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508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藻除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已为人们熟知,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例如其能够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够降低人体血脂。由于螺旋藻生长于水中,所以在收集使难以避免将水塘中的泥沙裹挟在螺旋藻液中,形成浑浊藻液。由于螺旋藻的尺寸大小处于微米级别,所以在螺旋藻的食品加工过程中很难将其与其裹挟的砂石彻底分离,这样会导致人们在食用螺旋藻口感下降。因为螺旋藻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形弯曲圆柱状,容易裹挟小尺寸泥沙;又因为螺旋藻自身质量过轻,所以若采用传统的搅拌清洗或者使用大量水冲洗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清洗效果。

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具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高效分离螺旋藻与泥沙的特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

本实用新型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包括安装于车间高处的浑浊藻液输送管和安装于车间低处的废液输送管以及位于所述浑浊藻液输送管和废液输送管之间垂直设置的多个圆锥形的除砂斗主体;所述除砂斗主体上端和下端分别为阔口端和尖端,所述阔口端通过法兰密封连接螺旋藻清液输出管,所述尖端开设有用于排放含有泥沙颗粒废液的废液排放口,所述废液排放口与所述废液输送管的废液收集口中心对齐,所述除砂斗主体上端侧壁无缝焊接浑浊藻液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浑浊藻液输送管通过法兰密封连接固定,所述浑浊藻液输入管处安装有用于调节浑浊藻液输入流量大小的阀门。

浑浊藻液通过所述浑浊藻液输入管进入所述除砂斗主体后形成漩涡流,在所述漩涡流的离心作用下,质量较重的泥沙颗粒沿所述除砂斗主体侧壁下滑并由所述废液排放口排出至所述废液输送管,质量较轻的螺旋藻清液则在所述漩涡流外边缘下沉压力的作用下快速喷入所述螺旋藻清液输出管输送至下一螺旋藻加工装置内。

进一步地,所述除砂斗主体包括多节口径渐缩的环管构成,相邻环管之间通过法兰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藻清液输出管的管径小于所述除砂斗主体二分之一高度处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的连接界面间安装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除砂斗主体沿所述浑浊藻液输送管等间距排布,所述废液输送管的废液收集口也以相同的间距排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收集口外侧无缝焊接有废液收集管,所述废液收集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废液排放口的口径。

本实用新型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该浑浊藻液除砂设备充分利用除砂斗主体的结构特点使有浑浊藻液输入管进入的浑浊藻液在其内部形成螺旋向下的漩涡流,利用该漩涡流的离心力将质量重的泥砂从浑浊藻液中分离出来并沿除砂斗主体侧壁下滑排出,这样导致漩涡流外缘压力大且下沉速度快,从而引起漩涡流中间质量轻的螺旋藻清液在下压力作用下向上喷射以平衡漩涡流整体受力情况,进而达到高效率分离泥沙和螺旋藻液的目的。

其次,该浑浊藻液除砂设备合理设计浑浊藻液输送管、废液输送管、螺旋藻清液输出管以及除砂斗主体的安装位置,从而使螺旋藻清液与泥沙在分离过程中各行其道,无需配备额外动力装置与辅助设备即可顺利完成螺旋藻液与泥沙的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依靠除砂斗结构巧妙设计赋予流体足够高的离心力使螺旋藻液所裹挟的泥沙被有效清除,并通过输送管道的合理设计使得螺旋藻清液以及废液的输送更为顺利。该结构整体而言十分简单,造价低,这些为其安装与应用带来了诸多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除砂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除砂斗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螺旋藻清液输出管,2、法兰,3、浑浊藻液输入管,4、除砂斗主体,5、废液排放口,6、螺旋藻清液,7、泥沙颗粒,8、废液收集口,9、废液输送管,10、浑浊藻液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浑浊藻液除砂设备,包括安装于车间高处的浑浊藻液输送管10和安装于车间低处的废液输送管9以及位于所述浑浊藻液输送管10和废液输送管9之间垂直设置的多个圆锥形的除砂斗主体4。所述除砂斗主体4上端和下端分别为阔口端和尖端,所述阔口端通过法兰2密封连接螺旋藻清液输出管1。所述尖端开设有用于排放含有泥沙颗粒7废液的废液排放口5。

所述废液排放口5与所述废液输送管9的废液收集口8中心对齐,以防废液流到所述废液输送管9外侧。为了进一步提升废液顺利进入所述废液收集口8的能力,所以在所述废液收集口8外侧无缝焊接有废液收集管,所述废液收集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废液排放口5的口径,以避免废液四溅现象的发生。

所述除砂斗主体4上端侧壁无缝焊接浑浊藻液输入管3,所述输入管3与所述浑浊藻液输送管10通过法兰2密封连接固定。为了使所述浑浊藻液流量可控性更强,所以在所述浑浊藻液输入管3处安装有用于调节浑浊藻液输入流量大小的阀门。

其工作原理为:浑浊藻液输送管10中的浑浊藻液通过所述浑浊藻液输入管3进入所述除砂斗主体4后,在所述除砂斗主体4圆锥形流道作用下形成漩涡流。因为涡流具有离心作用,所以在所述漩涡流的离心作用下,质量相对较重的泥沙颗粒7沿所述除砂斗主体4侧壁下滑并由所述废液排放口5排出,再由废液输送管9移出清洗车间;而质量轻、密度小的螺旋藻清液6则在所述漩涡流外边缘下沉压力的作用下快速喷入所述螺旋藻清液输出管1。这样无需额外的水、电设备供应便可以实现螺旋藻与泥沙的快速分离,可见该设计与传统的螺旋藻清洗设备相比具有极高的优越性。

为了提高所述除砂斗主体4的除砂能力,所以所述除砂斗主体4需要具备足够的高度。为了使高除砂斗便于加工与组装,所以将所述除砂斗主体4包括多节口径渐缩的环管构成,相邻环管之间通过法兰2密封连接。为了提高所述法兰2的连接密封效果,所以在所述法兰2的连接界面间处安装有密封垫圈,并用螺栓将两个法兰盘紧密固定连接为一体。

一方面为了提高螺旋藻清液6的输出速度,另一方面为了有效防止除砂斗主体4侧壁的泥沙随向上喷射的螺旋藻清液流而冲入所述螺旋藻清液输出管1中,所以将所述螺旋藻清液输出管1的管径设计为小于所述除砂斗主体4二分之一高度处的管径。

最后,为了使整个浑浊藻液除砂设备的浑浊藻液输送以及废液输送情况更加平稳,所以将多个所述除砂斗主体4设计为沿所述浑浊藻液输送管10等间距排布,且所述废液输送管9的废液收集口8也以相同的间距排布设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