密度的特性,重选难以实现铋砷有效分离。浮选法也是回收铋常用选矿方法,选矿厂中常以石灰作抑制剂,采用“抑硫浮铋”流程来获得铋精矿,毒砂也属于硫化矿,在石灰抑硫过程中毒砂也会受到一定程度抑制。然而,粗精矿中通常存在过剩的药剂,导致单一的石灰难以有效抑制毒砂,浮铋过程中又通常需添加一定量的铋活化剂,而铋活化剂对毒砂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从而导致毒砂被再次活化,进入到铋精矿,最终,导致铋砷分离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有效消除浮选药剂的影响,如何有效抑制毒砂,选择性捕收铋矿物是良好铋砷分离指标的关键。

正是由于毒砂在磁性、密度、可浮性等物理性质上与铋矿物十分接近,导致无论采用磁选、重选、还是浮选均难以实现铋砷分离。众多含铋的金属矿山,普遍存在铋砷分离效果差,铋精矿含砷超标的技术难题,为此,不得不将砷含量超标的铋精矿低价出售,严重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为解决铋砷分离技术难题,必须研发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对于铋的选矿,科技工作者也曾进行进过一些研究。

张发明等,(江西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9,01:85-88),根据江西某钼铋钨多金属矿的矿石性质,试验研究了“钼铋混浮-精矿钼铋分离-尾矿重选回收钨”的选矿工艺流程。对含钼0.24%、铋0.10%、钨(wo3)0.052%的原矿,获得了含钼52.43%、钼回收率92.15%的钼精矿;含铋37.09%、回收率75.60%的铋精矿。该论文重点针对钼铋分离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较好的分离指标,然而,由于原矿毒砂含量低或其他原因,未曾进行铋矿物与毒砂的分离(即铋砷分离)研究。

孙伟等,(广西某钨铜钼铋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有色金属(选矿部分)》),该论文针对广西某钨铜钼铋复杂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混合浮选,得到铜钼铋硫混合精矿,混合精矿采用“优先浮钼-铜铋混浮-铜铋分离”工艺流程,铜铋分离过程中使用水玻璃为铋抑制剂,乙硫氮为铜捕收剂,并获得良好的分离指标。该文重点针对铜铋分离进行了详细研究,未曾涉及铋矿物与毒砂的分离(即铋砷分离)。

公开号为cn10340620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从选钼尾矿中回收铋的选矿方法,其在弱酸性条件下(ph=5~6),采用较长搅拌时间(10~15min),以硝酸铅为铋活化剂,实现了从选钼尾矿中回收辉铋矿,获得了铋回收率大于85%、铋品位大于20%的选矿指标。然而,该专利申请研究的对象是选钼尾矿,未曾提到其中是否有毒砂,也没有说明获得的铋精矿的砷含量,因此,该专利申请的实质不是铋砷分离,而是富集选钼尾矿中的铋矿物,获得较高品位的铋精矿产品。

公开号为cn10416248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铜钼铋硫多金属矿选矿的方法,其采用“铜尾摇床收铋—摇床尾矿浮选分离铋硫”的选矿流程,通过摇床预先选出部分铋矿物,然后再添加活化剂硫酸和草酸及抑制剂zy-02,进行铋硫分离。通过“重-浮”联合流程,解决了铋硫分选指标差的问题。然而,该专利申请研究的对象是铜钼铋硫多金属矿,专利中未曾提到给矿中是否有毒砂,也没有进行铋砷分离的说明,因此,该专利申请的实质是铋硫分离,没有涉及铋砷分离。

公开号为cn10182302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铋的选矿方法,其在弱碱性环境下浮选自然铋,获得铋粗精矿,再对铋粗精矿进行活性炭脱药,脱药后添加水玻璃或硫酸锌等抑制剂抑制脉石矿物,浮选获得铋精矿。本工艺的实质是分段进行自然铋与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该专利研究的对象是自然铋的浮选回收,未曾提到其中是否有毒砂,也没有说明自然铋与毒砂分离,获得的铋精矿也没有说明砷含量,因此,该专利申请的实质不是铋砷分离,而是自然铋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鉴于铋砷分离研究十分罕见,没有相应的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在含铋多金属共伴生硫化矿床中,毒砂常常与铋矿物同时存在,而砷是有毒有害元素,铋精矿对砷的含量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为获得合格的铋精矿,必须实现铋砷分离但又缺少有效分离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有效的铋砷选矿分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具体地,所述一种铋砷选矿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粗精矿磨矿至-0.074mm占75%~90%;

s2.粗精矿脱药:将矿浆加水调浆至40%~65%,加温至70~85℃,保温1~2小时,获得脱药后的粗精矿;或粗精矿加入脱药剂,按每吨给矿计,加入脱药剂4000~10000g/t,脱药,获得脱药后的粗精矿;

s3.脱药后的粗精矿进行铋砷浮选分离获得低砷含量的铋精矿,所述浮选分离包括以下步骤:

s31.粗选:将脱药后的粗精矿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20~35%,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1000~5000g/t,搅拌;然后加入铋活化剂100~500g/t,搅拌;然后加入铋捕收剂100~400g/t,搅拌;最后加入起泡剂20~50g/t,搅拌;

s32.扫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铋捕收剂80~150g/t,起泡剂10~20g/t,进行一次扫选;然后加入铋捕收剂60~120g/t,起泡剂5~10g/t,进行二次扫选;扫选其他操作参数参照本领域常规。

s33.精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100~800g/t,进行精选,重复2~3次精选,获得低砷含量的铋精矿。精选其他操作参数参照本领域常规。

优选地,步骤s31加入砷抑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活化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捕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起泡剂后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

优选地,所述砷抑制剂为石灰、腐植酸钠、糊精、淀粉、羧甲基纤维素、水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砷抑制剂为采用硫酸铵、氯化铵、亚硫酸铵按照2:5:2的质量比例混合,加热至沸后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强碱搅拌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强碱的加入量按照氯化铵:强碱的质量比例为5:3确定。更优选地,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

优选地,所述铋捕收剂为乙硫氮、乙黄药、丁黄药、y-89或丁铵黑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起泡剂为松醇油或z-20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含铋多金属共伴生硫化矿床中,毒砂常常与铋矿物同时存在,而砷是有毒有害元素,铋精矿对砷的含量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为获得合格的铋精矿,必须实现铋砷分离,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难题,将粗精矿进行脱药处理,然后加入合适的砷抑制剂选择性和针对性抑制毒砂,采用合理量的铋活化剂选择性活化铋矿物,铋捕收剂选择性捕收铋矿物,添加适宜的起泡剂进行铋矿物与毒砂分离(即铋砷分离),在本发明设计思想下,分离步骤、工艺参数和药剂的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最终获得含砷符合标准的铋精矿。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设置磨矿后获得磨矿粒度为-0.074mm占75~90%的待处理矿料,再结合采用加温脱药或硫化钠脱药、活性炭脱药等措施有效脱除粘附在粗精矿表面的浮选药剂,恢复矿物本身的可浮性差异,为毒砂的选择性抑制、铋矿物的选择性活化、铋矿物的选择性捕收创造良好条件。

进一步地,采用优选的砷抑制剂有效抑制毒砂,铋活化剂选择性活化铋矿物,铋捕收剂选择性捕收铋矿物,添加起泡剂进行浮选,有效解决铋矿物与毒砂分离的技术难题,获得砷含量符合标准的铋精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为常规市购或商业途径获得的试剂,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矿为中国云南某地铋砷粗精矿,工艺步骤如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铋砷粗精矿经磨矿至-0.074mm占84%;

s2.脱药:将磨矿后的产品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55%,加热至90℃,保温1.5小时,获得脱药后的粗精矿;

s3.将脱药后的粗精矿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33%,给入浮选,获得低砷铋精矿和浮选尾矿,各粗选、扫选和精选步骤加入的药剂种类如下所示,药剂加入情况见表1所示,获得的指标见表2所示。

s31.粗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活化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捕收剂搅拌;最后加入起泡剂搅拌;

步骤s31加入砷抑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活化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捕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起泡剂后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

s32.扫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一次扫选;然后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二次扫选;

s33.精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进行精选,重复2~3次精选,获得低砷含量的铋精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矿为中国广西某地铋砷粗精矿,工艺步骤如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铋砷粗精矿经磨矿至-0.074mm占81%;

s2.将磨矿后的产品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45%,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硫化钠5000g/t,搅拌5分钟,加入石灰2000g/t,搅拌3分钟,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10%,浓缩脱水至矿浆浓度60%,再次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10%,浓缩至矿浆浓度60%,获得脱药后的粗精矿;

s3.将脱药后的粗精矿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26%,给入浮选,获得低砷铋精矿和浮选尾矿,各粗选、扫选和精选步骤加入的药剂种类如下所示,药剂加入情况见表1所示,获得的指标见表2所示。

s31.粗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活化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捕收剂搅拌;最后加入起泡剂搅拌;

步骤s31加入砷抑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活化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捕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起泡剂后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

s32.扫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一次扫选;然后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二次扫选;

s33.精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进行精选,重复2~3次精选,获得低砷含量的铋精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给矿为中国内蒙古某地铋砷粗精矿,工艺步骤如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铋砷粗精矿经磨矿至-0.074mm占89%;

s2.将磨矿后的产品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50%,按每吨给矿计,加入活性炭5000g/t,搅拌5分钟,获得脱药后的粗精矿;

s3.将脱药后的粗精矿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31%,给入浮选,获得低砷铋精矿和浮选尾矿,各粗选、扫选和精选步骤加入的药剂种类如下所示,药剂加入情况见表1所示,获得的指标见表2所示。

s31.粗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活化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捕收剂搅拌;最后加入起泡剂搅拌;

步骤s31加入砷抑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活化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捕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起泡剂后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

s32.扫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一次扫选;然后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二次扫选;

s33.精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进行精选,重复2~3次精选,获得低砷含量的铋精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给矿为中国湖南某地铋砷粗精矿,工艺步骤如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铋砷粗精矿经磨矿至-0.074mm占85%;

s2.将磨矿后的产品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53%,加热至85℃,保温2小时,获得脱药后的粗精矿;

s3.将脱药后的粗精矿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28%,给入浮选,获得低砷铋精矿和浮选尾矿,各粗选、扫选和精选步骤加入的药剂种类如下所示,药剂加入情况见表1所示,获得的指标见表2所示。

s31.粗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活化剂搅拌;然后加入铋捕收剂搅拌;最后加入起泡剂搅拌;

步骤s31加入砷抑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活化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铋捕收剂后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加入起泡剂后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

s32.扫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一次扫选;然后加入铋捕收剂、起泡剂,进行二次扫选;

s33.精选:按每吨给矿计,加入砷抑制剂,进行精选,重复2~3次精选,获得低砷含量的铋精矿。

表1实施例1~4药剂用量(克/吨·给矿)

表2各实施例试验结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给矿为中国湖南某地铋砷粗精矿,工艺步骤如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铋砷粗精矿经磨矿至-0.074mm占85%;

s2.将磨矿后的产品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53%,加热至85℃,保温2小时,获得脱药后的粗精矿;

s3.将脱药后的粗精矿加水调浆至矿浆浓度28%,给入浮选,获得低砷铋精矿和浮选尾矿.

其他操作和步骤均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加入的砷抑制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采用硫酸铵、氯化铵、亚硫酸铵按照2:5:2的质量比例混合,加热至沸后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得到混合物,氢氧化钠的加入量按照氯化铵: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例为5:3确定。将所述混合物替代原实施例4中实验采用的砷抑制剂,加入量参照实施例4实验中加入量。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试验结果比较

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将本实施例混合物砷抑制剂分别替代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验采用的砷抑制剂,实验结果不在此一一赘述,但总体效果体现为:在相同的工艺步骤和条件下,本实施例所述混合物作为砷抑制剂,可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